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王朝(仙野留踪)_第三章 偷游仙山(1 / 2)_夕阳王朝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三章 偷游仙山(1 / 2)

夕阳王朝 仙野留踪 4904 字 2022-07-03

不知不觉已过八年,庭芝三兄弟长成十七八岁的英俊少年,他们除了每日读书,还经常帮李大江下江打鱼,李家的日子虽说清贫,但却自在快乐。

这日他们上街卖完鱼后,庭芝领着继先和世杰去买米,又要去书摊上买书,继先跟在后面,“哥哥,给我买本唐诗吧。”

世杰也道:“大哥,我想要本《四书集注》”。

庭芝道:“好,咱们一人买一本。”

书摊不远处有说书人正在开讲,周围挤满听众,庭芝三人凑了过去。说书人讲的正是本朝本时之事,只听说书人声音铿锵顿挫,“只说那日,成都城中热闹非凡,制置使丁黻大人正领着官员视察,忽然城外来报,说蒙古铁骑已杀到三十里外,即刻便到城下。消息传来,满城人惊慌失措,丁大人没想到蒙古人竟来得神不知鬼不觉,他深知成都三百年盛世,人们早已忘记战争,而且朝廷在成都并无正规军驻守,自己几次向朝廷请求驻兵,都未得到回应,眼下只能调集临时守备人员登城守卫。看官试想,曲曲几千守卫,如何抵挡得了上万蒙古铁骑?不到半日,成都就被攻破,蒙古人在城中烧杀抢掠,只可怜这繁华蜀都一日之间血流满城、遍地废墟,数十万百姓被屠戮殆尽,丁大人…丁大人也引颈自杀了…”说至此,说书人声泪俱下,台下听众个个义愤填膺。

庭芝顿足恨骂道:“蒙古狗贼,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杀了你们。”

继先和世杰也已热泪盈眶,眼中逼出愤恨目光。

三人回家路上,边走边议论。回到家中,李氏已做好饭等着他们,“庭芝,你们今天鱼都卖完了?”

继先放下鱼筐,“娘,都卖完了,我们还换了五斤米呢。”说着便从鱼筐中把米拿出来递给李氏。

李氏接过米,欢喜不尽,感慨道:“你们都长大了,能替爹娘分担点家务了。”然后又道:“有没有买书?”

世杰从怀中掏出书,“娘你看,我和大哥二哥每人买了一本。”

李氏会心一笑。

庭芝沉默了半晌,突然道:“娘,我想去当兵。”

李氏感到莫名奇妙,“好好的怎么想起要去当兵?”李氏见庭芝不答话,便看了下继先和世杰,他们也不答话。李氏抱着米要进屋,“我管不住你们了,等你们爹回来,跟他说去吧。”

庭芝看李氏有点生气,“娘,现在蒙古人老是欺负我们,我都长大了,不能总是呆在家里,爹和娘让我和弟弟读书,不就是希望我们将来能有出息吗?我现在可以上阵杀敌了。”

李氏一听此言,不知该怎么说,要说不让他去吧,儿子说的有道理,这些年自己辛辛苦苦让他们兄弟读书,为的不就是让他们明事理和取功名?可自己又怎么舍得儿子去战场拼杀?心中纠结万分。

继先见状,便对庭芝道:“大哥,要不再等一年吧?杀敌也不在乎这一年。”

世杰也道:“大哥有凌云壮志,二哥和我也有,但我们也须考虑爹娘,我们一走,爹娘谁来照顾?再等一年,等我们多打些鱼,多换点钱积攒下来,我们走后,爹娘也就不用天天劳累了。”

庭芝听此言,深深点头,拉着世杰和继先的手,“你们说得对。”又望着李氏,“娘,那我就再等一年。”

继先平日不爱读孔孟之道的书,总是抱着诗词、奇文异志爱不释手,世杰告诉他这些书对科举无益,继先只是一笑作罢。那日,继先躺在床上抱着《吴越春秋》在读,“干将者,吴人也;莫邪者,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精铁,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鼓风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继先读着读着,神思飘然,一跃而起,合上书本默念:“干将莫邪采集精铁练剑,诸神围观,也就是说莫干山是仙山了,对对对!山上肯定有神仙。”

世杰见继先自言自语,问道:“二哥,你在念叨什么呢?”

继先煞有其事道:“世杰,我跟你说,这书上说莫干山有神仙,你想不想去拜访一下神仙。”

世杰不觉失笑,“二哥,你读得是什么书?脑袋都读昏了吧,告诉你这些书不能读,你非要读,拿来给我,别再读了。”世杰说着就去夺继先手中的书。

继先躲闪着不给他,“世杰,别呀!”

世杰道:“二哥,爹娘知道会不高兴的,还是取功名要紧,你老读这些书做什么?”

继先知道世杰为他好,但自己秉性就爱这些,已经心思陷于其中,他当然知道说莫干山是仙山纯属无稽之谈,只是读多了仙山名水之文,向往于此,而又日日闷于家中,便想变些花招出去看看。“世杰,你不是想要取功名吗?那就不能老是待在家中,应该出去结交一些大人物才行。”

“我知道二哥是想着法子骗我跟你一块出去,正好我一直想去扬州,拜访一下赵葵将军,据说朝廷调他镇守扬州,我听很多人说他是个大英雄。”

继先喜道:“正好,他此时已回临安述职,咱们就去临安,顺便到莫干山玩玩。”

世杰惊道:“去临安,爹和娘知道了怎么办,大哥去不去?”世杰似觉不妥。

继先想了想,“不让大哥去了,让他在家照顾爹娘,咱们别跟他们说了,万一爹娘不同意就去不成了。”

“不行!我们怎么能瞒着爹娘和大哥出去呢?况且这么远的路,他明天肯定会担心的。”

继先略加思索,“那我们就留封书信吧,告诉他们我们进城去了,半个月就回来。”

继先把书扔到床上,“咱们回来时给爹娘买点东西,他们就不会怪我们了。”继先觉得自己的想法不错,高兴地拍了下自己的脑袋。

李氏打柴回来,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叫了半天没人回应,“人都去哪儿了?一个都不在。”于是推门进屋,只见桌上留了封书信,打开一看,大吃一惊,便拿着张书信跑去江边,“庭芝,当家的,不好了,你们看…”。

李大江和庭芝正在装鱼,听到李氏喊叫,“咋了?”李大江丢下手中的鱼问道。

李氏上气不接下气,“继先和世杰出事了,他们…他们走了。”

李大江像是没听懂,“走了?”

庭芝忙问:“娘,他们去哪里了?”

“你看,这是他们留下的信。”

庭芝把手上的水往身上胡乱一擦,接过信,“爹、娘、大哥:我和世杰有事要到城里一趟,半个月后回来,你们不用担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继先书。”

庭芝又急又气,“二弟三弟真是的,去城里也不说一声,留个信就走,太不懂事了,继先怎么也这么糊涂。”

李氏一屁股坐在地上,“这俩孩子从来没出过门,能有什么事到城里办?再说咱家离城里也就一百多里,哪里要得了半个月?万一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说着便哭了起来。

庭芝上前劝慰。李大江急得团团转,一旁骂道:“两个猴崽子,看回来我不好好教训你们一顿。”又道:“不行,我得去把他们找回来。”说着就要走。

庭芝劝阻道:“爹,你去哪里找?他们早都走了,京口那么大,就算去了也未必会遇到他们。他们又不是小孩子,十七八岁的人了,也该出去走走了,就当是让他们去见见世面吧。”

“哎!就听庭芝的吧!”李氏抹去眼泪,无奈叹了下气。“老天爷可要保佑我的两个儿子呀!”

京口到临安一路青山绿水,美景无限,盛夏时节,处处绿树葱茏。山路上野花早已开尽,一些青涩的无名野果遍地都是。天空晴得彻底,偶尔飘过几缕淡淡白云,云雀在山间飞来飞去,到处都给人一种欢快的气氛。继先和世杰走一段歇一段,山路水路不知行了多少程。此时他们已在太湖的船上,过了太湖就进入湖州了,莫干山指日可到,继先兴奋不已,只是世杰一直惦记着去临安拜访赵葵。

“世杰,快下船了,你看,再往前走就到湖州了。”继先在船上指着前方道。

世杰默念道:“到了湖州就离临安就不远了。”

船靠岸,二人下船,又沿着一段平坦小道前行。路两旁的山坡上长满梅子,恰好此时将要成熟,山路上散发着梅子的淡淡香味,吸引得二人不断张望。“二哥,这味道好清新啊!”

继先闭上眼深吸一口气,“此味道清凉润脾,正是梅子香,吴越一带最喜种梅,自古以来贡梅多出此地。”

世杰见此处风景不俗,兴致忽来,“二哥最爱读诗,此处景致诗意十足,不知二哥可有好诗?”

世杰一句话挑起了继先兴致,“三弟此言正中我意,待我想想。”于是闭眼凝神,忽然一只黄鹂叫了几声,从林中飞出,继先笑道:“有了,梅子黄时日日晴,小舟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二哥果然有好诗,世杰也想出一首,只是没二哥的好。风吹柳摇唤鸟言,水送山迎闲作仙。功名原是长久事,何不偷乐在此间。”

继先一拍手,“既然三弟说何不偷乐在此间,看来我们先去莫干山偷乐是对的了,那就回头再去临安。”

世杰急忙辩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还是先去临安吧。”继先道:“先去哪里都一样,若我们走得快,从这里一转弯,不出半日便可到莫干山,还是先去莫干山吧。”

莫干山本是东南名山,山峰俊秀,翠竹丛生,瀑布横飞,更因当日干将、莫邪在此炼剑而得名,许多文人墨客总爱到此游览,一展风骚。

继先和世杰来到山下,上山的小道长满青苔,二人边走边望,竟不见游人。山中静悄悄,空林中回荡着鸟鸣。

继先觉得沿大道爬山没什么趣味,看到右边有一条泥土小道,被枯叶层层覆盖,半被野草掩埋,像是许久不曾有人走过,便指着小道对世杰道,“世杰,咱们走这边吧。”

世杰摇头道:“这条路像是好久没人走了,还是沿着大路走吧,万一走迷路了会耽误去临安行程的。”

“王介甫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世间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我们沿着大家都走的路,能有什么趣味?”

世杰辩不过继先,只好随他安排了。小道时断时续,延伸的方向隐隐约约看不真切,树木越来越密,林中潮气蔓延,山上滑落的小石块散布一地,时不时传来几声凄厉的鸟叫。世杰吓得拉住继先的胳膊,继先心中也很害怕,但一颗好奇的心催促着他非要前行。

走着走着,前方山坳出现一块平台,中间有座石墩。二人走近细看,发现石墩中间有道裂缝,像是被什么利器劈出的。继先纳闷什么东西能将一块大石头劈开,再环顾四周,周围的大石皆有被斫伤的痕迹,但痕迹似乎是很久之前留下的。平台靠山壁的一面有个浅浅的山洞,山洞里有条小溪渗出,继先走到山洞前,对世杰道:“世杰,你有没有觉得这个山洞很奇怪?为什么这么浅的山洞还会有水流出来?”

世杰仔细打量,“对呀,这水是从哪儿来的?”

二人趴在洞口正琢磨,忽然,世杰听到几缕细碎的声音,像是什么东西从枯叶中爬来,还没看清是什么,只见几条毒蛇向他们袭来,围在洞口几米外。世杰大叫一声,“二哥,毒蛇!”抓着继先拼命向洞口挤。

说来也怪,这些毒蛇见二人躲在洞口,并不敢靠进。二人抱在一起,瑟瑟发抖,以为要坐等一死,却不知毒蛇为何不敢靠近。继先情急之中抓起一块石子去砸蛇,石子落地并未击中蛇,有的蛇却后退了几米。世杰不解何故,忽然想到或许石子有问题,拿起一块细看,“二哥,雄黄!这是雄黄!”世杰惊喜地喊。

继先一把夺过来,“果然是雄黄,我说这些蛇怎么不敢靠近我们,原来是它!”

继先不留意,向后一仰,哗啦一声,一堆石头倒向后面,二人回头一看,大惊,“里面居然还有洞!”世杰爬起来向里望了下,指着旁边的流水道:“看来这水就是面流出来的。”

继先看着世杰,使了个眼色,惊喜之状溢于言表,“敢不敢进去看看?”

世杰道:“这有什么不敢的,来都来了,反正这些蛇堵在门口,这会子也走不了。”于是二人走进洞中。

洞内阴暗潮湿,水流声不停地响,一股刺鼻的难闻气味充斥其中,像是发霉味,又像是死尸味。二人捂着鼻子四面打探,洞内很多大块小块的石头堆在一起,世杰捡起一块对着光线观看,“这也是雄黄,二哥,难道这里是采挖雄黄的矿洞?”

“应该是吧,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雄黄!”继先也拿起身边的一块石头查看,像是发现了什么,然后又拿起一块,“不对,这些不是雄黄,这应该是铁矿石,我在书上看到,古人说有雄黄的地方就有铁矿,难道这里产的就是金铁之精?”

世杰向里走去,“咱们再往里面看看吧!”

继先还盯着那些石头研究,世杰叫道:“二哥,快来看!”

继先站起身过去一看,乃是两架白骨骷髅,骨架上的衣服已经腐烂,隐约能看出一架骷髅上穿着道袍,一架穿着袈裟。继先用手一碰,衣服顿时散落,这时,一本书从和尚的骷髅上落了下了。继先捡起,书已经半边泛黄,散出浓浓的霉味,继先用袖子擦去霉菌,书上四个大字醒目而现:玄天七剑。

世杰没在意继先手中的书,看到那道士的骷髅旁躺着一把剑,拿起一看,剑身所刻:越王剑,“越王剑!这是越王剑!”世杰惊喜道。于是拔剑一挥,冷气横冲,灵光逼人。

继先接过来细观,赞道:“果然是把灵剑!”

二人蹲下身凑在一起,借着微弱的光翻开书本,书上所云:“玄天七剑,天师张守真、神僧不惑创制。总论:剑法共七成,演绎剑法之正反攻守、阴阳招术、有无变化,练成此剑,可号令天下诸剑。练此剑,需用世间阴阳存体之灵剑,练剑之人亦须体内并存阴阳二气,非此二者同俱,断不能练成此剑法。剑法共七成,每成七招,凡七七四十九剑。”

世杰问继先,“什么是阴阳二气共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