过了大概有三五日,东南大风停止,西北风再次光临大地。
曹操升帐,聚集文武商议进兵之策。
这时,张落雨出班道:“丞相,某愿往江东一行,说诸葛亮来投。”
曹操闻言眉头皱起。
这几天来,那几个试药的军士并无半点异样,也没有任何的上瘾症状,只说好像吃了一顿极其鲜美的美食,事后虽然也想念,但却并没有因此有任何影响。
这就让曹操对张落雨放了大半个心,因此召集众人议事的时候,居然也就把他算了进去。
可如今张落雨提的建议实在让他不爽,前番蒋干去说周瑜,不但不成,反而害自己这边折了蔡瑁张允两个水军大将,让他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此时在听到劝降的话,自然不爽。
曹操缓缓道:“劝降一事,休要再提,去又不成,反遭其害。”
张落雨道:“丞相,不然。前番丞相遣人劝降周瑜,那周瑜是什么人?可以说是孙策自幼一起长大的密友,在东吴世受国恩,且掌重权,岂能归降?但诸葛亮不同,他才刚刚投效刘备不久,感情不深,且诸葛亮之才远胜周瑜十倍,若能来投,孙刘之辈,癣疥之疾矣。”
曹操沉思了半晌,觉得对方说的也有道理,诸葛亮的厉害他领教过,而且对方也的确是刚刚投效刘备不久,劝降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于是他问:“果有把握?”
张落雨道:“便无十成,也有八九成。”
曹操见他说的言之凿凿,有点心动,但是想起之前蒋干也是言之凿凿,结果……所以陷入了犹豫。
这时,却是刘熙出班道:“丞相,不妨一试,即便不成,也无妨碍,倘若此番偷得东吴书信等物,我等置之一笑罢了,断不会再次上了……”
曹操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他对刘熙的信任程度显然在张落雨之上,如今刘熙力挺张落雨,他也就给对方一个面子,问过张落雨需要什么东西,然后就给他一艘小舟,命他去了。
而刘熙这边则是心里暗中冷笑。
他不知道张落雨是什么人,也不记得原著里有这号人,对于张落雨的出现,他认为应该是自己蝴蝶效应的缘故。
然而呢,无论张落雨是什么人,他都觉得,这是个意料之外的x因素,此番他既然请命,那就索性让他去,能成最好,不能成的话,也借此机会探探对方的底,以便将来有所应对。
……
曹操等人继续商量进军策略不提,而张落雨这边,离开曹营,找到蓉儿,便和她一起去了周瑜大营。
甭管是历史上的周瑜,还是小说演义里面的周瑜,都没有曹老板那种特殊的癖好,因此带上蓉儿也无妨,况且,蓉儿此番还有大用处。
以曹军来使的身份来见周瑜,对方刚败了一阵,心情烦闷,但是周郎雅量高致,还是依礼接见了张落雨二人。
张落雨一进来,便直接跳反,先说了自己此来是帮助周瑜干掉曹操的,又说了自己在曹营的种种,只听他忽悠道:
“贫道虽为方外之人,亦能辨别忠奸,那曹操窥探神器,不臣之心海内皆知,如此汉贼,我大汉军民百姓,无不欲除之而后快。大都督前番用计,本来十拿九稳,奈何坏在了一个竖子之手,大都督可知那刘熙是谁?”
周瑜这几天也早已经调查清楚了情报,闷声道:“如何不知?他乃是刘馥之子,却不想一个无名小辈……哎!可怜我黄老将军,竟是折在他的手上。”
张落雨笑道:“大都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刘熙乃是贫道先师一记名弟子,当年仙师游历天下,见他也算聪颖,便传了些学问与他,本来想他能够辅助其父,匡扶汉室。不想他父投降曹操,他又在父亲亡故以后,助纣为虐,坏了大都督用兵,使那曹操免遭于难。贫道此番下山,便是替先师清理门户,一来除掉那刘熙,二来也助大都督挫败曹贼,算是弥补同门弟子之过失。”
周瑜听了这番话,只肯信一半,不过这也不耽误他问计:“道长计将安出?”
张落雨道:“如此这般,如此这般。”
周瑜沉吟半晌,突然叫道:“去请诸葛先生。”
半晌,诸葛亮到来,各自见了礼,听张落雨又把前因后果以及自己的计策说了一遍,凝神静思了半晌:“此计甚佳。然如此行事,我军无论成败,自然无虞,可道长却身陷奇险……”
张落雨慷慨激昂:“我辈修道之人,乱世则下山平乱,盛世则进山静修,如今天下大乱,国贼肆虐,我道门不出山则已,出山则不问生死。”
他一番话说的甚为果决、情真意切,周瑜听了,倒把他的话信了八成,又想了一遍张落雨的计策,心道:无论成与不成,我方都可静观其变,倒也无妨。
而诸葛亮则是深深的看了张落雨一言,随后道:“若按此计,道长需亮如何配合?”
张落雨笑道:“曹操多疑,如何能取信于他,还望先生教我。”
他第二次见到大偶像,心情早已经没有第一次那么激动,但依然给与了对方足够的尊重,自己虽然也有些想法,但还是请对方自己拿主意。
诸葛亮与周瑜对视一眼,叫人取来纸笔,写了一封信,递给张落雨:“你回去便对曹操说,亮愿意归顺。然亮自出山以来,屡次挫败曹丞相,恐他无容人之量,又恐他非真命之主。因此,愿意与他做个约定:他此战若能胜,则亮立刻俯首投拜,甘为驱使,若他此战不胜,此事休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