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荡燕云(洋洋哥哥)_第七十五章 朝争(1 / 1)_剑荡燕云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七十五章 朝争(1 / 1)

剑荡燕云 洋洋哥哥 1058 字 2022-09-11

蜀地,剑门关,

几日的休整等待之后,落在骑兵后面的五万多禁军步兵经过艰苦的急行军,终于赶到了剑门关。

关隘外广阔的场地上,临时用木板搭建的点将台上,西川招安使王继恩身穿紫袍,头戴双翅锦冠,上位者的气势扑面而来,压的众人不敢直视

王继恩他目光扫了台下众人一遍,面色冷峻的开口说道:“李贼悖逆,霍乱蜀地,涂炭生灵,今吾奉天子诏令,率王师讨逆,望诸将士勠力同心,剿灭逆匪……”

与此同时,为瓦解义军的抵抗之心,王继恩还向蜀地各州县下发了“只诛首恶,胁从不论”的朝廷檄文,并派人宣传只要受蛊惑的流民能放下武器,及时脱离叛军,朝廷既往不咎。

同时为了尽快平定这次叛乱,朝廷又增派陕路随军转运使雷有终为主将,同知兵马事裴庄为副,率领两万大军,自淮水南下,东出荆湖北路,由夔门入川,与王继恩率领的禁军,东西两面夹击义军,以期尽快结束战斗。

誓师大会完毕后,王继恩率领近六万大军由剑门南下,一路攻破剑州、绵州、阆州,兵锋直指巴州,若是再攻破巴州,那么就能直捣叛军的老巢——成都府。

面对朝廷禁军的步步紧逼,成都城里的大蜀国众人开始坐不住了,纷纷上书蜀王李顺,要求李顺下令围攻梓州的相贵大军回援成都。

蜀王府的朝会上,群臣在堂下议论纷纷,堂上蜀王李顺端坐于王座之上,皱眉望着堂下的文武百官。

“启禀王上,微臣以为应该速速调集攻打梓州的二十万大军回师勤王。梓州城高池深,短时间内难以攻破,梓州城就在那,我们不打,他们也跑不了,而王继恩率领的朝廷禁军确实眼前最主要的威胁。只要我们以优势兵力击溃王继恩率领的禁军,重新夺回剑门关,那么梓州城的守军就会不攻自溃。”参

(本章未完,请翻页)

知政事楚离寒出列躬身说道。

楚离寒所谏之策,主次分明,直中要害,乃是老成谋国之言。

其余朝臣听完大部队都是点头附和,也有的皱眉沉思。李顺则不置可否的看了众人一眼,问道:“其余爱卿可有何见解?此事重大,诸位爱卿当知无不言……”

闻弦音而知雅意,善于揣摩上意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蕴,听出了李顺言语中的不快,他思索了一会儿,出列躬身一拜,开口说道:“楚相公此言差矣,据情报显示,朝廷除了派出王继恩这一路禁军之外,还在东面派出了雷有终南下进攻夔门,准备与西出剑门关的王继恩东、西两面夹击我们,若是我们现在调回相贵将军围攻梓州的大军,那么雷有终就会很轻易的从夔门进入蜀地,再汇合梓州的军队,那么我们就会面临非常被动的局面。”

楚离寒本就不喜吴蕴这种只知道迎合上意、溜须拍马的人,更是不忿于这种人靠此爬到了文臣之首的首相。闻其反驳自己,更是恼怒不已。

楚离寒强压心中怒意,开口问道:“王继恩带来的都是朝廷的禁军,成都城里我们只有不到六万军队,若是不调大军回援,成都万一有个闪失,吴相公承担的起吗?”

吴蕴闻言冷冷一笑,回答道:“那梓州城只有三四万人,面对城外二十多万大军的攻击,都能屹立不倒,我们成都城比梓州还要高大,军队也比梓州多,面对王继恩的五六万人,我们以逸待劳,又能有什么闪失呢?”

见二人就要吵起来,李顺揉了揉额头,不耐烦的开口说道:“寡人有些乏了,几位相公等商议出对策后,再呈上来,退朝吧!”

与大蜀国朝堂的激烈争论不同,千里之北辽国的燕京府,十一月的天气,冷风如刀,划过人的面颊,使人不敢直面寒风。几日前的一场大雪,使得燕京府银装素裹,太阳一出,反射的光使人不能睁开眼睛。

(本章未完,请翻页)

燕京府内城的大殿内,“捺钵”至此的皇帝耶律隆旭与太后萧绰端坐在殿内上首。平日里与萧太后出入左右的晋王韩德让并没有随驾捺钵,而是留在了上京临湟府,以震慑内外宵小。

“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契丹语词﹐意为辽帝的行营。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因此﹐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称四时捺钵。相当于汉人皇帝的巡游天下。

但与汉人皇帝四处巡游天下游山玩水不同,契丹皇帝“捺钵”之时也处理朝政,朝廷的文武大臣都随军“捺钵”,一遇大事,也可就地处理,反应十分快速。

此次“捺钵”之所以来燕京府,是因为辽国的情报机构“执方司”传来情报:大宋的西南腹地西川发生灾民暴动,起义军攻陷了成都府,蜀地已岌岌可危,起义军在蜀中建立了大蜀国,已经派人前往党项和契丹,准备联合契丹和党项人,三面夹击大宋。

宋辽自赵光义两次北伐燕云开始,便成为了生死大敌,如今见敌有难,辽国诸多人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此次宋国内祸,正是我大辽千载难逢之良机,宋人派兵南下镇压平叛必定会导致边防空虚,我们若是趁此良机联合西夏党项人出兵攻宋,宋人三线作战必定顾此失彼,到时候我大辽摧锋直进,饮马黄河,中原大片土地便可为我所得……”大殿之下,辽国西京留守、南院枢密使韩德威出列开口进言说道。说到激动处,他不由得一阵颤栗,似乎一切都已经触手可及。

此次情报是由辽国“执方司”在宋地打探到的,经过层层上报之后,递到了“执方司”的直属机构西京留守府司的案桌上。

作为西京留守的韩德威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上报正在“捺钵”的契丹王庭,王庭也因此移驾到了较近的燕京府,并传唤韩德威前来燕京府汇报军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