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塘边浮叶)_第92章 两虎相争(2 / 2)_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92章 两虎相争(2 / 2)

陈宫的话铿锵有力,一直到谈话结束都影响着陈宫的情绪,最后答应了司马朗的邀请,一起来到春秋酒肆继续在行宫里的话题;春秋酒肆即使不是全邺城绝无仅有的一家,至少也是这条街上惟一一家能卖和得意楼一样美酒的酒肆;因此那种小瓦罐的酒,成了酒肆的标配,摆在一走进去就能看见的地方,很聪明地被摆在高低两排。

至于酒肆的客人,反而是形形色色,走到包厢的途中,满耳都是关于盐价的问题,甚至有人在说刘辩要召见甄逸三人的事;消息传得如此之快,实在是令人乍舌。三个人不以为然地进了包间,刘辩的这个举动耐人寻味,其中的隐情绝不是酒肆这些客人可以想象得透的。

司马懿想到了一个自以为绝妙的话题,一坐下去就问陈宫:“皇上是不是想插手食盐的生意?”

陈宫微微一怔,随即说道:“可能,这个取决于甄逸三人的态度,如果甄逸等人能摆平这件事,皇上就会放手不管;否则,皇上就可能参与食盐的生意,刘子惠的盐铁司,其实就是一个很有力的武器。让逢纪去巡查四方,就是一个警告,逢纪有才能,又是冀州的本地人,能有几个秘密瞒住逢纪的。”

“那么……”司马朗伸手拿过包间里的一坛酒,拍开泥封说:“皇上的酒坊搬到邺城,重演了在洛阳的一幕,不到两月就占据了大半的市场,最为玄妙的是,皇上和赵忠、何苗,都把自己酒坊里的酿酒师傅,先一步送出了洛阳。董卓进京,似乎晓得的人太多。”

司马懿眉毛扬起,问:“董卓做了皇上不愿做的事。”

“扯远了。”陈宫可不想知道得太多,在刘辩身份发生的稀奇古怪的事还少吗?邺城这边的人根本不知道,在晋阳那边,还有刘辩的一个分号,司空杨奇的儿子杨亮主持着;陈宫做了一个判断:“皇上只是想试试,他对生意有一种特殊的爱好。”

陈宫说得没错,刘辩是真的有这个试一试盐田的冲动,打游戏种田,看网文种田,可是真到了大汉,才发现种田是一件苦事,并且没有什么收获,改变不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命运。但是盐这个玩意完全不同,在这个时代不仅是日用品,而且是稀缺资源,要是做起来,不说能挣到多少钱,最起码自己的日子要好过一点。

刘辩的神思开始幻走,回忆着那些不经意浏览过的文字,只恨自己不是一个计算机的脑袋,可以把看到过的资料没有误差地复制下来。刘辩想了很久,还真是想到了一些内容,纯粹就是在打游戏时候胡侃的内容,兴许当时是在大脑兴奋的时候,印象反而比其他时间深刻许多。刘辩一点一点记下自己想起来的只言片语。

荀彧对刘辩这种残缺不全的资料已经习以为常,并且私下认为,这才是刘辩的真实水平,刘辩应该是读过某些书籍,只是那时候的刘辩多半是强记硬背,压根就不懂其中的意思,只是现在遇到情况才能想起一二。

荀彧的感慨是刘辩的命好,能遇到这样的机会,更佩服那个让刘辩背书的人,在那个时候就看到,这样知识,对一个皇帝有用,这是何等的眼光和睿智啊。荀彧自诩聪明,可是依旧感受到了高山仰止的压力。

荀彧拿了资料,立即去找杨奇商量,没有别的,就是荀彧明白,每一个大家族,其实都窥伺过盐的生意,多多少少储备了一些相关人才。荀彧是怕荀家的底子不够,可是让人遗憾的是,杨奇手中还真没有这样的人,杨家这一块的资源都在杨彪那里。

只是杨奇比荀彧有底气,赵忠那个宦官就是冀州人,杨奇不相信赵忠没想过染指盐田。为了显示重视,杨奇亲自去了一趟赵府,赵忠二话没说,交出了两个管事和三十名盐工的身契。荀彧又让郭嘉在邺城寻找盐商和盐工,先后找到了四十多人,然后一起在青铜司羁押起来,荀彧亲自出马,用刘辩的方便反复咨询。

荀彧发现,刘辩写的大部分是有用的,就连那些盐商和老盐工都啧啧称赞,认为是一个懂行的人写的。只是在盐的提炼上面,没有人猜到刘辩的意思,荀彧只能带着两个最有经验的老盐工去找刘辩,刘辩想了半天说:“书中说晒盐无需什么特殊的知识。”

大海对于海盐,还是最原始的制取方法煮海为盐,用盘为煎,用锅为煮;晒盐,其实就是让人疑惑的地方,一个老盐工嗫嚅着说:“皇上的意思小人能猜到大概,就是在气候温和,太阳光强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其他的细节小人都能理解,哪怕没见过,估计也能琢磨出来,可是盐田怎么弄?”

这一点刘辩倒是有心得:“我在纸上写了,蒸发池和结晶池,其实都是日晒,太阳越烈越好;最后出盐的不是平台,应该是七到九级的晒台,一层层让结晶的粗盐留在晒台上。”

老盐工一拍腿:“我明白了,那么多的海水一下子是晒不干的,每次把快干的卤水单晒,才能晒出盐巴来。”

荀彧微微一笑,这件事总算有眉目了。

邺城的人在议论,冀州的人在议论,身为当事人,甄逸明白自己遇到了人生最难过的坎了,推荐自己给刘辩的田丰投奔了袁绍,好在自己有韩猛这个后手,刘辩对自己还是礼遇有加,甚至几次让刘子惠暗示自己,可以加官。只是自己谨慎,始终游离在刘辩的圈子外,周旋于各方势力。

可是这次面对盐商的风波,刘辩点了名,用脚趾头想也明白,只要拒绝刘辩好意的人,必定会被刘辩打入异册,少年雄主,风头正劲,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雷霆之怒。

换作一个月前,甄逸还未必相信刘辩的厉害,但是于毒和鲜于辅的下场,让甄逸心惊,那可真正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陶升、田畴、楼难只因为没做殊死搏斗,哪怕临阵投降,依旧活得好好;而于毒在逃跑的途中,还是被牵招紧追不舍,最后丢掉了苦心经验的大寨,失去了在冀州的立足之地。

至于鲜于辅家就更惨,公孙瓒直接将鲜于辅家的家财全部充公,奴仆家人全部流放,听说光流放到辽西的就有两千多人。甄家可是比鲜于辅更肥的一只羊,甄逸要是不担心才是假的,可是甄逸不敢有所行动。

生意场上没有朋友,高家和公孙瓒更不是甄逸的朋友,就意味着三人结不成联盟,甄逸正在犹豫地时候,高家来人,是高家的三爷高怀亮,因为二爷早死,高怀亮实际上是高家的第二实权人物。

高怀亮来,就是借着高干的由头,把两家说成亲戚,希望高家与甄家能携手同行,把冀州人的厉害显示出来。甄逸苦笑,这又是一个要自己站队的,殊不知这是自己最为难也最讨厌的地方;高怀亮仿佛丝毫没有察觉,还在自说自话:“乐何当就是公孙瓒的一条狗,要不是刘辩瞎了眼,把渤海郡交给公孙瓒,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

高怀亮这是明显地颠倒黑白,要不是公孙瓒大破黄巾军,将黄巾军赶回了青州,现在的渤海郡十有八九已经是黄巾军的天下;甄逸不想替什么人辩驳,尴尬地问道:“高延怎么想的?”

高怀亮得意地一笑说:“我就知道甄家主你有见识,我大哥的意思就是,继续提高盐价,一直到邺城受不了,答应我们将公孙范和乐何当赶走。甄家主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在旁边看好戏就行了。”

“那么,皇上那边?”甄逸的心都悬了起来;高怀亮哼了一声说:“一个小孩,算得了什么,我们就是要表明立场,学一学江南的魏朗。”

不吉利,甄逸在心中连啐几口,魏朗为了不应召自杀了,自己一个生意人,要是这样的话,那还做什么生意?高怀亮的脑子一定坏掉了,甄逸心中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高延是不是故意要高怀亮来迷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