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孔仲尼(役智)_第一百八十八章 宰予与冉求辩政(5K6)(1 / 2)_尊师孔仲尼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宰予与冉求辩政(5K6)(1 / 2)

尊师孔仲尼 役智 3046 字 2022-06-11

菟裘府衙,宰予坐在主位,向一旁手捧文书反复计算的冉求发问。

“我听子周说,这几天有不少山野之人归附,现在全邑户数已经五百有余了?”

冉求翻开户簿,一丝不苟的回答道。

“归附的野人有一百七十七户,再加上齐国来的三十户铁匠,先前孟氏所赠的二十户木匠,还有这一年多来在菟裘安家落户的六十三户商贾和农人。准确的说,目前菟裘的户数是五百九十户。”

五百九十户,短短一年的时间,菟裘的人口便接近翻倍。

这让宰予不由信心倍增。

而冉求也适时的提议道:“如今民户大增,城内的区域多数又已经有了规划,而山野之民中夷夏杂居,因此也无法完全相信他们归附的诚意,不能直接将他们搬入内城,防止引起祸患。

等到秋收完成后,或许应该考虑扩建外郭。

这么做,一来是增加城内可用的土地,扩大菟裘的产业种类。

先前就有商贾想要购置土地兴建产业,但因为城中土地紧张,我便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

如果外郭扩建完毕,那么内城的土地就可以匀出部分交给商贾,菟裘不止能增加一笔土地收入,每年的市易商税也能多收上不少。

二来也可以将原先居住于郊外的野人搬迁到外郭居住,这样做不止便于进行统辖管理,如果遇到敌人攻打,外郭也可以起到抵御的作用。

近来城邑的发展势头的确不错,不过我觉得,或许在授田和授屋的政策上,应当有所改变……”

宰予听到这里,问道:“喔?为什么要改变呢?”

冉求闻言,犹豫再三,还是咬牙回道。

“虽然这一年来菟裘的民户数量接近翻倍,但与之相应的,为了吸引这些民户,授出的公田也超过了一万两千亩。

按照现有的政令,菟裘每年因此少损失的田税超过数万石。

如果政令不做调整,长此以往下去,每年的田税收入恐怕不足以支撑日常的支出啊!”

其实冉求一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之所以一直没提出来,还是担心被扣上‘不仁’的帽子。

因为身为夫子的门生,他们读书时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要宽以待民,冉求先前也是一直这么认为的。

但等到真正接手实务,他却发现宽以待民和壮大封地之间的矛盾点。

菟裘每年的产出只有这么多,税收的多了,百姓难以承受,税收的少了,又入不敷出。

宰予来到菟裘就任一年,可这一年以来,不止没获得什么收益,还经常要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补贴当地。

宰予可以不在乎这些钱,但冉求身为菟裘邑宰,却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毕竟他吃的是宰予的俸禄,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如果菟裘就这么一直找宰予要补贴,那还要他这个邑宰有什么用?

冉求对此一直感觉于心不安,而近段时间来,因为乡野之民陆续前来投奔,菟裘的行政支出为此又上浮了一大截。

眼见着菟裘的财政赤字就快要突破天际了,冉求终于坐不住了,因此才会说出这段话。

宰予看着冉求一脸憋屈的模样,又看出了他内心的纠结,不由哈哈大笑道。

“子有啊!你怎么就想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冉求闻言,摘下帽子,上前请罪道:“子我,你遵循夫子的教导,宽仁待民,不肯枉加赋税,对此我可以理解。

但我身为邑宰,辅左你治理菟裘一年,然而甚至连维持当地的收支平衡都做不到。

不止如此,甚至还害得您背上了违礼的名声。

造成了这么多过错,这全都是我这个邑宰能力不足。

冉求枉食君禄,还请您责罚吧。”

语罢,冉求便拜倒在了宰予的面前。

宰予见到,赶忙上去搀扶他起身。

宰予宽慰道:“收支不能维持均衡,这不是你的过错,而是我的决定。

我听说,施政有三种等级。

王者之政,其关键在于用仁德来感化民众。

霸者之政,其关键在于用威势去降伏民众。

强者之政,其关键在于用武力去胁迫民众。

这三种政治各有各的施行办法,但是用仁德来感化民众的王道之政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用仁德感化民众不能使他改变,然后才能用威势去降伏他,用威势去降伏他仍不能改变,再用武力去胁迫他,用武力胁迫他还不能改变,最后才能用刑罚去惩治他。

至于用刑罚惩治,不是王者提倡的方法。

所以圣明的君主总是先用仁德来教化人民,不得已然后才动用刑罚。

他们订立荣辱的标准,并将预防和禁止的事项昭告天下,注重用礼义的大节来教育人民,轻视货利的财帛来改变人民。

整理内部事务,整顿内部的礼节,划定是非的界限,这样就没有人不羡慕礼义的光荣,厌恶贪乱的可耻。

现如今,你辅左我在菟裘推行王者之政,菟裘的百姓丰衣足食,境内鲜有盗匪,这是何等的功业?

至于那些说我违礼的流言,你完全不必去在意。

夫子从前不是教导过我们吗?

礼是因人而诞生的,人生而有欲望,欲望达不到,心中就会产生怨愤,愤而不止就会引发争斗,有了争斗就会产生祸乱。

上古的圣王因为厌恶祸乱,才制定礼仪来滋养人的欲望,满足人的需求,使欲望不会因为物质不足而受到限制,物质也不会因欲望太大而显得贵乏。

物、欲二者相得益彰,所以礼就产生了。

所以说,礼的本质,是一种调养之法。

稻黍等五谷是用来养人之口的。

椒、兰与芬芳的止草,是养人之鼻的。

钟、鼓及各种管弦乐器的音声是养人之耳的。

凋刻花纹是养人眼目的。

宽敞的房屋以及床、箦、几、席,是养人身体的。

现如今菟裘的百姓食必有五谷,祀必有椒兰,学必有乐声,衣必有纹理,居必有床席。

如果这样治理菟裘都能叫做违礼的话,那便让他们去说我违礼吧。

况且,这些指责我违礼的言论,在我看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

冉求听到这话,诧异道:“有人攻讦您,这怎么能说是件好事呢?”

宰予笑道:“子有啊!你难道忘了吗?

夫子从前教导我们:乡愿,德之贼也。

是非不分的老好人,是道德的破坏者。

只有这样的老好人,才会得到所有人的称赞,但即便能得到所有人的称赞,这样的老好人对于世事又有什么帮助呢?

所以夫子才会说:所有人都喜欢的人未必是好人,所有人都厌恶他的人也未必是坏人。只有好人都喜欢他,坏人都厌恶他,这样的人才可以确定的说,他是个好人。

因为所有人都喜欢他的人,要么是善于伪装、为人圆滑,要么是不分是非、为人不正直。

而所有人都讨厌他的人,他的身上一定是有大家不理解的地方,要不然为什么就连坏人都会厌恶他呢?

从前齐侯命令晏子治理东阿。

三年后,齐侯听到了很多关于晏子不好的传言。

于是就召他回来,数说他的错误。

齐侯说:‘原来寡人觉得你有能力,所以派你去治理东阿。现在你治理得乱糟糟的,我要加倍惩罚你。’

晏子说:‘我请求您允许我改变方法治理东阿,如果三年还治理不好,就请处死我吧。’

齐侯同意了晏子的请求。

结果第二年晏子就将赋税收入的册子拿来呈报齐侯。

齐侯看了之后非常高兴,他特地出城迎接晏子,并向他祝贺说:‘现在你把东阿治理得很好!’

晏子回答说:‘从前我治理东阿,没有人情拜托,也不讲贿赂。

鱼池里的鱼,都用来让百姓分享,在这个时候,老百姓没有一个挨饿的,但是君王反而责备我。

现在我治理东阿,人情拜托通行,贿赂到处可见,赋税加重,库资减少,得到的钱都用来行贿君王左右的近侍。

鱼池里的鱼,都被有钱有势的人占有了,在这个时候,挨饿的百姓超过半数,君王反而欢迎我、祝贺我。

恐怕我不能再治理东阿了。下臣请求君王保全我的骸骨让我回去,另外选取贤能的君子去治理东阿吧。’

晏子说完就行礼辞行。

齐侯听了,赶忙下位谢罪说:‘从前是寡人的过错,请夫子你继续治理东阿,东阿是你的东阿,我不再干涉了。’

现在有国人指责我违礼,而菟裘的百姓却能丰衣足食,这说明我们所做的事,正是如同晏子在东阿做的那样啊!

所以,这又怎么能说不是件好事呢?”

说到这里,宰予笑着转身拿起放在几桉的酸浆,冲着冉求说道。

“子有,何不与我共同举杯贺之啊?”

冉求听到这里,心里稍稍好受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