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之治(吾王抱抱)_第140章 两仪殿议政(2 / 2)_承明之治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40章 两仪殿议政(2 / 2)

承明之治 吾王抱抱 2312 字 1个月前

  “谢陛下!臣定然不负圣恩!”

  李承乾转而问道:“海运贸易已经兴起,地方造船厂也大肆扩建和增设。因此,西南镇国军、南部镇国军、东南镇国军、东部镇国军、东北镇国军的战舰需求,也可以考虑向民间造船厂下单,扶持一下这些产业。详细的对接,就由中央都督府、户部、兵部和他们商议,拿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

  苏定方:“臣遵旨!”

  李承乾这一招就是以军工需求创造订单扶持民间相关产业,手动拉动刚需,很好理解。朝廷给钱,让沿海地区造船厂得到订单生存和发展,变相的投资民间,改善那些在造船厂就业的百姓收入。

  造船厂的大肆兴起,也会拉动原材料产业生产。例如,铁、木材等基础需求,还有工具、木匠坊、帆布厂等等一系列产业,都会得到扶持。经济是活的,必然存在联系,没有说一个产业能够脱离其它产业单独存在,自给自足基本是扯淡。

  李承乾:“还有陶瓷行业,大唐各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市产监调动起来,让南北市监总局跟着把这些商品流通起来。乃至,塞外也少不了对咱们大唐内部各种商品的需求。”

  李恪等市产监的人把李承乾说的这些,纷纷记下。

  李恪:“陛下,有关长安的市场交易受制于东西两市的限制,因此臣弟建议能不能朝外部拓张一下?”

  李承乾:“长安就让他这样吧,改动起来花费更多,还容易影响到其余的坊市。有些交易挤不下,就分配到周边的咸阳和洛阳等地区市场好了。”

  说白了,类似于分流。例如,长安东西两市容纳不下庞大的商人商队,交易的人太多,挤不下了。那就把一些类别的交易,分到旁边的咸阳和洛阳的商业街就行了。

  李恪:“如果这样的话,洛阳也要增设一个市监局了。咸阳倒是有一个现成的,长安的话...不如让市产监来代理算了。”

  李承乾点头:“按你说的做吧。另外,让各地的郡府抓一抓选拔退役,把地方的武备给统计清楚。镇国军和羽林十二卫都需要换装,回收那些旧的军备减小开销。另外,考虑到扩军规模大,而且需要有足够的储备,洛阳方面也增设军工作坊,恪弟你自己督促一下。”

  “臣弟遵旨。”

  李承乾继续说道:“按照经济圈的范围,规划一下道路扩展,把经济圈内的十个地区连接起来,形成环路,方便经济圈内的商贸和商品流通。”

  薛元超:“遵旨。事后,臣等会与户部、工部、将作监商议的。”

  李承乾:“朕再提一下,待到总局与地方市监局落实后,马上对地方市价展开调查和统计,也要推进各地土豆流通。以地方柜彷为保障,确保各地粮仓储备在入冬前,至少有七成储备。待到度过冬季,也能把那些土豆拿出来,分给百姓们去播种。”

  薛元超:“是,臣等记下了。”

  李承乾起身:“好了,今日的议会就到这里了,诸位散会吧。”

  “臣等告退!!——————”

  李承乾独自一人走着路,朝着立政殿去了。来到立政殿,瞅见了在殿外练功的李德志。李德志已经五岁了,马上过了今年十月二十日,就六岁了。比起寻常的六岁孩子,李德志长的更壮、更高。

  “参见圣人!”

  周遭宦官宫女,纷纷行礼。

  “儿臣拜见父皇。”

  李德志恭恭敬敬的作揖行礼,扬起眉头看向迎面走来的李承乾。李承乾也注意到了李德志,李德志的眼睛和神韵比较像李承乾,但面容都比较偏向善德女王。兴许,老李家的男性显性基因不够强大吧,孩子都随女性的显性基因。

  “嗯,忙你们的吧。”

  李承乾摸了一下李德志的头,淡然了说了一句,就没有理会了,径直朝着立政殿走去。

  李德志试探的喊道:“父皇,儿臣有个请求。”

  李承乾止住脚步转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