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真说(苔上老菌)_第二百四十三章 东昌府三将归顺(2 / 2)_水浒真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东昌府三将归顺(2 / 2)

水浒真说 苔上老菌 1368 字 2022-06-22

“怎么,我说的不对吗?”

陆阳道:“我原以为,陈大人能有什么高论,没想到,方才这些言语,没有一句出乎陆某所料。”

陈文昭也不生气:“哦!那我倒是想听听陆寨主的高见。”

“陈大人以为天是君王吗?”

陈府尹对曰:“君王乃天子,天子便是天。”

“非也,我以为天乃天下之重。重之重着即为天。”

陈文昭说:“怎么理解!”

陆阳道:“天下最重要的一部分,才是天的代表!”

陈文昭有道:“这天下还能有比圣上更尊贵,更重要的人吗?”

“有,但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大人科举出身,四书五经牢记于心,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但孟子曾有言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大人以为这句话对吗?

前唐太宗也有言:‘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大人怎么看?”

陈文昭儒门出身,奉孔孟为圣。

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孔子孟子的话不对。

唐太宗也是他们劝谏皇帝时常用的例子,这句话早就听烂了。

但是现实中却不能拿圣人之语生搬硬套。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圣人。

别人不讲武德,大多数时候只能用魔法对抗魔法。

大家一起断章取义,为了自己的利益歪曲圣人之言的原意,通过自己的角度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解读。

陈文昭朝堂策论,自然精通诡辩之法。

但是面对陆阳这个土匪头子,他却不想拿出看家本领,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驳的陆阳哑口无言。

因为他知道这样没有意义。

朝堂之上相互攻讦是为了自己或者自家党派的利益。

他们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是却无力改变,甚至只能加入其中,要不然就要被敌人打的体无完肤。

“却是有理!”

陆阳笑道:“府尹大人不打算反驳一下。”

陈府尹道:“大道至理,有什么好驳的。”

“所以百姓重于君王,百姓才是天的代表。大人也没有异议了。”

“没有。不过既是如此,忠君与爱民也并不冲突。两者可以得兼。”

陆阳道:“要是皇帝和百姓站在了对立面呢?大人帮谁?”

“这······”

陈文昭一直不愿意思考这个问题。

皇帝昏庸是大宋官场几乎明白的共识,当初徽宗即位的时候就有很多大臣反对,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现在他登基以后沉溺享乐,疏忽政事,宠信奸臣。

蔡京、朱勔、梁师诚、童贯、高俅等人,打压异己,祸害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各地都已经是怨声载道。

尤其是他这样的地方太守最能体会。

他也明白问题的根本,不出在蔡京等人身上。

只要徽宗还在位,倒了一个蔡京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无穷无尽。

“那换一个······”

陆阳道:“大人,恕我直言,大宋的问题不是换皇帝能解决的。”

陈文昭皱眉道:“你让我再想想。”

“好,我这便告辞了。”

梁山大军在东昌府留了三天,收拾完东西,便返回了梁山。

陈文昭也随梁山军队一起到了山寨。

话说济州府团练黄安在两年前被抓上山。

因为他罪行不重,也就没判死刑。

把他关在后山许久,没想到他竟然在前些日子忧郁而死。

陆阳吸取教训,将陈府尹安置在山腰,这里也是梁山军士家眷们的生活之地。

不限制自由,只是不能下山。

张清回去以后见了先前被捉的龚旺和丁得孙。

两人见自己主将都降了,也就没怎么抵抗,跟着一起归顺了梁山。

陆阳用俘虏填补了军队伤亡的空缺,另外在新建一营骑军,交给张清统领,龚旺与丁得孙做副将。

三人自是感激涕零。

几日后,东平府传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