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之治(吾王抱抱)_第131章 地方改制(2 / 2)_承明之治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31章 地方改制(2 / 2)

承明之治 吾王抱抱 2407 字 1个月前

  李承乾:“接下来,来谈一谈军制改革的预想。朕的初步设想,是设立军区制度。八方镇国军,每支军团按照过去的东宫五军为基准。同时,可以根据防区需要,配备一定的破阵军。届时,就是淘汰府兵制的时候,将士来源从各地军府选拔留任,委任的将领、左右都督、监军等人,分别会有相应的部门负责指派。”

  刘仁轨:“陛下的意思是取消地方军对地方政务的管理吗?”

  李承乾:“朕是有这个意思。”

  契苾何力:“陛下,末将斗胆。那军区有何特殊之处吗?”

  “军区,换言之就是规划好了的区域,是一支镇国军能够活动的范围。镇国军的宗旨在于拱卫大唐本土八方,而后勤维系将有中央垂直供给。换言之,没有命令,除却自卫反击、巡逻辖区外,不得私自调动士卒离开辖区。违令者,以谋逆论罪,概无赦免。”

  薛仁贵等人也明白了李承乾的深意,用军区来捆住地方军团!三万大军,足以推平一个国家了,这也是为了边境稳固考虑,增设兵力确保边境安稳。强大的兵力,也是一个隐患,因此需要用军区来限制,如果一个军区有超出辖区的举动,长安直接发兵了!没错,你敢造反,李承乾这个皇帝就敢直接来把你们吊死,把你们就地埋了。

  以往,地方军团,都是兼任了一块地区政务的,以保证就地补给供给,后勤支持,减小中央的压力。如今,把军区的所有后勤需求,都收回中央,也是一种限制。这种制度,根本保证就是中央本身具备强大储备,目的自然是提高对地方军区内部队的控制力。

  军区造反,那么首先就要解决后勤补给问题,那就是朝国内发起进攻。你从边境打过来,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叛军无疑了,哪怕你挂着大唐的军旗也一样。这时候,不存在什么大义了,你哪怕说清君侧,也要一路打过来,期间一旦中央整备好了作战部队,且联络国外相邻的国家一同合围你,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因此,不给据点、没有自主后勤补给能力的军团,就是一把最好控制的利刃。

  长孙涣:“陛下,若是实施军区制度,这后勤和维持压力...怕是巨大。”

  李承乾淡然道:“大唐如今边远地区,还有不少的流民,招纳过来,安置在黄河、长江沿岸州郡,作为屯田兵,充作后备兵员。同时,也作为国内军方后勤辎重队。实施黄河、长江流域的屯田,收纳了难民,也有了后备兵员,乃至拥有了军方的辎重队伍,一举解放了百姓们过去承担的徭役。”

  温振:“陛下,要把全国的无产流民都招纳过来吗?”

  李承乾点头:“总好过他们四处流浪的好,花销虽大,但眼下国库也还承担得起,先把内部矛盾处理掉再说。”

  不要认为古代所谓的治世、盛世,没有流民和乞丐。不存在的,任何时代都有无家可归的乞丐、流民,古代称为‘氓’。寒门那是落魄的贵族,人家家里或多或少有一套宅子、一些田地、产业之类的。

  温振:“近些年,各地也借由土豆传播,有了丰厚的收入,安置了不少流民乞丐。眼下,把他们从各地大江南北的接过来,这开销怕是不小。”

  李承乾:“国库本就取之于民,自当用之于民。若是国库为民而亏都做不到,还有谁能为百姓吃亏。”

  温振:“陛下说的是,是臣孟浪了。”

  长孙涣皱着眉头:“陛下...眼下正在进行的就有长安经济圈、税制改革、增铸货币、海运商贸、土豆市场化、长安的市产监、南北市监总局、各地柜彷和市监局、黄河清淤等诸多事项,国库此时此刻还要进行地方行政改制、招纳全国流民这两项大工程...真的是无力承担了。眼下,新朝之初国库的两百四十七万,如今仅有六十四万三千七百二十二贯了。”

  “臣有一个想法,就是把中央采购权,下分给地方。让各地的货币,尽可能在各地流通。这方面的事情,交由各地道府、督查院、柜彷、市监局协同处理,大大减小货币滞留的弊端。何况,臣以为眼下的地方监察体制也完善了,大体上能够杜绝浪费出现。”

  长孙涣这里口中说的增铸货币,也是收入,但不是一次性的。因为,增铸的货币到时候跟着南北市监总局、各地市监局和柜彷去的。地方柜彷落实,就是增铸的货币入库的时候。换言之,这笔钱不会留在长安的国库。

  中央采购权下分给地方的一级行政机构,就是让各地按照自己的当地的府库和柜彷货币作为基准,你有多大能耐分担多大的压力。换言之,中央需要什么物资,你们各地准备好,之后送到长安来。避免了各地上缴税款后,中央又派人从各地采购来回折腾的功夫,减小损耗节约了成本。

  而让督查院从旁监督、道府实施、柜彷也作为资金后备、市监局根据当地市价提供采购备问,还有暗地里的地方百斯骑协同,为的就是确保清廉的大体保持。地方采购,难免会多报金额,中饱私囊。

  李承乾淡然道:“这样的话,地方市监局、柜彷、道府都需要定期上禀账本。总的来说,虽然有些不稳定因素,但的确减小了不便。好吧,就按户部尚书的意见来吧。”

  长安经济圈的总彷,实际上就是调度全国柜彷货币的。当中央需要额外借贷的时候,总彷就去按照各地上报的账本,调取资金到总彷,供中央使用。各地柜彷上禀资金调度,那么总彷就会向中央上禀,从国库调取资金给总彷派发地方柜彷。全体看起来,就是一个圈罢了。货币在不断的流动,以此方便国家的经济运行。经济这东西,不是死的,而是活的。

  长孙涣的这个法子,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就是全国财政权分化。中央有中央的财政,地方有地方的财政,中央财政不足那就从地方调取,亦或者借由总彷向全国各地柜彷借取。地方财政不足就向当地柜彷借取,如果借取太多无力偿还,那就需要请求中央拨款。没错,就是这样的一个流程。柜彷的钱从哪里来?百姓们手中。百姓们拥有了存款,必然会取出,一旦地方柜彷储备货币不足,就会尽可能收债,要么就是申请总彷调度。柜彷这东西,并不盈利,相反都是亏本的,但即便如此,也要做,因为这是国库和地方府库的一个后备。但不盈利,一旦跟不上发展速度,百姓们的存款规模越来越大,而中央和地方无法承受,那么就只有降低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