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展示了两种大型运载车。
一种是“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的矿石运载车,在影片前期出现,车头后面连接的是一个巨大的车斗。
高10米、宽8米、长50米,14个轮胎,载重3000吨!
另一种是火石运载车。
李光洁临时征用了吴孟达的车头,运送火石前往杭州一号行星发动机,出现的就是这种车,后面是一个封闭式的大车厢。
这车更大,按照片中的设定,有16个轮胎,70米长!
“轰隆隆!”
此时此刻,一辆50米长的矿石运载车缓缓而来,郭帆见大家傻站着,连忙指挥:“让开让开,留出地方!”
“哦哦!”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屁颠屁颠的闪到一旁,见那车驶入广场,挡住了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而广场上的灯光亮起,啪啪啪打在车身上。
从苏联工业审美的巨大车头,到黄色的车斗,到比人还高的轮胎,几乎还原了设计图上的形象。
“卧槽,还是战损版!”
又有人大呼小叫,众人瞧去,这才发现车身有些破烂,那钢铁之上,蒙着一层似在极寒天气中覆盖的冰霜痕迹——这辆车在片子里,赫然在零下80多度的地表战斗过,简直一模一样。
而紧跟着,又听一声“嗤!”
车门打开,探出一截梯子,司机先下了来,然后徐工集团的一位代表也下了来。《流浪地球》得到了诸多国企的大力支持,机械部分全由徐工集团承包,双方常有往来,并不陌生。
徐工代表一露面,众人瞬间从科幻返回现实。
“哎呦我去,吓死我了,原来是您啊!”
“我还真以为剧组,哦不,是国家把藏着的黑科技拿出来了呢!”
“你们可太牛逼了,这玩意也能造出来???”
“怎么样?怎么样?是不是狠狠震慑了一下……”
徐工代表哈哈大笑,非常得意,走过郭帆跟前,道:“郭导,您看看,还满意么?”
“我能上去么?”
“当然可以了!”
“那我……”
郭帆回头,看一个个都眼巴巴的,道:“排队啊,轮流参观,都有机会,龚格尔、达叔、小麦、李光洁……”
他点了几位主创,当先上了车。
进去一瞧,也是按照设计图一比一制造,那个标志性的球形操纵器——就是方向盘,就呈现在大家眼前。
“……”
郭帆转了一圈,万般情绪汇聚心头,最后只竖了根大拇指:“牛逼!”
吴孟达则不停摇头操着一口还算利索的普通话道:“我拍了几十年戏,第一次见到这种东西,哇,我拍完马上退休也不遗憾啊。”
“别这么说达叔,您年轻着呢!”
几人待了一会,下了车,那帮孙子早自动自觉的排好队了,轮番上去参观。
一个个大呼小叫,鸡飞狗跳,想摸又不敢摸,但都怀着同一种的激动与兴奋,莫名的还有点骄傲。
其实这样的“物理特效”,在好莱坞早已应用多年。
他们会为了拍某场戏,专门修一条路,铺一段铁轨,造一座桥,弄一辆逼真的火车头咣咣往上撞,或者轰的一下把桥炸掉。
因为这座桥被造出来就是为了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