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王小五这样的人并不鲜见,相反,在蓟镇的基层之中还有很多。
这是因为,朱常洛这一次总督衙门吏员招聘的重点就是在西山皇庄范围内进行的。
对此,也不会有人说闲话,也不会有人说朱常洛这是任人唯亲。
因为,这种用人方式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虽说任人唯贤是最好的理想,但理想总归是理想,因为朱常洛也并不确定谁是贤,谁是不贤。
他更不能确定这贤者就会效忠他,理解他,并且无私的帮助他。
因为,朱常洛知道立即理解的贤和这个时代理解的贤,是有区别的。
所以,朱常洛在用人的立场上,他选择更多的还是任人唯亲。
毕竟,只有亲近他效忠他的人,才能好好的贯彻他的想法和意志。
那些不能确定忠心的贤者们,朱常洛是不敢轻动的,即便对方在历史上的名头特别大!
主要他没有对朱常洛表出忠心,哪怕他是历史的力挽狂澜的国之柱石,朱常洛也照样不用。
而且,更何况,明末的历史人物也没有出现这种力挽狂澜的顶级人物,有的更多的是各种悲剧人物和居心叵测之辈。
还有就是,不管是朱常洛还是朝廷任命的其他地方督抚们,他们招募幕僚的方式几乎也和朱常洛现在所做的没啥两样,都是自行招募的。
这些督抚们孤身一人上任地上,他并不是靠着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号令地方的布政使,知府,知县的。他也需要相应的办事机构才能把朝廷交给他的差事办好。
所以,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招募自己需要的幕僚和书吏,来运转自己的总督衙门。
所以,对此,朝廷并不在乎封疆大吏们招募了什么人做了自己的幕僚!
朝廷真正在乎的是地方安定无事。
只要一个地方没有民变造反的恶性事件发生,且人口增长正常,赋税能按时收缴,朝廷就认为这里的官员工作做的是可以的。
这并不像现代的官员考核。
现在的官员除了税收和生产总值的考核外,还要考核其他方面的能力和忠诚。
如政治立场,政治觉悟等等。
这些考核说实话,在朱常洛未穿越前,未身居如此高位之前,他对这样的考核都是嗤之以鼻的。
并认为这种考核就是身居高位者的权力欲望作祟。
但是,随着自己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大的时候,朱常洛不敢有任何的掉以轻心,朱常洛总担心自己的思想会被曲解。
所以,渐渐的他也加强了对西山皇庄的思想控制和忠诚教育。
因为,朱常洛明白偌大的一个帝国,根本不是他一个人就可以管理的过来的。
大的方向他可以去总领把握,但是细分到各个地方上的执行,就需要很多的人才能办到!
但是,这些人又不能像原来那样,只要是读书人经过了科举,朝廷就会给他们官职,然后让他们作为天子和朝廷的代理人在大明各个布政司,府,县进行管理。
因为,朱常洛知道这种形式上的管理,在一千年前或许是非常先进的,但是经过了隋唐宋元等漫长的历史演化以后,这种形式还是有漏洞的。
科举虽然摧毁了魏晋以来的世禄世卿的九品中正制形成的畸形门阀政治,保证了皇权至上。
但是,科举的出现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利益阶级,那就是广大的士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