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之治(吾王抱抱)_第25章 借人(2 / 2)_承明之治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5章 借人(2 / 2)

承明之治 吾王抱抱 2287 字 1个月前

  杜如晦一脸思索:“殿下,您还未和圣人商议吗?”

  李承乾却挥手笑道:“不急,不急。”

  送走了四人,李承乾又跑去了立政殿。正好,一家三口都还在。

  “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朝着外面的宦官宫女们挥了挥手示意免礼,随即经过右凤仪的事后,顺手摸了一下人家的脸蛋儿,搞得右凤仪想死的心都有了!这赤裸裸的调戏啊!清白没了!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

  老李懒散的倚坐在高榻上,翻着书纳闷道:“你小子怎么又回来了?”

  李承乾:“这不是顺道来用个晚膳吗?对了,父皇,给儿臣调几个人手吧。”

  “人手?你要什么人手?”

  “县丞、主簿、录事、佐史。”

  “当地不是有吗?”

  “不是,儿臣是说那类听话的,有咱们私恩的。”

  “...没有,只有朝廷储备了人才,也不多。再说了,你一个太子去当小县城的官儿,也没人敢对你阳奉阴违,把当地的县令和县尉调走,你再施恩一下就可以了。你东宫不是空着吗?给他们许诺一个位置,就可以了。”

  “也行吧。对了,能不能额外给儿臣拨一笔款?”

  “不可能。”

  还没让问清楚,李二直接拒绝了。没错,十分果决。无论是什么理由,都不可能给钱的。国家还要地方上税养着呢,哪来的钱给下面的地方?

  李承乾也无奈耸了耸肩,他也就试一试,已经猜到了不可能。跑去坐在长孙身旁,打发时间。

  “唉呀!你小子怎么手这么多?把我的线团都搅在一起了!”

  “呃...这不是想帮母后您理一理线吗?谁知道这些东西,这么不听话。”

  长孙皇后一脸嫌弃的驱赶着李承乾:“去去去,别在这里捣乱。”

  李二看着李承乾吃瘪,止不住的笑。谁知,宦官入殿禀告汉王李恪请见。李恪就是杨妃所生,排名老三,近些年因为电视剧等作品的影响,致使不少人觉得李恪十分出色,但实际上在当时应该就是普通的皇子,而且多次被李二责难,削减食邑。至于为什么史官们对他的评价赞美颇多,可能是因为他反对武则天吧,后来的唐朝史官对他有些同情和美化也是正常。但李恪犯错的年龄,大概在贞观十年,封为吴王以后了,目前还是个比较乖巧的状态。

  李恪步入殿内,瞅见一旁的长孙皇后和李承乾夫妇,低了低头。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

  李二点头:“嗯,免礼吧。恪儿来此为何?”

  李恪踌躇了一番,有些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儿臣斗胆,可否求父皇给予援手?上元将至,儿臣...想为母妃和喑弟,送些...心意。”

  唐朝亲王食邑,别看史书上说是几千几万,实际上都是八百户,换言之李恪这时候还是靠着俸禄和一些赏赐生活,而皇子都有自己的王府,维持费用也不低,想要为自己的母妃和弟弟准备一些心意,并不容易。因为不可能和平民百姓一样,送一件衣服?送点菜?

  李恪神色紧张和惶恐不安,仿佛担心被训斥,引起李二不满。一直弓着腰,看着地面。李承乾和李恪的待遇和受宠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毕竟是长子兼嫡长子,还是长孙所生。

  李二对于李恪的表现,透露着略微的不满,因为在他看来,李恪面对他仿佛面对猛兽一般。李二不会想到儿子们的待遇差别,他只会想到儿子对自己的亲疏。毕竟皇帝本质上就是无情且自私的,思维多少有些和常人不搭边。

  “观音婢,你以为如何?”

  见李二把事情扔给了长孙,李恪也不禁小心翼翼的抬头看向长孙皇后。按照李恪的认识,后宫争宠不断,自己母妃仿佛也颇受宠幸,李恪也不知道长孙皇后会不会答应。但实际上,李恪这就完全属于多想了。长孙皇后还活着,那地位就不言而喻,李二对长孙的感情是出了名的。长孙能够被称为千古贤后,也不是泛泛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