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嫁了那个令君(意元宝)_066章作茧自缚(1 / 1)_三国之嫁了那个令君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066章作茧自缚(1 / 1)

而荀彧出了门就问道:"夭夭不愿意和我明说的原因就是这个?"

"虽说对荀家好,却不是对女郎好。"唐夭答之,她是不想让荀彧认为她是满肚子歪心思的人。

荀彧道:"沐七娘行事,全然不顾荀家,更欲置你于死地,最后更欲毁了九郎,这样的人,怎么能容她随心所欲。"

"郎君应该谢她这份随心所欲,若不是她养得这般随心所欲,接下来我们想做的事难成了。"唐夭说着,荀彧半眯起眼睛,大致的做法荀彧猜到唐夭的意思,可是具体如何行之,关乎女郎,荀彧纵是与唐夭亦不能多言。

"往后无论何事都可直言,你我之间无不可言之语。"荀彧收回思绪,倒是与唐夭叮嘱一句,他们是夫妻,本是这世上最亲密的人,若是一直装着,不愿意让对方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长此以往,果真能相守?

唐夭一顿,"我只怕郎君说我太心狠,这般对待一个女郎。可是方才说起的时候又觉得,我为何要怕,虽说我们动了心思,可是最后做出选择的人并不是我们,而是沐家,是沐七娘。"

计,谁都能设局,但是最后最后选择权在自己的手里,也就是说,事情结局并不是唐夭有意挑起,只是因为沐家手段太拙劣,唐夭只是想护住荀家,护住荀彧,因此反击。

荀彧从听到唐夭开口就没有其他的反应,此时听完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以责怪唐夭的。

"夭夭没有错。"唐夭从来没想过去陷害人,更不曾杀人放火,面对咄咄逼人的沐家人,沐家女郎,仅仅是用自己的办法帮荀家解决困境,就算牺牲一个沐七娘,难道不是她自己作的,自己一手造成的?

"是啊,我没有错。别说是沐七娘,将来不管是谁,想伤害郎君,伤害荀家,我都不会放过他们。"唐夭都表露出自己的手段来了,干脆说白,将来要是再遇上同样的事,有人想抢走荀彧,还想要她的命,她都会反击。

荀彧伸手抚过唐夭的脸,"这样就很好。"

待了一会儿,齐夫人出来了,冲着荀彧道:"文若,此事我来处理,你便安生忙别的事吧。"

事虽由荀彧而起,却不是荀彧之过,眼下扯到自家儿子头上,有些事,齐夫人去做比荀彧更合适。

荀彧作一揖而应下,想必若是有需要荀彧去做的事,不必荀彧自荐,齐夫人都会开口让他帮忙的。

"好孩子,得闲家去。"冲着唐夭颔首,十分亲切,唐夭笑着应下,齐夫人离开了,荀彧才与唐夭折返回到屋里。

"沐家敢算计我们,也该让他们尝尝自己种下的苦果,沐七娘,从前就不像样,眼下更是越发不成体统,有你婶婶出手,她进不了荀家的门,更不会让沐家占得半分的便宜。"

荀夫人一见荀彧二人进来,不用他们开口询问,倒是把事情的大概说明,唐夭好想捂脸,都说了得罪什么人都好,千万别得罪女人,瞧瞧,瞧瞧吧。

本来荀家的人都讲仁义,并不会赶尽杀绝,却是沐家的人步步紧逼,拿着荀家的仁义当作踏脚石,不断地逼得荀家忍无可忍,最后,荀家连半分颜面都不想给沐家留。

随后,就算唐夭一个刚到颍川的人,都听说了沐七娘哪怕与荀家九郎有了夫妻之实,在沐家硬逼着荀家一定要给他们一个交代时,竟然说出是她给荀九郎下了迷惑心志的药来,不是荀九郎自愿的,因此,她不要嫁给荀九郎,也绝不会嫁给荀九郎。

唐夭听完之后,没能忍住地问正在看书注释的荀彧,"郎君,沐家的人都这么蠢的吗?"

问得天真,荀彧道:"不是蠢,而是贪,到了现在,怕是沐七娘还存着旁的心思。"

所谓旁的心思,荀彧不直言,唐夭却听得明白,"比如还想能嫁给郎君。"

荀彧一眼撇过去,唐夭立刻狗腿地道:"郎君心志坚定,任她再怎么肖想,我们郎君都不可能同意。"

好吧,这话还是让荀彧相对满意,冲着唐夭道:"等此事平定,我再带你去见长辈。"

荀氏的长辈,唐夭见过的还没几个,最近因着沐家的事,荀家上上下下都在为此事烦恼,荀彧就算想带唐夭去拜见长辈,总得缓一缓。

"那依郎君所见,此事何时才能平定。"出了沐家这般自己打自己脸的女郎,沐家的人都快气死了,可是谁让他们家养出这样一个败坏门风的女郎,生气,就是气死都没办法。

唐夭终于体会到那句话了,你要是跟一家人有仇,就生个女儿使劲的宠,宠得不知天高地厚,到时候把女儿嫁那家去,保证女儿能帮你报仇雪恨。

"拖不了多久,纵是荀氏不急,沐家着急。沐家的女郎不是只有这一个,沐七娘无所谓名声,不在意将来如何立足,沐家各家的女眷在意,同样容不得一个人毁了她们这些人。"人都是想着利己的,从前的时候沐七娘有父亲护着,人长得也好看,但是现在,或许沐家家主也要换人了!

"那就好,趁着这几日得闲,若是要去拜见长辈们,理应备下各样的厚礼。郎君与我说说各家长辈的性情,送礼当投其所好。"唐夭想着往后的一生都要在荀家过日子,家族对于一个姓氏的重要,在这个时代说是立世之根本不为过。

利于己,还要利于家族,若能得家族相护,长成之亦要庇护家族。

所以和家族中的人搞好关系非常重要。来日荀彧尚不知有何打算,眼下最最重要的就是她得与各家的人亲近,至少不能让人对她印象不好,不利于将来的相处。

"备礼诸事,母亲已经安排好了!"荀彧想到荀夫人在唐夭还没回来前就跟他提过此事,礼物的事荀夫人来备,就是想让唐夭不用操心。

唐夭哭笑不得地道:"郎君,母亲备下的是母亲备下的,我第一次拜见长辈,需得一表心意。礼不在重,在于心意二字!"

劝着荀彧,还得讲道理。"再者来日方长,我们总不能每次送礼都要去麻烦母亲,虽然母亲不在意,可是为人媳的,你娶妻与不娶妻一般,还要多我一个叫母亲操心的人,为何?"

"我嫁予郎君,虽不能为郎君处理朝中诸事,但家中的事需要为郎君安排妥当,所以郎君,还就辛苦一些,用半个时辰与我说说各家的长辈吧,知道他们的喜好,来日就是与他们拜见时,我也好避讳啊!"唐夭虽说不喜交际,但是一般和人交往,却是愿意下功夫的人。

知其所喜,明其所恶,为之所喜,不令其恶,唐夭只是想跟各家搞好关系罢了。

荀彧转头看向唐夭,唐夭认真地点着头,"郎君辛苦辛苦。就这一回。"

"好。"愿意了解他的家人,想到长远的相处之道,荀彧岂有不配合的道理,唐夭一直都是一个有心的人,有意而为之,天底下最珍贵的就是能有一个有心人。

抛开沐家的事,荀彧为唐夭说起荀家长辈与兄弟们的性情和喜好,唐夭拿出竹简一一记上,这完全像是学习做笔记的态度,荀彧看得笑了笑。

说到最后,唐夭看了看荀彧还是问出口道:"郎君,回家几日都没见过四嫂。"

"回颍川之后,她已经大归,往后再不是我们荀家妇。"荀彧想到此事还没跟唐夭说起,好在唐夭问了,他便顺势答来。

唐夭惊住了,她当然知道大归是什么,便是回了娘家,再不回来荀家了,两家的姻亲关系就此终结,唐夭道:"因我们婚礼的事?"

"不尽是。四嫂的品性早年母亲便不喜,只是兄长喜欢,故才让兄长娶进门。这些年四嫂犯下的错,母亲如何费心教导,兄长尽看在眼中,最后与四嫂信中往来只问四嫂往后能不能守荀家之礼,四嫂却道兄长不仁,兄弟多年来一直护着四嫂,尽心尽力,没想到事到临头,还受此埋怨,心便冷了,至此与四嫂商量,让四嫂大归。"

唐夭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事,惊叹地看向荀彧,"我不问,郎君不打算告诉我?"

"为何要说?"某位当郎君的人倒是觉得奇怪。

"兄长的事,兄长自有决断,与我们无关。"荀彧问完又说起,唐夭……

"好吧,郎君只是觉得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大可不必我多想多问,只是,家里的事,我要是一个不小心在母亲的面前提起四嫂,岂不是很尴尬?"唐夭虽然知道荀彧只是认为这样的事无足轻重,所以完全没有要让唐夭知道的意思。

可是,她才进荀家,消息什么的都不灵通,而且她也没有八卦的爱好,要是一不小心的在荀夫人的面前提起不该提的话题,会凉吗?

荀彧却笃定地道:"你不会。"

自个儿还担心自个儿会的唐夭听到这肯定的话,都想问问荀彧,郎君,你咋就能这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