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木子蓝色)_第626章 恩尽义绝(2 / 2)_海上升明帝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626章 恩尽义绝(2 / 2)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1598 字 2022-06-09

朱以海连大明宗藩诸王的庄田都收了,爵位都夺了,还会给孔家特意保留个公爵吗?

凭什么?

之前的徐国公等那些投降的勋戚公侯伯们,朱以海可没惯着,不仅夺爵而且田地也夺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徐达等人确实开国有功,但享受了二百多年国恩,也足够了。后人没出息,那怪谁?

如刘伯温的后人刘孔昭,不就以从龙有功,而都晋封为青田县公了吗?

黄宗羲也没说话。

虽然这位还没经历明清易代,没经历那天下动荡,民间疾苦,所以没有如历史上那般到老了后,有了严重的轻皇权思想,他招募乡民建世忠营起兵从龙,仕途很顺利,如今年纪轻轻就是一省巡抚,深得圣意,一心也都扑在地方上,倒没去想着说皇权太重要不得什么的,反而觉得当今圣人乾纲独断,真正圣君大帝。

其实天下士人尊孔,但对孔有后人有意见的多了去了。

毕竟孔家其实行事跟一般的公侯家没什么区别,免不得仗势欺人,特别是他们家还是世袭的曲阜知县,在那一亩三分地,他们家是真正的太上皇。

孔家给鞑子修降表,上进劝表,鞑子也承认衍圣公在明代的全部特权,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仍任衍圣公,加太子太傅,朝见时仍列内阁大臣之上。

去年,鞑子还在北京太仆寺街又赐给衍圣公府一座。

可朱以海不会再给他们那些恩赏特权。

大明曾经给了他们家二百多年的特权,是他们不珍惜。

如今朱以海仍是大明太祖子孙,国号仍是大明,又岂会对这个给李自成和鞑子都上降表上劝进表的家伙恩赏?

凭什么?

“曲阜孔府的宅子他们可以继续居住,但其头门、二门、仪门等都要按七品官阶对应,超出规格的该拆就拆,

除曲阜大宅保留,其余宅院、商铺,以及占有的山林湖泊草场全都清查收回。”

对这种世修降表的丝毫没必要客气。

孔家的地有庙田、祭田、私田几种,庙田不交租,出劳役,祭田交租。孔家的田,连私田都是不交税赋的。

孔家祭田收租是与佃户对半分成,朝廷收粮的斗是方斗,口小底大,一斗麦子一百二十斤,但他们孔家收租用的却是长方形斗,装满麦子后是七十五斤,用木板刮平,斗内只剩五十斤,刮下来的叫斗尖粮,分给庄头等,却只计收租五十斤。

孔家除收田租,还在曲阜各庙书院前集市、以及佃户村庄内举办的集市收税。

孔家还有学田五十大顷,折一万五千亩,用以几大书院开销。

祭田学田庙田是朝廷规定的免赋役田,而私田其实是要交税赋的,只不过优待孔家,大量私田也仅需缴三分之一税赋,是为轻粮地。

另外历代衍圣公夫人等嫁入孔家时带来的田地,称为脂粉地,历代累积也有万亩,基本上无税。

可就连只缴三分之一的轻粮地,其实孔家也早就想尽办法不缴或少缴了。

衍圣公做为二品官,还有不错的俸禄。

一年仅田地进项,轻松过万两,然后再搞放贷经商开矿建作坊等,其利润更丰厚,所以大明朱家的宗藩二百多年后,许多底层宗藩过的不如叫花子,但人家衍圣公府,哪怕经历两千多年,依然过的非常滋润,这就是区别。

天启年间,孔家就把各宗族支派划分为五十七个宗户,孔氏后裔已经超过两万丁了。

衍圣公这支,是大宗户,其余还有五十六个宗户。

朱以海发了通火。

阮大铖等要退下,他又叫住了他们。

“朕话还没说完。”

“朕听说孔家发展到如今,有几十宗户,男丁就超过两万,这么多人口家庭,如果一下子把地全收走了,也过于苛刻了。”

“这样,孔家收上来的这一百三十万多亩地,可以再优先分给孔家各宗户人丁,十六以上至六十以下孔氏男丁,每丁可分地十亩。”

“如果家里名下还有地的,超出一丁十亩的不用再分,如不足十亩,可补齐。”

这次收的一百多万亩地,其实主要就是衍圣公府名下的,孔家族人名下的一些私田,妻子带来嫁妆的脂粉地等也并不在列。

朱以海给孔氏族人一丁补够十亩,就能保证他们能成为小自耕农,自给自足还是可以的。

如果他们本身名下有不少地,也不需要皇帝这十亩地。

主要还是照顾那些宗族里地位低,没什么产业的。

主要针对的还是衍圣公这大宗。

“圣人仁慈!”黄宗羲也不由称颂道,既打压又还不忘记基本保障。

朱以海摆摆手,“先就这样办吧。”收走一百三十万亩,再分下去个一二十万亩,也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