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徐言与徐渭作别后返回陈府,与外公见了一面之后便回到孤山书院寻钱老先生。
钱德洪显然对徐言这么快就回来很是惊讶。但学生既然已经回来了断然没有再往外赶的道理。
看在他又带回一坛烧酒的份上,钱德洪准备告诉他一件大事。
“乖徒儿啊,明天为师准备在孤山书院创建诗社,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孤山吟社。”
钱德洪酌了一口酒,悠哉悠哉的说道。
创建诗社
徐言心道钱老先生是玩文艺玩上瘾了啊,建书院还不够,还要创立诗社。
“恩师啊,这么说来您就是孤山吟社的社长了”
徐言拍马屁道。
“那是当然,在这孤山的地界除了为师谁当的起这个社长的名头”
稍顿了顿,钱德洪接道“明日为师的好友都会来捧场,乖徒儿啊,你没事也来凑个热闹吧。”
徐言心道钱老先生真是口是心非,明明他最疼自己这个学生,还要说成无所谓的样子。这摆明了是钱老先生想要提携他,依靠自己的声望给他创造出风头的条件啊。
“学生遵命。”
徐言看破却不说破,淡淡一笑。
有明一代诗社云集,自宣德、正统年间流行结社以来,百余年间已经出现不少有名的诗社。嘉靖朝是诗社最多的时期之一,读书人嘛不求官的自然求名。
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诗社尤其多,大大小小的诗社遍布西湖周边。
却说这日一早徐言便早早起床洗漱,之后在钱老先生的吩咐下和书院其它学生一起布置诗社场地。
老实说这还是他头一次跟同门师兄弟一起做事。毕竟前段时间都是钱老先生给他特训,他单独接触其余书院学生的机会几乎没有。
这么一来徐言得以近距离观察这些学子。
其中既有十余岁的孩童,亦有三四十岁的“老秀才”。年龄跨度不可谓不大。
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平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许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吧。
孤山书院的环境很好,所以干起活来也不觉得烦躁。
经过十几名书院学生的通力合作终于把诗社雅集的场地布置好。
徐言虽然累的满头大汗却也很开心。
钱老先生仍然在钓鱼,仿佛不到最后一刻便不会出现似的。
陆陆续续有一些宾客受邀前来,徐言和同门师兄弟将他们一一请了进来。
见钱老先生依然没有动窝的意思,徐言凑到他身前轻声道“恩师您是不是也出去看看”
钱德洪摇了摇头“现在来的不过是些后生,等人都来了再叫我。”
徐言心道您这是摆明了要耍大牌啊。
难道后生晚辈就这么没有牌面吗
细细一想好像还真是如此。
无奈徐言只得再次折回书院门口重新做起了接待工作。
“啊,原来是陆公子,有请有请。”
“沈公子啊,家师一直念叨你说你诗作的极好。”
“韩公子,来就来嘛还带什么贺礼。也太见外了。”
徐言忙的不可开交,直是觉得自己像一个迎宾。
哎,这是闹哪样啊。
恩师啊,不带这么用童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