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国有根本,攻取有先后。
西州,高昌城。
这是一座新城,正在规划营建的新城。
“西州直通伊犁,至京师八千三百五十里,现有城镇二十九,不过缠回皆空,如今正陆续移民前来屯驻。”
首辅文安之陪着皇帝巡视着初春的高昌新城,工地上不少缠回在西征将士的监视下干活,一片忙碌。
远处是白色的雪山峰。
春回大地。
“先生行装打点好没?”
“嗯,都收拾好了。”
“多带点西域土产回去,高昌的葡萄酒,还有西域的地毯,英吉沙的小刀,甚至费尔干纳的汗血宝马·······”皇帝笑着说道。
文安之即将返回京师,一起回去的还有不少御营随驾人员。
皇帝赏赐给了这位文首辅一匹汗血宝马,还有二十名西域俘虏为奴。
“陛下真不回去?”
朱以海手里握着马鞭脚踩着鹿皮靴子在开始化冻的工地上走着,“朕想好了,要一劳永逸,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好,朕便干脆在这边呆个三五年,你们回去辅佐太子处理朝政,这也算是给太子的一个历练机会。
朕在外,太子在内。
朕负责开疆拓土,恢复汉唐疆域,太子监国摄政,打理好内政,安民教化,搞好经济民生。”
皇帝的打算非常惊人。
不过早就习惯了皇帝性格的文安之在知晓这个决定后却没太大的意外,甚至也没有直接反对,在一番交谈后,文安之最终决定遵从圣旨,虽然这几乎有点破开荒。
“朱大典和严我公留下来陪朕,其它大臣们都回去!”
皇帝的西域战略长远宏大,文安之等也算是参与制订者,很清楚皇帝的雄心壮志,也是万分支持的,眼下阶段,当然也可以留一位内阁重臣在西域督师,但形势如此复杂,相隔京师万里,肯定不如天子亲自在此更高效便捷,毕竟皇帝就是那个战略决策者,与一般朝廷里的情况不同。
“叶尔羌现在混乱四起,都打昏头了,阿不都拉汗现在跟儿子尧勒巴斯打起来了,父子刀兵相见,扼鲁特的鄂齐尔图彻辰汗已经接陛下旨意出兵了,正在攻打库车、拜城。”
“吐鲁番汗阿木伦杀了其弟巴拜,清洗东部白山派,跟准噶尔激战于庭州,在玛纳斯河畔双方都杀红了眼,河水都尽成赤色,死伤都非常惨重,这样打下去,阿木伦估计要撑不住了。”
“尧勒巴斯现在也快撑不住了,阿不都拉哈汗的弟弟阿克苏总督伊斯玛业勒现在已经起兵勤王,尧勒巴斯很快就要被四面合围。”
朱以海听着这些,却只是哈哈一笑。
如今叶尔羌的局面,本就是皇帝有意为之,费力布局了许久,对叶尔羌来说这自然是不幸的,对大明来说这却是最好的局面。
准噶尔、扼鲁特、和硕特也都已经下场了。
“准噶尔的攻势,说实在的,让朕有些意外啊,打的有些拉垮了,两万准噶尔精骑,结果连乌城的城墙都没看到,乌噜木齐几十座城镇,到现在他们占了几座?”
朱以海也承认自己对准噶尔有几分先入为主的印象,总记得这是曾经让满清费了三代才平定的强国,却忘记此时的准噶尔还没起来。中原的迅速平定,尤其是大明迅速的开始插手西域事务,让准噶尔失去了浑水摸鱼趁机壮大的机会。
之前大明摆起老大哥的架子,拉着漠西诸部会盟,然后又是漠西漠北漠南一起会盟,半诱惑半逼迫的让蒙古各部都承认了朱以海是蒙古新大汗的地位,一起尊奉。
不是大明皇帝,而是蒙古共主大汗,这个身份很重要。
现在朱以海在蒙古人这里,具体的身份其实是大明帝国皇帝兼蒙古大汗,大明跟蒙古之前都还属于联盟关系,蒙古内部的许多事务,大明皇帝这个身份并不能直接插手干涉,但蒙古大汗这个身份可以。
朱以海用双重身份,重新平衡了和硕特各部,尤其是把本来已经分崩离兮几乎被准噶尔吞并的杜尔伯特与辉特两部,重新聚拢起来,并扶持他们联合建立一个汗国,给他们重新调整划地,当初朱以海是以乌、吐、哈做为诱饵,让准噶尔同意了这个安排。
而彻辰汗以和硕特本部也再建一汗国,让和硕特分立两国,也让本来分裂削弱的和硕特,特别是西域部份又稳住了地位。
准噶尔其实在之前的盟约里,看似拿到了不少地盘,但实际上被框住了,打断了他们积极的扩张势头,尤其是本来再努力一把,就能彻底的把杜尔伯特、辉特吞并,甚至让和硕特本部让出盟主之位的。
可惜差了一步。
到现在,准噶尔虽然也建立汗国,巴图尔由珲台吉升为汗,但他却仍然只是统领准噶尔一部,他在卫拉特也只是个副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