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新大明(龙醉九天)_第五十七章 管中窥豹(1 / 1)_再创新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五十七章 管中窥豹(1 / 1)

再创新大明 龙醉九天 1494 字 2022-02-01

第五十七章管中窥豹

朱瞻基看着孟歆,许久没有说话,眼神中却是清澈。胖乎乎的大手里按住孟歆的肩膀沉声地说道:“谢谢。你能直言不讳。”

孟歆看着朱瞻基,这位大明的宣宗皇帝--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励精图治,知人善任,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的发展,史称”仁宣之治”。心中坦然--自己无非就是帮个忙,给这个大明的聪明人敲一敲边鼓。

“太祖因循旧制分封了诸王。建文削藩,惹了一身的麻烦。现在只怕是咱们的万岁爷也在头疼吧?”孟歆看着朱瞻基说道--大明朝到了崇祯手里的时候,诸侯王可是尾大不掉,占据了大明土地财政的两层还多。

朱瞻基轻描淡写地说道:“不是还有推恩令那吗?除了勋贵(包括诸侯王、公侯伯子男等爵爷),你怎么看世家大族?”

孟歆暗暗地赞叹--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果然是一脉相承的--朱瞻基是绝顶的聪明。

孟歆也不顾忌张辅(英国公)、陈懋(宁阳侯)两位老爷子了,说道:“殿下可知道汉武帝颁布的诏令--《迁茂陵令》?”

朱瞻基说道:“略有耳闻。你详细地说说。”

“汉初的文景之治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这块大蛋糕早已被新兴的权贵集团切分了。所以汉武帝初年,国库能调动的财力仍十分有限。原因是:汉朝的权贵利益集团,聚敛了绝大部分的社会财富,霸占了国家大部分利益。而社会贫富分化更是触目惊心:一面是权贵豪门奢华无度;另一面则是”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代大儒董仲舒也曾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权贵奢靡、奸商暴富,市场混乱、国弱民贫,这就使外表华丽富裕的汉王朝,在匈奴的烈马强弓面前不堪一击,只能用公主和亲的软性外交苟且偷安。

如何集中国力解除边患?如何解决已将国家经济逼上悬崖的贫富分化?而又能不动摇社会稳定呢?如何将国家权力牢牢控制在君主一人之手,而绝将权力不分割于外戚、地方豪强、士大夫阶层等庞大的权贵阶层之手,汉武帝实行了颇显雄才睿智的一系列”软性”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这篇《迁茂陵令》。

首先,用软性”强拆”方式,对奢靡浮华、富可敌国的地方豪强实行举家迁徙。元朔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了著名的《迁茂陵令》。他命令凡是财富在300万钱以上的巨富豪门,一律迁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

汉代财富形式大多是土地、房产,奉旨迁徙的富豪只得贱卖土地房产。但是,全国所有富户都要迁徙,谁来买田呢?于是,地方政府出面将千万亩良田低价收购,而后分给流离失所的无地农民,国家只收取十分之一的税收。汉代还曾尝试低息贷款的农业”反哺”模式:由政府向农户提供借贷,3年后折成实银,只加一成利钱归还政府。这样,赤贫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王朝政府粮食税收激增,而豪门利益集团的巨额财产,则在迁徙茂陵的过程中被强行”均富”了。

值得称道的是,汉代对亿万富豪的财产剥夺并非流血革命,而是极具魅力的软性迁徙政策。汉武帝的做法很聪明,对迁徙茂陵的豪门巨富颇有奖励---政府支付给每户迁徙者20万钱的高额”拆迁补偿款”,还奖以政治荣誉,可以脱去商家身份,跻身世家名门。举家迁徙失去土地的茂陵子弟,不再囤积财富,而是一掷千金,致使长安城成为世界第一豪华都会;而”茂陵子弟”,也成了”富二代”专用的古代热词。

当然,这种剥夺豪富集团巨额红利的软性改革,也并非一帆风顺。《迁茂陵令》刚颁布时,也曾出现举国抵制的情况。许多富户豪门按兵不动,而颇负盛名的大侠郭解,竟铤而走险走起了上层路线。他提出:自家财富不足300万,请求朝廷准许不迁徙。如果这位郭大侠通过法定程序直接提出诉求,也许还有斡旋余地。但他偏偏相信权力万能、坚信最重要的是”上面有人”,于是托请汉武帝最信任的皇后卫子夫之弟、大将军卫青替自己说情。汉武帝当即意识到官商权贵结合的危险,慨叹道:能让朝廷大将军说情的人,还不是地方上的豪强巨富吗?他决定对民间富豪的官商勾结”零容忍”。于是,历史上极负盛名的一代大侠郭解,以间接杀人案遭到朝廷通缉,最终惨遭灭族之灾。

这不仅是针对”田地”这一封建社会的最大财富成分的重新洗牌和分配,而且由于地方豪强被迁徙到了京师长安,政治手腕强力的汉武帝脚下严密监视控制,脱离了其固有的宗族家乡,故而再也不能在地方发展壮大它的势力。而且这项国策,是长期执行的,一旦有新的地方豪强、特殊利益集团出现,就再迁移到新的天子陵墓居住,脱离可以它发展壮大的故乡土壤。从而保证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有效贯彻,天子换了,上一任天子相关的外戚、大官僚权贵和他们延伸到地方上的豪强大地主,统统不能继续发展壮大,重新地位下降。而西汉的皇帝,多娶好无宗族势力的女子做皇后,就是这个道理。汉文帝被迎立为天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母亲的家族势力微弱。汉景帝的妻子,太子刘彻的母亲,也是家族势力微弱的女子。到了刘彻做了汉武帝,立幼子作为继承人,立刻毫不犹豫杀了他的生母,就是怕他生母趁他年幼,掌控朝政,从而形成外戚和地方豪强勾结,影响君权的局面。

终汉武帝一朝,这项国策与他的”盐铁国营”等国策一起,都严格执行,势力极大的一批地方豪强、外戚权贵(豪强如郭解,外戚如窦氏、田蚡),都被彻底消灭,国家财富空前地集中在君主一人之手,可以随心所欲地大规模攻打匈奴、大规模兴建宫室、园囿。直至武帝晚年,国力和国家财富被皇帝的战事和私欲消耗殆尽,汉武帝亲自扑灭了武帝时代最后一个外戚权贵集团--卫氏集团,连带着因为意外,诛杀了自己指定的太子,内忧外患,接踵而至,颁布《轮台罪己诏》,转变国策,重新与民休息。他指定的辅政大臣霍光,矫枉过正,在政治斗争中顺手诛杀了桑弘羊,一举废弃了武帝以来的”徙陵”制度,一改盐铁国家专卖制度。虽然霍光执行的一系列国策,挽救了大汉朝的危局,但霍光的长期专权和他无力束缚自己的霍氏家族兼并土地、擅权违法所造成的影响,无疑加重了对君权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打击。至汉宣帝、汉元帝时期,中央已再无力牢牢束缚地方豪强的兼并土地、势力扩张,汉元帝一度想恢复汉武帝时的”迁徙豪强至陵寝”的制度,却执行五年毫无成效,遭到抵制。故而在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十月,在士大夫的上述建议下,诏令从此不再迁徙豪强。

再加上汉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开始做强做大。到了唐朝,七大世家已经是和唐朝的皇权--中央政府分庭抗礼了。世家大族对皇亲国戚都可以不屑一顾。是唐朝末年,黄巢的农民起义消灭了整个国家的世家大族。同时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制度为政府选拔了大量的行政官员,这样才使得中央政府能够和世家大族在矛盾的斗争中相抗衡。在郡县制、科举制的拱卫下,宋朝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当时中国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全世界的三层以上。大宋对外软弱无能、割地赔款还能够苟延残喘地维持到南宋,关键在于此。所以现在,大明能够走到了今天,能够有了生机勃勃的局面。但是,世家大族、地方豪强、士绅集团的故态复萌并没有停止。殿下这次路过山东,可以看一看山东曲阜的孔家,就可以观一孔以窥全豹。全国各地概莫能外。”孟歆头脑非常地冷静--百信农场子弟学校的山东灾民的投献土地就是孔家操作的手笔,静静地看着朱瞻基。

https://www.xddxs.co/read/50001/2888915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