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飞鸟与鱼)_第五十二章:喜宴(1 / 2)_春日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五十二章:喜宴(1 / 2)

春日迟 飞鸟与鱼 1703 字 2020-04-19

元宵佳节的后一日,便是鸣夏嫁入国公府的日子。宋府五更天已经忙活起来……

红绸子翻飞,红灯笼摇曳的游廊上,婢子们端着漆盘疾步赶往藕香榭,进进出出,快要将门槛都踏破了。

这一回较几月前的寿宴还要隆重,真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事。

巳时,迎亲吉时,外头朱奥的迎亲队伍已经堵在大门口,连着的东兴大道被从头堵到尾。周围路过的百姓们一面夸排场大,一面在心里骂他们只顾排场,堵了道也不知疏通。

因着上回锦秋与李氏她们闹翻了,所以该交给她办的事宜都交给了李氏娘家的几个外甥女。李氏还生怕锦秋会坏事,除了让她跟去喜宴上露个脸,旁的什么一概不许她沾手,所以锦秋倒落了个清闲。

巳时一刻,鞭炮齐鸣,鸣夏被喜婆背上了花轿。前头高头大马上的新郎官朱奥冷着脸调转马头,锣鼓声阵阵,吹吹打打地往国公府去了。

送亲的人里头,锦秋一个人坐在最后头的马车里,马车行得极慢,锦秋便撩了帘帷往外探看。四周围了一圈看热闹的百姓,朝着这儿指指点点,前头的一片耀眼的红,好似当年在南边看的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锦秋想起来上回表哥便同她说:随我去南边罢,那儿春天里开满了映山红,你定会喜欢。

锦秋不禁开始想象那个场景,自己穿一身红嫁衣,走在映山红铺就的大道上,一路绵延不见尽头的红……还有身边的男子牵着自己的手,她的手厚实温暖,他的肩膀宽阔,他的模样……

锦秋突然一个激灵。

为何她想象中与自己并肩而行的却是那个提着个竹筒子,坦坦荡荡向她信步走来的男子。

不该是他,与她成婚的该是表哥,这次喜宴过后,她便要亲自去儋州寻他,她要做的是赵夫人,不是广平王的王妃!

锦秋猛地将那绣开屏孔雀的大红色帘帷一放,身子一软,靠在车壁上。她拧着眉,用自己微凉的手轻拍了拍两颊,好让自己清醒些。

行了大半个时辰,迎亲队伍才终于到了国公府门前,大门口客来客往,锣鼓鞭炮声震耳欲聋,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刺目的红。

锦秋没多瞧,下了马车便微垂着脑袋规规矩矩地跟着人往大门口走过去。门口客人摩肩擦踵,锦秋好不容易才挤进去。

而就站在雁翅影壁前观望着大门口的周劭,一眼便瞧见了锦秋那乌黑发髻,像是金腰燕灵巧小脑袋从树叶间探出来,又像是海里的一只小鱼,时而探出头来,时而又隐没下去。

“王爷,”周劭身侧,大理寺卿戴瞻走过来,做了个请的手势道:“这儿人多挤得慌,王爷请上锁春堂去。”

这坐席也颇有讲究,锁春堂里安排的都是三品以上大员的位子,周劭理应去哪儿坐上席的,可他与朝中那些老古董平日里在朝堂上就见得够多了,有什么话在朝堂上在王府里也议得够够的了,何苦人家办个喜宴他又跟他们窝在一处?

周劭于是忙摆手道:“本王就不去了,戴大人请便,”戴瞻这才独自去了。

然而也就是这一眨眼的功夫,便不见了锦秋的身影,周劭于是一路往迎春堂寻去……

迎春堂左边坐着女方的亲戚,右边则是国公府这边的人。锦秋已经坐在这儿好一会儿了,听着身边的妇人你一句姐姐我一句妹妹叫得好生亲热,她深觉自己在此处是扰了人家说知心话,遂起身与红螺一起往门口去。

偏偏右侧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这说来也怪了呵,宋家的那位大丫头今年也老大不小的了,竟是一点儿消息没有,反倒是妹妹先出嫁了,难不成那姑娘有什么隐疾,直等到如今?”

“嘘,悄声些,人就在这大堂里坐着呢,小心叫人家听见了。”

“你也太小心了些!这儿乱哄哄的,都在说着话,她怎么就偏能听见我说的?”

红螺撅了撅嘴,锦秋却是自顾自走着,连看也没看她们一眼。

京城里的妇人们平日里闲的慌,一扎堆就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这样的话锦秋也不是头一回听见了,实在懒得理了。

可是偏偏那人又说了一句:“诶,我听说她母亲是江南一个商户人家的小姐,后来得病死了,如今的宋夫人是她继母。想必她在家中不得宠,母家是个从商的,又不得父母亲喜欢,这样的姑娘呀,能在京城里找好人家才怪道呢!”

锦秋猛地顿住步子,嘴唇微微抽动了一下。她终于回过头去瞥了一眼那一桌穿红着绿、簪金带银的夫人们。一看还都是当初在宋家寿宴上露过脸的翰林院和户部大臣的几位夫人,而正在说话的那个就是当日寿宴上拾掇宋运投壶的翰林院编修江铳的夫人。

锦秋盯着她打量了好一阵,那人模样生得倒是不错,梳了个灵蛇髻,这样的髻只簪两三支银钗便显韵味了,可这个夫人偏是满头珠翠,富贵雍容没看出来,倒显得凡桃俗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