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李绒断气之后,并未及时魂归地府,而是在人世飘荡了七七四十九日,叫她看透了身后事、身后人。
之后才又去到一个怪异的所在,看了那名叫贱籍首辅的话本子。
当时杨家人除了杨绦外,听闻她死讯,竟个个拍手称快、直道她死得好啊,终于遭报应了。
就连话本子男主杨谦,在京城接到消息时虽没说什么,内心深处却也未尝就没有那一瞬的畅快。
杨家人与她毫无关系,他们如何诽她谤她,她都不在意。
但是,她的至亲们啊
她的两个哥哥和嫂嫂,在送走孙府派来报丧的下人之后,竟一转过身就说她给家里蒙羞这些年,如今也总算是去了。
她下葬入土那日,他们没有去看上一眼、送别一番,就更不用奢想以后清明时节他们会去扫墓祭拜她了。
而她似妹妹更似女儿般照顾疼爱大的李络,也只是在京城里接到信件之后,像一个围观热闹的外人一般,叹过一声红颜薄命,也就了了。
甚至都没有想着买一点香烛纸钱,遥祭一番亲姐。
李络随后立即给在杭州的爹写了封信,劝她们共同的爹节哀
死人已矣、活着的人更重要,我们要过得更好才是,连着姐姐那一份一起活着。
李络写下这些字句时,当时就飘在李络身后亲眼看着
气得她恨不得趴在她耳边嘶吼谁稀罕你连着我的那一份一起活着我死都死了,我还有什么寿数,可以分给你一起活你也不怕折寿假惺惺
李络写了信,又给丧妻妾的孙家备了一份礼送去,以丧仪份子钱之名。
孙潜是杭州有名的富商,李络为她丈夫杨谦拉拢一二、以图银钱支持,这无可厚非。
但问都不问一句亲姐姐的死因,甚至明里暗里或许无意地劝李仙工不要深究此事,对她这个死得不明不白的姐姐,未免也太无情了些
想来也是令人感慨,被李绒和全家人团宠着长大的李络,那真是天真无忧、不通俗事。
然而,不过婚后三年,竟然也懂得了那些个拉拢之道,熟练地算计着金银经济了。
李绒是孙潜妾室,死后不设灵堂不办葬礼,不能埋入孙家祖坟。她是外嫁女,也不能进李家坟场。
最后仅一副棺材装殓了李绒尸身,埋到杭州城外的一座小孤山上。
来送行的也只有她爹一人,一个大男人在无人的小孤山上嚎啕大哭,却又无可奈何。
虽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手心的肉可是更厚的呢,捧在手心的幺女还要好好过日子呢,大女李绒已经死了深究也无用,死人哪有活人重要呢
再则,嫁了个进士官人的幺女不想替姐姐撑腰,他李仙工一个匠户工匠,又能拿富商孙潜如何呢
李仙工那样嚎啕大哭上一场,李绒心中对他的怨气,也就消了大半。
李绒八岁那年,她娘因病去世,于是她接过家中琐事,自此操心起来一家人的衣食住行。
两个哥哥前后相继成亲那年,她也才十四岁,竟然也和她爹一起操办了两人的婚事,帮着把两个嫂子风风光光娶进门来。
她李绒自问,没有对不起李家任何人就算他们不知道她悔婚杨谦的内情,以为她是嫌贫爱富。
市井百姓人家,三书六礼走了大半,临到婚期前只差迎娶,末了悔婚的都不是没有。他们不过是一桩多年前的口头婚约罢了,悔了也就悔了,又是多大的事呢
杨家当时不过匠户贱籍罢了,又不是什么显赫之家,又有多大的妨碍了
她又没杀人放火,又没做其他恶事,至于对她深恶痛绝,恨不得她死得干干净净吗
做了近二十年的家人呢,到头来竟也没念着她旧日里的一点好。
现在再想想,哥嫂们当初态度之所以会那样,不过是见杨谦考上了进士前途无量,为了巴结杨谦。
才恨不得她这个悔婚的人死得干干净净的,甚至不愿多过问一句她急病去世这事,彻底与她划清界限。
真是无情又愚蠢。
李绒必须得实话实说,观杨谦之后一生的行事,可知他确实并非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之人。
并不会因为李绒曾悔婚于他,一朝得志就念着报复她、置她于死地。
只看那孙潜,他亲自灌药毒害她时就说
悔不该和你撕破脸皮,逼迫你和四叔做真夫妻。如今看眼下情况,再去猜来日,我实在担心你向杨谦借势,反身报复于我啊所以我不得不绝了你这后患
只因为,杨谦毕竟是她李绒的亲妹夫,杨谦为人又正直宽容,再又碍于亲戚情面,在她求上门时当会照拂一二。
再者说,假使杨谦生性斤斤计较,为了他这被退婚之人的面子,他也只会当这事不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不会特意去针对她。
然而,她悔婚的事并没宣扬得人尽皆知――否则于杨谦名声有碍,反正李家和杨家结了姻亲,如此李绒也可扯虎皮大旗狐假虎威,照旧能借势。
更何况,杨谦还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呢
李绒现在想来,她上辈子因给杨谦和李络两个有情人让路,悔婚杨谦,让他受辱一回。
或许是报应吧,后来也因杨谦考中进士,孙潜畏惧她借势报复,一碗药毒死了她。
她李绒用一条命,偿还了杨谦的那一回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