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让人闻所未闻的千古奇事,总是特别让人津津乐道,只是身为这件事的主角之一,个中滋味,各人知道。
这批新晋官员中,有的家境富饶,可能并不稀罕太后的举动,或者说是触动并不算深。
可对绝大多数,家境并不宽裕的人来说,太后这番衣食住行全包的行为,足以让他们铭记在心。
魏明远就属后者之一,他的家族十分富足,他的家庭,也略有资产。
可这一切,在他屡试不中后,都已变得与他无关,他无妻无子,甚至连父母都放弃了他,在出身当地被称为怪人。
若非进京通过初试后,食住都有官方承担,他很难有机会在京里留到现在。
也是直到这时,他才知道所谓官方包吃住,原来从头到尾,都是太后一人,在负责他们所有人的开销,还尽力让他们吃好、住好、学好。
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激与敬仰,难以言喻
三个月的培训结束后,上千名大臣,又打包好各自的行李,跟随着负责管理他们的官员,去郊外的皇庄上生活一个月。
统一教授他们识五谷、六畜,让他们亲自下田种地,养牲畜,让他们亲手施肥浇地,让他们切身体会农家百姓的辛苦。
后面这一个月的培训,是洛薇手中的钱财又宽裕些后,临时增加的。
劳动,这个词,离那些官员太遥远,却是她曾经的学习生活中,十分被重视的一项实践活动。
这批官员,是她播下的第一批种子,现在尚不确定,未来的收获将会如何,但她竭尽全力的,想要给他们自己目前所能的一切,希望他们能够茁壮成长,别给长歪了。
哪怕洛薇深知人心难测,都不长歪,是不可能的,可是,只要能按她所想,长成一部分,她这个冤大头,做得就不亏。
是的,在京中许多人,尤其是那些勋贵们看来,洛薇这个太后,就是个冤大头。
做太后,能做得自己养自己不说,还得养臣下,连自己的嫁妆都给变卖,一日三餐,只有简单的三菜一汤,还都是寻常之物普通做法,这日子过得,连民间普通富裕人家都不如。
直到这批新晋官员结束培训后,分别赴职,大半离开京都,有关太后如何当冤大头的议论,才逐渐消停下来。
“启禀太后,临海水卫传来奏报,第一首艘成品大船,日前已经正式下水试行”
洛薇闻言,不禁面露喜色,“好试行成功后,所有参与人员,皆给哀家行赏,要大赏”
工部尚书张清源也是满面喜色,他这个总管工部的,向来只知道听吩咐干活的,又因工部不掌钱权,向来是个清水衙门,他也没什么太大野心,没参与什么纷争。
可太后执政后,颇受她重用的工部,却一下子显了出来,在朝中的地位,说是与日俱增也不为过,他也总算体会到身为六部天官之一,大权在握的滋味。
可越是如此,他越是憋着劲,想要将太后安排的事情,给做妥当,不负重托,既为建功立业,给自己增添功绩,更为给工部正名,希望让世人看看,他们工部的能耐与重要性。
开启海运,造船是根本,历时一年,才打造成功的这艘大船,不只结合前朝开海运时的造船技术。
还集合全天下,水平最高的这批能工巧匠的智慧,加以创新改进,制造出的大船,理论上讲,品质应该会远超前朝的工艺。
第一艘大般的制造成功,不仅对船员水手的培养十分有利,只要度航成功,测定出它的性能,大船的量产,就能提上日程。
后续造船的速度,就会得到大幅提升,海运的正式开启,将变得指日可待。
这个消息,不仅对洛薇而言,是个消息,对众臣而言,也是好消息,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直接投资,可他们拥有那些拍到名额的商家,送的干股。
有钱赚,还是赚暴利的事,是所有人都会很期待的事,所以,这一日的朝会氛围,也变得格外和谐。
可这难得一见的景象,并没有持续多久。
“报”
“启禀太后八百里加急,荒原金真族,多觉部落,分别奇袭边关,龙安军、右翎卫仓促应敌,伤亡惨重”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的订阅、收藏、评论及营养液支持
看到总有书友说更新不够看,我真是又高兴又惭愧,很想多写些出来。
可手残,效率低下,真是没办法,哪怕是架空幻想文,有些资料也得查一下,前两集写的糟点多,已经让我引以为戒,很想将后面的,能尽快写得好点,所以,还请大家谅解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