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画练习曲的出现,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一种尝试。
“这种作品,似乎具有非常浓郁的主观主义音乐的特点啊。”
毛子钢琴家契诃夫正在和同伴交流着。
“是的,很具有别致的艺术特色,而且我感觉,他似乎很有俄罗斯学派的感觉。”
“还真是!!”
同伴谢尔盖点了点头。
“技巧与音乐内涵也非常的到位,而且音乐性与画面的铺陈感相当足了!!审美价值非常高!!”
两位俄罗斯学派的钢琴家忍不住给李少杰极高的评价!!
带点毛味儿,这亲切感顿时便来了。
李少杰回到座位。
这次展示出的风格尝试,确实非常的独树一帜。
台下已然开始进行热切的讨论。
时不时还会有音乐家提问,旋即李少杰解答。
在这些音乐家之外,一些媒体的记者开始有点麻了。
经常参与音乐相关的采访,但此时已然感觉段位过高,有点不会了。
开始get不到这帮人的脑子了。
但其实,很好理解。
就像是画家可能为了一种心仪的颜色,调制了相当久,产生了非常巨大的颜料质感的跨度,引起了同行的震惊与追捧。
但很可能看在普通人眼里,没啥太大的改变。
说起来似乎是没意义,似乎是“清高”的自嗨。
但其实,任何一个行业的顶尖层级都是如此,源自于细节的突破,最终会非常有助力于发展,直到步入人们的生活。
发现发明--运用--普及。
这是需要有一个曲线的,而不是一蹴而就。
或许李少杰很久以前的《钟》在音乐性,艺术性,以及技巧上做的非常到位。
但其实,在这些人看来,这首《大海与海鸥》的音画练习曲,在艺术性与音乐性上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这种用音乐做绘画表现的思路,这种细腻的浪漫色彩,太绚丽了。
强烈的明暗色彩变化与节奏的切换,太细腻了!
现场的反响并不是爆炸。
而是充满了兴致的讨论!
王炸或许很直观。
但概念上的因果律武器,一开始表现的可能不如核弹洗地那般夸张。
但事后的发展发酵,影响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
弗雷德里克在强烈的兴奋中,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此时的弗雷德里克,意识到了一件事。
这作业,虽然摆在面前,但没法模仿解题思路!
连抄都没法抄。
用音乐表达画面感,这个命题很常见,或者说,其实并不难。
但用音乐作绘画技巧,再去表达画面感。
那就太奇怪了,太难搞了!!
“jay,我暂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弗雷德里克来到李少杰身边坐下,在王中平教授好奇的目光中说道。
“厉害的音乐家都很擅长表达画面感,但真正想把音乐技巧当做绘画技巧,以绘画的手段按照层次的去描绘画面.......”
“范围太广阔了!!可是太难了!!”
在李少杰的笑容中,弗雷德里克激动的说道。
“油画,水彩画,素描.......”
“我突然意识到,不同的作画方式很多,而用钢琴这件充满音响层次与色彩的乐器作绘画表现的方式,也太多了!!”
李少杰微笑的点了点头。
正如音乐的作曲方式很多,不同的曲式也很多。
复三部曲式,单三部曲式。
回旋曲,圆舞曲,狂想曲,叙事曲.......
绘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而换一个角度,在表达的内容与题材上,也完全可以分出静物,动物。
甚至是涉及民族绘画,宗教绘画。
这么一拓展,李少杰的这种创作思路,就变的广阔的很了!!
王中平听到这句话,顿时瞬间豁然开朗。
都是大佬,或许会短时间内懵一下,但只要稍微一点,所有的思路瞬间通透起来!
王中平看向李少杰,总觉得这货有所隐藏。
果然,李少杰微笑后轻轻开口。
“当然了,而且.......”
李少杰也看了一眼有些发呆的王中平,开口道。
“也完全是可以和国画的绘画技巧相互融合的!!!”
国画!!
以钢琴的技巧,用国画的绘画技巧展现!!
这真的也可以?!
真就是万物皆可中国风?
似乎看出王中平的想法,李少杰微微点头。
“可以,我有过作品,我个人感觉融合起来没那么难。”
“比如常州画派那种不用墨线勾勒,直接色彩绘画的方式,又比如花鸟画的【点花粉笔点脂,点后复以染笔足之】的体貌,其实用作音乐的意境上.......都是完全可以的。”
“用曲式去对应绘画的构图,用旋律线去对应绘画的线条,用和声去对应色彩。”
李少杰微微一笑。
“学过美术的其实都知道,经常会有老师说,注意画面的节奏感,实际上,这個绘画的节奏感,就是需要强调该强调的地方,比如疏密,空间分布,色彩对比等等。”
“国画与西洋画是有所区别的,其中这种不同的区别,体现在钢琴音乐上,也会有完全不同的魅力展现。”
王中平惊呆了。
万万没想到,抛出了这么一个全新概念,全新作品的李少杰.......
真的他吗留了亿手啊!!
“你实话实说,你到底作了几首作品?!”
王中平忍不了了。
“说实话!!!”
“......”
李少杰挠了挠头,这样子看在王中平眼中,多少带点欠揍。
“数不清了,起码四五十首吧,不过大多都是自己的尝试作品和不完全作品,如果说完全体的作品......大概也就那么二十首?”
“......”
不仅是王中平。
弗雷德里克也麻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稳一点吗?!
相比于弗雷德里克的惊讶,王中平的内心砰砰直跳。
到现在,李少杰在王中平心中的地位火箭般的蹿升。
......
曾有一位音乐史学家,说了一句跟没说一样的废话。
谷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