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高文领先了。
其实,高文依旧在测试在适应在调整,并没有全力以赴,从回合球的激烈程度就能够看出来这点了。
但某种程度来说,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导致比赛陷入混沌,一时之间很难抓住比赛脉络。
特别是对年轻球员来说,往往容易产生困惑和迷茫。
当高文和普伊重新回到球场继续比赛的时候,高文很快就意识到,普伊的信心出现动摇,开始自我怀疑。
最简单也最直观的体现就是:
接发球。
此前曾经提过,发球是网球所有技术环节里,由自己全权掌控的唯一环节,可以想象,接发球一方也就特别被动,但并不意味着,负责接发球的球员就坐以待毙、束手就擒,他们也同样有事情需要完成。
一,预判。
二,专注。
预判,并不是时时刻刻奏效的,一场比赛里,一名球员可能需要发九十到一百二十个发球,乃至更多,所以,接发球一方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绝对专注和绝对高效,预判的准确率自然也就不太可信。
所以,预判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关键比分的准确判断,根据观察和分析展开;一种则是摸索出一个大概规律和氛围之后的直觉,当然,也可以说是赌博,压一侧,提前启动提前进攻,试图搏杀。
由此可见,预判,其实是一种战术,需要恰当运用。
专注,则不是。
全场比赛,在接发球的时候都需要保持专注,当对手触球的刹那,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反应动作越快也就越有效,为自己在接发球的时候争取更多主动;一旦启动不及时,或者注意力分散,就可能错过击球点。
在这方面,一是靠天赋,阿加西在职业网坛历史上,独步天下,判断和反应堪称非人类;一是靠专注,纳达尔在这方面则被认为网坛最强,尽管他的接发球不算赫赫有名,却依旧强势,依靠的就是专注力。
那么,被誉为“最佳接发球”的德约科维奇和穆雷呢?
其实,他们也依靠的是专注,但和纳达尔稍稍不同,他们对击球的包裹力更强,哪怕专注度稍稍波动,也总是能够包裹住网球,顺利完成回球,甚至通过回发球制造威胁,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天赋。
视线,重新回到普伊身上——
当普伊信心出现动摇的时候,专注力难免波动,马上就体现在接发球环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没有盯住球”。
如果没有盯住球的话,那会怎么样?
看看乒乓球就知道了,吃旋转,要么下网要么打飞,网球也是一样的。
一旦对旋转和落点的判断不太准确,接发球的条件反射动作不够及时,整个接发球质量立刻就会出现波动。
“30:0”。
连续两次发球直得。
高文马上就意识到,普伊的专注度出现波动,盯不住球,击球点出现偏差。
其实,高文的发球威力并没有特别提升,和前面基本差不多,但普伊的接发球就连续出现击球点不对的状况,而且可以明显看到,普伊有些焦虑,低垂着脑袋不断摇头,整个比赛的氛围出现微妙变化:
这也意味着,机会来了。
于是,高文稍稍降低球速,以控制落点为主,也就是增加旋转,侧旋、外旋、上旋,进一步破坏普伊的判断,持续打乱普伊的接发球。
一记发球抢攻,正手斜线直接得分。
一记发球直得,这一局里的第三次。
“love-game”,在连续第二次破掉普伊发球局之后,高文没有遭遇任何挑战,直落四分快速保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