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之治(吾王抱抱)_第171章 朕,李承乾!给钱!(1 / 2)_承明之治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71章 朕,李承乾!给钱!(1 / 2)

承明之治 吾王抱抱 2253 字 12天前

李承乾晚上在李愔等人的随同下,转了转北域城。说句实话,北域城这个配置,的确超出了李承乾的预料,李承乾本以为李愔会鼓捣出更大、更好用的王城。但李愔并没有,而是随随便便的搞了一个模样,他薅羊毛来的钱,都投入了塞外产业当中,如当初他承诺的,金银铜矿全部被李愔给包圆了,其余畜牧、种植等产业,也属于地头蛇的级别。

  李承乾侧目李愔身后的人:“朕观阁下颇为眼熟,莫非与朕的岳父大人有何关系不成?”

  郑敞连忙弓腰行礼:“回禀陛下,小臣郑敞,家父礼部尚书,现如今为王爷客卿,负责王宫产业事务。”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脚踏实地的做事即可。”

  “小臣遵旨!”

  李承乾看向李愔:“怎么样?”

  李愔看了一眼郑敞,笑道:“大哥,郑敞挺用心的,刚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基础了,至少产业理论他能弄懂的。”

  李承乾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了。倘若郑敞不是因为和郑仁基这个老父亲长的相像,李承乾也不会关注到他。李承乾知道郑丽婉安排了她家里的两个兄长,但他一直都没见过,李承乾见过的只有郑仁基和郑夫人。

  翌日,李愔大清早的爬起来,就去他的王宫大殿组织塞外的奴隶主们了。按照太极殿的规矩,按照东西划分,大家站在殿外恭候,等候觐见就行。大家也算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忙碌了大半辈子,尼玛今天竟然能够仿效国家栋梁们,进行朝会可还行?

  巳时初,两列手执大唐龙旗的禁军抵达,他们一路昂首挺胸阔步走来,从大门一路走入大殿之内。殿外,两列将士纷纷转身,举起手中旌旗,汇聚出了一条帝王的道路。李承乾的身影,也终于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李承乾一袭黑服,背负双手阔步走来,黑齿常之与程务挺二人,身着银色重甲,紧随其后。

  李承乾步入大殿,在李愔的带领下,坐在上方高位。李愔也走下高位,来到左侧前列。

  “塞外北域各地奴隶主,依次进殿!”

  大家稀里糊涂的走入殿内,两侧禁军林立,手执旌旗,氛围感格外的压抑。大家按照之前李愔吩咐的,按照北域城为界限,划分东西左右两侧。李承乾稳坐高位,斜靠宝座,目光淡然的注视着他们所有人。

  “咚————咚——————”

  “跪!!————跪!!————————”

  殿内禁军纷纷利用手中旌旗触地,高声大喝。众人也不敢啰嗦,连忙打理遮膝,接连下跪。高坐之上的李承乾,一时间没有了动作,随行宦官也不敢瞎说话,李愔也是双手相握放在腹前,没有出声。

  过去了一会儿,李承乾终于有动静了,他左手虚抬了一下。

  “免礼!————”

  李愔迅速接上:“谢圣上!”

  众人纷纷有样学样、照葫芦画瓢,谢恩之后在李愔的点头示意下,众人才相继起身。大家都没有出声,等待李承乾的下言。

  “朕这半个月,走访了塞外各地,也看到了如今塞外的情况。朕不由得庆幸,朕与皇后当初的这个决定,颇为正确。推行塞外的奴隶制度、给你们自主开采塞外资源的权力,造就了今日的你们,也造就了今日的大唐。再有五年时间,想必大唐民间百姓,家家都将有耕牛、户户都将有毛羊。”

  “当初朕提出这个想法后,皇后有一个反对的理由。这个理由,时至今日,朕也无法回答她。这塞外,究竟要不要纳入大唐的治理?诸位,朕今日予你们言者无罪,可有想法提案?”

  一时间,大殿之上一阵寂静。大家都不敢瞎说话,毕竟涉及国家大事,他们压根没那高度,乱说话可是很危险的。

  李愔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弟以为,现如今主宰塞外的乃是我唐人!自然,唐人所在,即为大唐!大唐的命令,塞外唐人自当遵从!正如朝廷对塞外的规矩一般,塞外仅有唐人受到唐律的保护,也只有唐人能够享受大唐给予的子民待遇!”

  李承乾点头:“嗯...朕曾多次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北域王,你可记的?”

  李愔抱拳掷地有声的回道:“回禀陛下!臣弟记的!凡是陛下所言,臣弟尽皆放在心中牢记,不敢忘却丝毫。”

  李承乾点头:“那你认为,朕拿塞外造就的你们,个个腰缠万贯,朕若是需要你们为朝廷和西域出一份力,可有道理可寻?”

  李承乾此话一出,大家顿时明白了!原来...在这里啊!他们出了人,如今还要出钱!

  李愔:“回陛下!臣弟以为,若无大唐,则无今日之塞外!先后主次,不可颠倒!若无朝廷平定塞外、降服游牧、给予恩惠,则无我等今日之腰缠万贯!与其说是出力,不如说是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