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样样稀松)_第三百二十三章 袁督师之忧(2 / 2)_逆天换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三百二十三章 袁督师之忧(2 / 2)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2128 字 2022-07-22

刚刚与登莱道王廷试商议好,准备给毛文龙下套。只要毛文龙乘船到了庙岛,不管带多少兵,便向朝廷诬告其领兵索饷。

但镇江大捷,却给了袁督师当头一棒,使他的计划不得不向后拖延,甚至是破产。

很简单,东江军两战两捷,攻克镇江堡、伏击凤城援兵,斩获了近五千的首级,这仅次于南关大捷。

接连的大胜,朝廷怎样反应,皇帝又是如何的心理变化,袁崇焕必须要搞清楚,才敢行动。

如果皇帝龙颜大悦,直接拔发粮饷,毛文龙带兵索饷就不成立,谁都能看出是诬陷。

这还不是最让袁崇焕担心的,五年平辽是他向皇帝作出的保证和承诺。可除了占领了建虏不要的锦州、大凌河等城,索要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辽饷,他根本拿不出什么战绩。

而东江镇虽然名义上也归他管辖,但独立性太强,获得的战功并不算到他的名下。

袁崇焕也看得清楚,指望辽镇平辽,别说五年,就是十年也够呛。所以,东江镇的实力越强,他越要掌握在手中。

不管是不是继续“五年平辽”,抑或是挟军自重,东江军已经有超过辽镇之势。皇帝一旦转而大力支持东江镇,那他靠忽悠得到的权力也就终结了。

“见过大人。”徐敷奏进来施礼拜见。

袁崇焕抬了抬手,脸上露出些许笑意,说道:“召你来,是想让你去一趟金州,送一批牛羊酒金银,犒赏东江军。”

徐敷奏说道:“除此之外呢,是请毛文龙到宁远议饷吗?”

袁崇焕垂下眼帘,沉声说道:“话是要带到,可毛文龙多半是不会来的。”

徐敷奏知道袁崇焕已经写过手书,但毛文龙以军务繁忙、身体原因连续推却。尽管袁崇焕拔调粮饷示好,可毛文龙的戒心似乎很重。

徐敷奏想了想,说道:“卑职是马上出发,还是看朝廷的反应后,再去金州?”

对于东江镇的粮饷,朝廷并没有确定的决定。袁崇焕曾提出每年四百八十万两银子,把东江镇的一起包括了,但朝廷并未同意。

也就是说,袁崇焕要完全控制住东江镇的粮饷,还未实现。

至于崇祯皇帝是否恢复东江镇的粮饷,不再扣除所谓的虚冒,还要再等等。毕竟,再一次大捷,能否改变皇帝的心思,谁也说不好。

但有一点,东江镇在毛文龙的控制之下,取得的战功越大,对袁崇焕却越是不利。

东江镇拿多少粮饷,辽镇拿多少,花了钱总要见到效果吧,皇帝的急利近利,袁崇焕应该是心里清楚。

袁崇焕摇了摇头,说道:“不必等朝廷的反应,除了犒赏,还有一千匹马要送去,是毛文龙花钱买的。”

毛文龙的戒心重,袁崇焕就不得不频繁示好,降低他的警惕。

“还有,你要争取见见那个郭大靖。”袁崇焕交代道:“也不必说得太多,观察一下他的脾气禀性,看看他对朝廷的态度。”

东江镇的崛起,与郭大靖似乎关系很大,这是袁崇焕逐渐发现的一个问题。至少,郭大靖已经俨然成为东江镇的三号人物,得到毛文龙的信重。

如果杀掉毛文龙能够掌控东江军,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可达不到目的,袁崇焕就要再权衡利弊。

“卑职明白。”徐敷奏躬身领命,退了出去。

袁崇焕轻抚着额头,感到很是棘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对他有些不利。

当初在平台召对后,兵科给事中许誉卿趁皇上暂退便殿稍憩之机,当面向袁崇焕请教“五年复辽”的方略。袁崇焕当时随口说出“聊慰上意!”

而就在前些日子,许誉卿上疏皇上,要求以法治边臣,在袁崇焕看来,显然是有所指的。

许誉卿援引辽东战场上杨镐、熊廷弼、王化贞丧师的先例,指出近来用人过滥,封疆大吏久已不知法律。

他请皇上重申法律,明示边臣,今后如敌军入境不能堵截,攻城不能入保,杀伤人口隐匿不如实上报,在外的巡按御史可据实揭发,在内的科臣可参驳弹劾,按律逮治。

袁崇焕能不知道自己在君前“浪对”?即便许誉卿没有指向他,也总有些心虚的感觉。

斩帅夺军,袁崇焕越来越坚定自己的计划。

如果东江镇在自己的切实掌握之下,不管是南关大捷,还是镇江堡大胜,都可以说成是自己指挥,报捷文书也应该是他来写,并急送朝廷。

可现在,这些功劳全是毛文龙的,他一点光也沾不上,还被缺粮少饷的东江镇频频打脸。

皇帝对于钱财的态度,袁崇焕很清楚。如果能有不花钱,或是少花钱,就能办成的事,他肯定选不花钱的。

所以,如果皇帝突然把平辽的希望转到东江镇,袁崇焕也不奇怪。原因很简单,省钱。

要抓紧时间啦,袁崇焕起身走出屋子,在檐下背着手,思索着如何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

京城,皇宫。

毛文龙报捷的文书先发朝廷,却压了两三天,才报送蓟辽督师衙门。

这是郭大靖的建议,不是全甩开蓟辽督师,但也不让蓟辽督师有改动,或是提前向朝廷报捷的可能。

说白了,战功是东江镇的,跟蓟辽督师衙门没有关系,甭想着沾光。

“朕又要去太庙告祭啦!”崇祯皇帝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显得十分喜悦和振奋。

王承恩陪着笑脸,躬身道:“皇爷英明神武,将士用命,奋勇作战,连获大捷,皆是前所未有。”

没错,不管是万历、泰昌,还是天启,三任皇帝在位时,对建虏的胜利也没有崇祯登基之后多,获得的战果也是创纪录的。

崇祯还很年轻,虽然想尽力矜持,保持皇帝的威严,但笑意却掩饰不住。

“从倚坚防御,到主动出击,东江镇是越打越强,朕心甚慰。”崇祯拍着桌案上的报捷文书,朗声说道:“朕赏罚分明,对有功将士不吝封赏。毛文龙加两级功,其余将领加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