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格罗以及其他外交部官员,还不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业区带给了对方这么多惊诧。
也只能说是对方的见识实在太浅薄,但凡他去过伦敦、柏林和巴黎,都能见到比这要好得多的景象。
英国于今年颁布了《初等教育法》,而普鲁士更是早在1717年就普及了义务教育。
英国对劳苦大众子弟的关注度或许不够,学校内的学生数量,却比西班牙托管所和正式学校的学生数量加起来还要多。
再说女性工人,他们可能不能和巴塞罗那城相比,但绝对要远远的超过西班牙的平均密度。
截至到目前,女性工人都只在东海岸和马德里比较流行,造成乞丐数量减少的《最低工资法》的涵盖范围甚至只有巴塞罗那,连马德里都没有。
由于加泰罗尼亚刚刚在某种意义上,以一区之力打败了全国,风头正盛,其他地区倒是不敢多说什么。
不过这种容忍显然不可能持续太久,西班牙政府也知道这样下午不是办法,对一个地区有这么明显的特殊优待,国家只会最终走向分裂。
可总不能把福利收回来吧!
不能收回来,但要在全国范围推行最低工资,政府又力有不逮,便只能先想办法赚点钱再进行最低工资和半休制的改革。
日本来访就是个机会。
西班牙在一些高级工业,例如造船、造精密机器等方面,确实不如英法。
但要说造步枪、造机枪、造野战炮……西班牙是自认为站在世界前列的。
除了克虏伯钢炮这种前端科技,别的各国大量装备的武器,西班牙都能造。
恰巧日本人喊出了“富国强兵”的口号,西班牙完全能手把手的帮他们,卖成品、卖生产线、卖图纸……刚刚打完内战的西班牙,军工产能早已是处于严重的过剩状态。
因此,外交部将日本人的来访当做了近期最重要的事件,即使受限于对方的官职不高,本次来访也不怎么正式,不能派出级别太高的官员进行接待。
但锦小路浩行以及商人团的一举一动,都是被外交部高层看在眼里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锦小路浩行的游玩始终都有外交部官员陪同,非常符合东方理念中的待客之道,一番交往下来,可以说是宾主尽欢。
而在签订了日本竹子的供货合同后,锦小路浩行一行人也如愿知道了这个竹子到底是干嘛用的。
他们不傻,自然能看出电灯广泛的应用前景,难免有些不忿。
好在西班牙虽然没有溢价购买,但也没有亏了他们,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
几天后,日本人返程的时候,外交部甚至派了官员跟随,商议如何进一步加强双方的联系。
不怪西班牙如此热情,日本被英法美等国影响很深,硬实力不如人,可不就得态度放好点。
赚钱嘛,不寒碜。
而另一边,法国与普鲁士之间已经势同水火,只需要一个不起眼的小事就可以将其点爆。
这个小事很快来了,起因是巴伐利亚近期上台的亲法政府引起了民众的不满。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他们聚集在一起向慕尼黑进军,要求撤换掉这届政府,切断同法国的联系,并立刻加入北德意志邦联。
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二世国王自然不干,政府是选举上台的,虽然立场倾向与民众相左,但却代表着宪法和国王的尊严。
7月14日,在慕尼黑广场,政府与抗议人群爆发冲突,巴伐利亚的警察向天空开枪,试图恐吓民众。
但这一行为非但没能成功吓退民众,反而激起了更大的反对浪潮。
超过8000名慕尼黑市民堵塞住了整个政府大楼。
而闻讯赶来的警察也拒绝向民众开枪,甚至有超过1/3的警察当场丢下武器,加入抗议人群,要求政府“实现德意志的梦想。”
最终还是靠着小股军队的进驻才勉强平息了这场风波,但要求路德维希二世退位的声音又在全国响了起来。
路德维希二世本就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国王,他和阿方索的父亲一样是个广为人知的同性恋者,并且耗光了国家的预算去修建城堡和赞助音乐家。
这一举动令巴伐利亚的债务每日剧增,通过这种种任性妄为的举动,甚至有人怀疑路德维希二世是个精神病。
这次与民众间的冲突是路德维希获得了胜利,但他的王位也变得岌岌可危。
路德维希深知他已经惹恼了德意志统一主义者,转而决定彻底倒向法国。
与历史上不同,西班牙在法国的帮助下统一,客观上被视为法国的准盟友。
考虑到阿方索与波拿巴皇室的良好关系,普遍认为其会在普法之战时做出回报。
有这种想法也不奇怪,就连意大利,普法大战时都派出了8000人帮忙,只不过不是投入到正面战场,而是在意大利战神加里波第的指挥下,驻守在孚日山脉。
加里波第作为当世名将之一,居然率领着意大利人和普鲁士打得有来有回,还全歼了对方一个师,使普鲁士丢失了在法国境内丢失的唯一一面军旗……
所以现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处境比较相似,都是在法国的帮助下完成统一,与西班牙还不同,意大利还付了萨伏伊和尼斯作为报酬,所以按理来说,西班牙所受恩情更重。
正是这种想法,使得路德维希认为普法大战会是普鲁士1vs2或3,如果僵持日久,奥匈帝国也会参战。
普鲁士万万没有胜利的可能。
7月20日,路德维希从法国境内借调了120名警察,守卫在王宫外围,维持秩序的同时,也从同胞的手下保护自己。
奥匈帝国就在旁边,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除了奥地利也是德意志人外,更多的是为了挑衅普鲁士。
威廉一世当场就想要向巴伐利亚发出措辞强硬的声明,要求路德维希二世好好考虑与普鲁士的同盟关系,甚至让俾斯麦做好对巴伐利亚的战争准备。
只不过他的电涵被俾斯麦勉强挡住了,俾斯麦对统一德意志的兴趣不大,他维护的是容克贵族的利益,如果能在扩张普鲁士的同时顺便统一德意志,那很好,如果不能,那么也无所谓。
在这种局势下,要让他对法国和南德主动开战,还要随时担心西班牙等其他欧陆强国干涉的风险,那他情愿放弃巴伐利亚。
因此普鲁士和法国都暂时没有对巴伐利亚的局势作出反应,但她国内,天主教保守派和德意志统一派的对立却越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