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种操作?
杨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手术台上,病人变得奇异的透明!各个层次和部位都清清楚楚,尤其血管神经内脏,还做了各种标记。这画面太彪悍了,就是最强3d数字人体解剖,也达不到这种水平呀。
清晰!太清晰了!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肉,层次分明;心、肺、胃、小肠、大肠、肝胆脾胰肾等等,各就各位。
心脏有节奏的搏动,肺一收一缩。红色的血从心脏流出,奔向全身;蓝色的血从全身往心脏回流。气体被标成了绿色,经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最后进入肺泡,进行氧气的交换,然后又沿着毛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呼出去。
术区,意识只要关注术区,视野就像高度智能化一般,立刻将术区的视野重点显示,拉近,放大。
右侧盆腔出现一个大大的红色感叹号,在不断的闪烁,一条血管断成两截,不断的喷血,红色朝四周散开。
“髂外动脉断裂,生命值22,继续在下降!注意这是变异的髂外动脉。--”脑海中的声音提醒,女声,清晰、带着一丝冰冷。
同时视野右侧出现一个窗口,上面分布一些数据,醒目的生命值显示:22,这个数字正在不断下降。另一项数据--维持时间,显示:12分钟。
另外还有一些数据:比如体温、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
只要是医学里有的项目,里面全都有数据,杨平发现可以用意念翻动数据。几项关键的数据一直被置顶放大,标成各种颜色,十分方便区分。
“血压不行了,测不出,加压输血,快!多巴胺--”麻醉师喊起来,手也没有停,从旁边的药箱里拿出药,开瓶,注射器抽药,从静脉留置的管腔里推进去。
“血,快拿血!”
“血怎么还没到?”
焦急沙哑的吼声,几袋血又挂上输液架,顺着几条透明的管子,输入到病人的身体内。旁边一堆空袋子叠在一起,还可以看见残留的血。输血--已经成为手术台上那条生命的唯一支撑。
“不行,找不到血管,纱布!继续填塞,跟家属沟通,抢救的希望很渺茫,要有心理准备。”
髂外动脉断裂,这动脉有小指粗,一旦出血,就是一个喷射的水龙头,要不是源源不断地输血,这个病人早就报到了。
还是变异的髂外动脉,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一片红海,一旦断端回缩,短时间内找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救人!现在要救人!不管脑子究竟发生了什么,此刻不是追究的时候。
杨平强行挤开了主任,自己站在了主刀的位置。
“小五,到对面帮我!”
小五也是年轻医生,和杨平一起,在台上拉钩的。
因为平时就跟杨平是好兄弟,听到杨平喊他,立刻挤到一助的位置。
“刀!血管钳!血管夹!开三根吸引器!”
器械护士、巡回护士、麻醉师开始一怔,都傻眼了。可能绝望中看到一丝光亮,短暂懵逼之后,竟然立刻配合起来。
“杨平,你疯了,你要干什么?”主任气得差点跺脚,要不是无菌原则,估计直接动手扇人了。
“生命值14,维持时间7分钟。”窗口将这两项数据放大,标成红色,不断闪烁。
争分夺秒!
杨平什么也不说,低头,刀沿着原来的切口已经做了延长。
“继续加压,输血!吸引器拿好,全部拔掉吸引头,直接吸。吸引!血管夹!!!”当填塞止血的纱布全部拿开,盆腔的血喷涌而出,红色沿着三根吸引管飞快的流动。
视野中,一个箭头指向里面,在数字三维透视的辅助下,杨平瞬间在一片血海中找到了破裂的血管断端,看都不用看,直接左手在血液中,拇指食指捏住血管近端,右手立刻用血管夹夹住。
然后同样的方法,血管夹夹住血管的另一断端。
“血管钳!”
临时钳夹髂外动脉的伴行静脉。
止住了血,盆腔里的血在吸引下,慢慢像退潮一般,不断降低平面,直到带着夹子的血管露出来。
“记录时间,六个零,血管缝合针线!”器械护士熟练地递送。杨平手里的剪刀快速开合,修剪血管断端。
修剪完,放下剪刀,接过针线,开始吻合血管,每一针不偏不倚,针距边距适当,犹如精确的机器在操作,快速而绝无误差。
极速!几秒钟时间,血管被吻合好。
“线,结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