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装甲,或者说爆反装甲,说起来可能比较陌生但在现代战场上其实非常常见。
就是坦克外甲上密密麻麻贴得那些如砖块瓷砖的东西。
简化来说的话,它们就相当于一个个小炸药块,当然还夹杂着抛扳之类的结构。
当被破甲弹的金属射流击中时,爆反装甲内部的炸药被引燃,向外侧发出爆轰波时,也会发射一组特制的破片,就是背板抛板。
破甲弹的杀伤原理是靠着门罗效应射出一道金属射流,靠着高速金属射流的穿透力穿透装甲。
而爆反装甲射出的这些板状破片,则会干扰甚至切断破甲弹喷出的金属射流。
靠这种方法,减弱乃至消弭其穿透力。
被爆炸装甲的冲击波正面胡一脸,又被它们发射出的板状破片干扰甚至切断,金属射流这道无根之水,终会被掐断。
那么说起来,只要鲁格及时被小战车外挂上反应装甲,理论上他就不应该会怕那些反坦克火箭弹才对。
然而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这个世界永远是魔道一寸,道高一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就好像最初的坦克能够阻挡敌方机枪火力,于是为了对付坦克,就出现了专门的反坦克武器。
为了不被新出现的反坦克武器击毁,坦克装甲便越来越厚,同时在动力防御和进攻上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如此在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靠堆叠量反复更新几次,让早期的穿甲弹失效后,为了击穿越来越厚的坦克装甲,人们从旧纸堆里寻找新出路。
于是就找到了门罗“大师”的聚能效应,进而发展出破甲弹。
后来,为了对付威力日益强大的破甲弹,坦克一方堆厚装甲已堆无可堆,装甲再后车就要动不了了,结果就出现了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等新式的,重量轻能力强的装甲。
无敌的破甲弹,似乎遇到对手了。
然而没过多久,破甲弹也针对爆炸反应装甲进行了升级。
这次出现的,叫做串联战斗部破甲弹。
串联战斗部,顾名思义,就是头部有两个战斗部串联在一起。
击中爆反装甲时,前端战斗部先工作,引发反应装甲爆炸。
等反应装甲的爆轰波和背板抛板都消耗完之后,后端的第二部分破甲弹战斗部才工作。
这次喷射出的金属射流就不再有爆反阻挡,就可以顺利击穿战车“单薄”的装甲板。
而出现在鲁格面前的,那些机甲丧尸手中的斗牛士反坦克火箭,正是有着这样的串联战斗部的新一代反坦克武器。
当然,设计理论是设计理论,能不能在现实中实现,其实干扰因素很多。
前后两个串联战斗部的爆炸间隔,可不可以真就那么刚刚好把爆反装甲的效果避过去,其实也不绝对。
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实战场上对付坦克最管用的武器,还是对方坦克的坦克炮。
而坦克炮对付反应装甲,主要还是用更先进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相比于性能发挥多少有点看脸的串联战斗部破甲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实战效果更加稳定。
正因为如此,面对斗牛士反坦克火箭筒的鲁格,躲确实是躲了,但并没直接撤出战场,而是在外围游弋,寻找战机。
如果对方这时出现一台名义设计上就带着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之类,他肯定留都不留,直接调转车头往外跑。
宁可回去想办法弄出新武器,也不会跟那东西硬刚。
坦克炮打出来的穿甲弹飞行速度可比火箭弹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