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孵的仔鱼,长度约2毫米,应该不到2毫米。身上的卵黄囊,比仔鱼都大……全都侧身趴在水底,一动不动的。
这段时间陈放一直在研究青石爬鮡,从网上找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报告。多是野生爬鮡的数据,养殖爬鮡的数据,则很少很少。
看了一下网箱里的鱼苗,这些鱼苗太小了,以至于网箱内显得空空荡荡。
空间里,开始产卵的爬鮡越来越多,也有很多已经孵化的仔鱼。爬鮡是杂食鱼,吸收完卵黄囊的仔鱼,已经能自由活动,开始觅食,或者成为别的鱼的食物。
从空间里出来。
陈放拿出手机点开微信,正准备给赵吉阳发条短信,却看到界面上多了一个爬鮡群。
陈放几天前就申请这个群了,今天才通过。
先给赵吉阳发了个消息,说自己已经到家了,然后点开爬鮡群,里面算上陈放,总共才9人。
“欢迎新成员。”5号,雨城水产。
“群主大人的手机丢了,今天才给你通过……”3号,天全廖家渔场。
“9号,在不。”4号,成都芙蓉山庄:“有没有商品规格的爬鮡。”
“你也养殖爬鮡?”2号,芦山灵溪渔场。
“求购300克左右重量的石爬鮡亲鱼,公鱼3000元1条,母鱼5000元1条。@1号磐江爬鮡繁殖研究中心,求购大亲鱼。”7号,都江龙溪沟渔场。
“方木,改一下你的名字,你是9号,说明你的地点……按照我们的格式。”8号,宝田清河养鱼场。
“嗨,大家好,初来乍到请多指教。”陈放发了消息,改修了备注。方木是陈放的微信名,改成了‘9号,屏雅爬鮡养殖场’。
“9号,牛啊,爬鮡养殖场,专门养爬鮡的?”2号。
“养青石爬鮡。”陈放道。
“专门养青石爬鮡?”陈放的话,将1号给惊动,1号发来语音,听声音,应该是位老人:“养殖规模多大?”
1号,磐江爬鮡繁殖研究中心项目组负责人,杨教授。他们有一支科研团队,在19年才掌握爬鮡的繁殖技术,他们可是有十几人的科研团队……
咋回事儿?
就有人专门饲养青石爬鮡了。
“刚开始做。但已经在育苗了,仔鱼刚出膜……”陈放道。
“厉害啊。有多少仔鱼?”2号。
“保密。”陈放打字道。
“你是不是养殖爬鮡的哦?”2号。
“刚开始做……”陈放随后发了一张青石爬鮡的照片到群里。
“9号,有没有驯养后的亲鱼,出高价收。”7号。
“你要的规格太大了。我这边的亲鱼,也就150克左右的重量。”陈放继续打字,没有用语音。暂时,陈放对群里的人还不熟悉,有些警惕。
300克重量的石爬子,3千和5千,1条?
那也太不真实了。
但考虑说是亲鱼,也能接受。爬鮡这种鱼本来就很贵,难以运输……再听到7号说是驯养后的鱼,这个价格,也有几分可信度。
爬鮡多是野生鱼,驯养爬鮡这种野生鱼,死亡率高达7层。也就是10条野生的爬鮡,只能驯养成功3条。
“150克重量的也行,你有多少?”7号问。
“我这边的亲鱼刚产完了卵。”陈放打字说。
“这样啊,也行……我想收一批亲鱼,你愿意多少出手?”7号又问。
“暂时没有卖亲鱼的打算。”陈放说。
“你养的爬鮡确定是青石爬鮡?”1号有发了消息。
“当然确定。”
“鱼苗养成后,能不能卖一些给我。我是做爬鮡繁殖研究的,鱼苗若是养成,我这边可以用高价收购。”1号说。
“鱼苗才刚出膜……”陈放想了想,又说:“我准备用卤虫开口,之后用鲟鱼幼苗饲料,怎么样?”
“鲟鱼幼苗饲料不好,我们这边有专门的爬鮡饲料,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来我们的研究基地看看。对了,我们是国家性质的研究机构,属事业单位。能不能拍摄些鱼苗照片给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