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酸汤折耳根)_第457章:诸葛亮的请求(2 / 2)_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457章:诸葛亮的请求(2 / 2)

谌儿类朕。

谌儿类朕也。

听完这些诸事汇报,已经两个时辰过去。

归根结底,中原大地,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是朝廷的国库里有钱,老百姓的家里有粮。

这对于一个刚刚经历了数十年混战的国家,可是非常的难能可贵,太子刘谌的才能,超出了刘禅的预期。

当初西巡时,他给刘谌定下的任务是,加快中原大地的生产恢复,让百姓尽早实现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只要能够完成这几项任务,刘禅就觉得,刘谌这个太子那就是非常的合格,反之就得好好学习学习,毕竟将来他要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统治者。

可是现在——

他不但提前完成了这些任务,还提前加快了帝国的发展,如此这般,刘禅觉得,在他百年之后,他可以安安心心的,将大汉王朝交到太子刘禅的手里了。

做完这些汇报,刘禅估摸着,这场朝会,应该也快要到尾声了吧,这两个多时辰坐下来,还是有些难受,他已经很久没有坐这么久,或者听这么久的朝廷政务。

朕乏了——

可是,就在刘禅以为这场朝会应该很快就会结束,丞相诸葛亮却缓缓出列,躬身道:“启奏陛下,老臣有本启奏!”

‘咦...’刘禅愣了一下,看向诸葛亮,心说道:‘相父还有什么事情要说呢?难道...’想到这里,刘禅突然顿住,缓缓说道:“相父,请讲!”

“陛下!”诸葛亮朗声道:“我大汉至桓灵二帝天下大乱开始,直到陛下攻灭曹魏,前后历经数十年,这几十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呼——

刘禅闻言,长舒一口气。

刚才当诸葛亮出列时,他还以为诸葛亮又要向他请辞,因为在七年前,三国统一之后,他就曾经提出过卸官回归乡林。

此时听到他说这个,不由轻松了许多。

因为,如果他真的提出辞呈,刘禅已经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为什么?

因为,诸葛亮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他已经为大汉奉献了一生,是该好好休息休息,也该享受享受天伦之乐了。

“陛下!”诸葛亮接着说道:“天下重回太平,皆是因为先帝仁善,陛下英明神武,才让极尽崩塌的大汉,得以延续。”

哟呵!

刘禅突然有些激动。

丞相这可是第一次如此郑重的夸朕,虽然他不喜欢溜须拍马,但是面对诸葛亮的夸赞,刘禅却是非常的受用。

因为诸葛亮一般不夸人,只要是他夸的,那就证明这事儿确实值得称道。

刘禅没有说话,安静的聆听着,诸葛亮突然大礼参拜,这可将刘禅吓了一大跳,急忙站起说道:“相父,有话直言即可,勿须大礼。”

诸葛亮没有停止,他依然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才说道:“今天下已定,四夷皆已宾服,民物阜丰,老臣请旨,恭请陛下,封禅泰山,刻石以纪功德,垂之于万世。”

诸葛亮话音刚落,刘禅顿时愣住了。

封禅泰山?

这四个字,看似简短,但是分量却极重。

因为至秦始皇统一华夏,建立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开始,直至清朝宣统皇帝为止,华夏大地上,前后共计出现过四百二十二位皇帝。

但是这四百二十二位皇帝,却只有六位皇帝举行过泰山封禅。

他们分别是:

秦始皇——嬴政

汉武帝——刘彻

汉光武帝——刘秀

唐高宗——李治

唐玄宗——李隆基

宋真宗——赵恒

泰山封禅,这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帝王,轻易敢于效仿的事情。

这得是有功于天下,或者开创了盛世王朝的明君,才有资格做这件事情。

比如上述六位皇帝中,前五位在位时,要么是功在千秋,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秦始皇,要么是开创大汉盛世,打得匈奴找不着北的汉武帝,以及延续汉祚江山的汉光武帝刘秀。

至于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虽然没有开疆拓土,但是其在位时期,大唐也正处于太平盛世。

所以以上五位皇帝,他们举行泰山封禅,自然是没什么可说的,因为他们有这个资格。

只是——

最后一位,宋真宗赵恒封禅泰山,将本来是盛世明君,祭祀天地的一个重要活动,愣是整成了一个贬义的活动。

为什么呢?

因为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大宋王朝,并不是太平盛世,而且真宗还在大胜之时,选择与辽国议和。

如果只是以胜者之资,与邻国达成和议,到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获胜的大宋,最终达成的澶渊之盟,却是以辽宋为兄弟之国,大宋每年送给辽国岁币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代价。

打赢了的一方,还得给战败的一方纳贡,这算是什么和议?

但是——

宋真宗赵恒,却以此为功,举行了封禅泰山大典。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至宋朝之后,再无君王举行泰山封禅,那怕是出生比汉高祖刘邦还低微,但是却建立了强大的大明王朝的明太祖朱元璋,清朝康熙皇帝,还有那个自诩十全老人,却喜欢到处涂鸦的乾隆皇帝,他们都未曾封禅泰山。

因为就连宋真宗这样的皇帝,都能举行泰山封禅,后世之君若继续封禅泰山,岂不是自降身份,要与宋真宗这种皇帝为伍乎?

因此,至宋朝之后,再无帝王封禅泰山。

可是,此时诸葛亮请求封禅泰山,刘禅突然愣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