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志?陈景恪总觉的这个名字很熟悉,似乎在哪里听过,但一时间有些想不起来。
不过马上他就不关心这个人了,三千四百四十两黄金,好家伙难怪都说玻璃是割韭菜神器,果然如此啊。
前世他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光绪时期一块落地镜的价格最高可以卖到四万两白银,他还觉得是吹牛,现在不得不信了。
有钱人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真的是一点都不吝啬钱财。
黄金兑换铜钱的价格是一两比十缗,三千四百四十两黄金就是三万四千四百缗铜钱。
朝廷岁入的百分之一,这还只是一件玻璃器的价格,后面还有两百九十九件。
虽然大多数都卖不出这么高的价格,但也足够惊人了,也难怪李世民会这么不淡定。
又是一刻钟后,第二件玻璃器拍卖成功。是一块落地镜,成交价两万七千缗,只是这一次买家隐藏了姓名。
接下来又是三件玻璃器,成交价都在一万缗钱粮以上。
每一次成交价公布,都会引起围观人群的阵阵惊呼,这种巨额交易对他们来说太具有冲击力了。
五件琉璃器成交总额超过十万缗,李世民也为之感到震惊。
一是成交价竟然比预估的还高,大家都知道玻璃珍贵,可谁都没想到那些有钱人会这么疯狂。
二是一次性获得这么多钱财,朝廷的财政窘境瞬间就得到了扭转,他的很多计划都可以提前实施了。
后面的成交价格就没有这么夸张了,最高的也才六千缗,普遍在三五百缗,最便宜的只有八十五缗。
最后四十五件加起来,总拍卖额也没有超过前五件,毕竟精品和普通器皿的价格是天差地别的。
拍卖会要持续六天,不可能第一天就把所有精品都卖掉。
排行榜前三十件玻璃被分成六批,每天拍卖一批五件。这样既能保持热度,也可以利益最大化。
长孙无忌快速计算道:“今天五十件玻璃卖出了十五万缗的价格,若后面的五天也能卖出这个价钱,总额将超过九十万缗。”
“嘶。”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道:“岁入的四分之一……”
李世民的呼吸也急促起来,这要是每个月一次,就是千万缗收入,岁入的近三倍啊。
不过他还算是清醒,道:“这是第一次拍卖,大家对玻璃好奇所以价格虚高,后面就很难卖出这种高价了。”
长孙无忌也认同的道:“圣……二郎所言甚是,等大家都习惯了玻璃的存在,就不会在叫这么高的价格了。”
“且一次性能拿出数万缗钱财的人家有限,他们一次购买成功之后就不会再出手第二次,以后很难再卖出这种高价了。”
陈景恪也很认同这个观点,道:“所以以后这种精品玻璃每一期都只出一两件,且造型绝对不能有雷同。”
“我们要让每一件精品玻璃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这样有助于保持高位价格。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开通外贸,把玻璃卖到国外去。”
“只有打开向外的渠道获得更大的市场,才能消化这么多的玻璃,不会让它在短时间内降价。”
李世民颔首道:“辅机你听到了吧,一定要尽快打通对外的渠道。”
长孙无忌负责和给权贵们分配玻璃份额,到时候可以要求他们走外貌渠道售卖玻璃。
而且还不用担心权贵们不配合,谁走外贸渠道,就多分给谁一定的数额,不愁他们不听话。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这么完美,他皱眉道:“向辽东和北方草原的商道是现成的,很容易就能打通。”
“只是高昌国倒向西突厥,有切断中原通往西域道路的迹象,所以西域方向很是麻烦。”
李世民寒声道:“有了售卖玻璃的钱,朝廷就有了用兵的本钱。”
“明岁我就对高昌用兵,灭其国以震慑西域,我倒要看看还有谁敢对大唐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