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率军急进,行走于沂沭谷地。
清军对于山地行军,其实还是很有经验的,他们在与明朝的多年战争中,经常翻越燕岭,越过长城,沂沭谷地对他们而言,已经算是十分平坦的通途。
“万一明军堵塞大岘山,凭穆陵关而守,再自海州绕后夺沂州,我们危矣。”
行军途中,博洛麾下不少将领都在劝说着他,认为这次行军过于行险了。
可博洛认为救急如救火,不能再多走远路绕道,尤其青州险要,更不能有失,必须抢在明军攻下青州前赶到。
至于说山谷行军险要,他不怕。
他甚至暗里期待着明军在大岘山拦截他,这样他就能够跟明军真正的较量一次,而且他相信,他完全可以击溃明军。
“明军敢来,就叫他们无归!”
博洛放下狠话,这一年来形势急转直下,但并不是说他们八旗突然就不行了,而是他们输在战场之外。
这个朱以海行事诡诈,每每都能让满州空有精锐,却打不着人。
江南如此,上次北伐如此,现在朱以海还是如此。
只要两军碰上,博洛就不怕。
至于说明军抄他后路断他粮饷这事,他更没考虑过,因为他此行根本就没有安排后续跟着运送粮饷,就是轻骑奔袭。
随军携带了干粮,有进无退。
······
莱州湾。
朱以海仍在亲自指挥修建莱州湾棱堡、水寨。
各种探马侦骑撒出去。
气氛也变的紧张起来。
黄宗羲这个新任山东巡抚正在忙着救灾抚民,恢复耕种,同时号召各地乡绅们组建保甲团练,让他们联防巡逻,一起围剿盗匪。
甚至是安排人去海里打鱼、晒盐等。
整个登莱一片忙碌,而青州、济南这边,明军分兵合进,一路高歌,各地纷纷开城归附,一时间到是气势如宏。
不过随着而来的是大量的饥民需要赈济。
明军也没有这么多粮食,也只能是先勉强开些粥棚,对于那些饥民们,优先把那些工匠、读书人运到登莱两城,然后再转运长岛,再从长岛运返江浙一带。
所有人都会定下优先等级,按如今后方需要的人才分类,级别高的先运走。
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
现阶段来说,就算朱以海能打赢这场登莱保卫战,但这里也会是前线战场,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发展,所以工匠读书人等一些人才,还是得先转移走。
这里暂时定位就是插入敌人后背的一把利剑,要让鞑子难以安心,立足登莱,逼迫山东,威胁京津、辽东。
不过要守住也不容易,而且未来对峙,可能明军只能退守沿海的莱州、登州、烟台、成山、青岛、海州等港城,其余内地可能就顾不及。
但朱以海倒不怕,有水师相助,配上火炮,扼守堡垒要塞,清军想攻下很难。他们就算用老法子围城,但需要数倍之力,而现在甚至不比他们当年在关外围宁锦等地,因为他们缺粮。
围城做战,需要几倍守军的兵力,长期围困,需要的粮草更多。
而登莱是个半岛,明军又有水上优势,掌握着控海权,这就意味着明军分散的各据点,其实是相通的,不仅能够互相增援,甚至还能随时出击,既糜烂内地,更威胁他们的补给。
这就会是场艰难的持久战,谁先扛不住,还不好说。
更何况,朱以海在江淮还有两路北伐军,清军若全力来围登莱,则江淮难守。
朱以海甚至可以派兵去打天津、旅顺,哪怕这两城防卫森严,也还可以劫掠北直、辽南其它地方。
真要是用上了海盗战术,那鞑子可就防不胜防了。
京津之地,鞑子敢迁海三五十里吗?
就算迁海三五十里,可对于明军来说,也没用,除非他们迁海三五十里后,还再建立一道防线,立栅修堡驻军等。
但这样搞,成本可就巨大了,现在鞑子根本负担不起。
现如今朱以海的战术,其实差不多就是当初鞑子在关外对付明军的战术了,不断出击,防不胜防,不断的消耗其兵力、财力,最后让其崩溃。
明末重金打造的关宁军,就算能守的住关宁有什么用?
鞑子绕过你,入关劫掠关内,甚至直逼北京城下,那关宁军也就只能跟着跑,关宁防线也就成了大明版的马奇诺防线了。
清军到来之前,金尚宪倒是又来了。
这次他是偷摸着来的,来了一支更大的朝鲜船队,基本上都是偷偷来的,以走私商船的名头来的。
实际上,其实就是朝鲜官方组织的。
金尚宪上次回到朝鲜,引发了朝鲜的一场大地震。
消息太过骇人。
国王李倧知晓经过后,激动的甚至晕了过去,差点就驾鹤西去了。
此时满清在朝鲜派驻有官员,还有一些清军,不过数量不多,也就起个监视作用。金尚宪回国,其实是偷摸的,连那只船队都是偷偷停泊入港,因为明军对外宣称是在登州外海遭遇并攻击了朝鲜粮船队,然后俘虏了朝鲜人,用他们的船诈入登州港,夺取登州,歼灭孔有德的。
他们现在理应还在登州明军俘虏营中的。
朝鲜官场既震惊于如今中原形势剧变,也对金尚宪他们带回来的那一船船的唐货十分兴奋。
这些货很快在朝鲜脱手,基本上都是贵族们瓜分了,然后再去售卖得利。
一面是中原剧变,大明中兴在望,一面是这贸易巨利,朝鲜贵族们也是态度大变,反正大明绍天帝也没让他们现在就起来反清。
他们可以闷声发大财,跟大明暗里贸易往来。
这种事以前大明还强盛时他们都享受不到的待遇,现在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华夏也在金尚宪引见下,拜见了朝鲜国王。
反正过程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