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淳。
宣和心底默念这个名字,叹了口气,何苦。他不在纠缠于关于谢淳的话题,开始问常旋别的事。
“常统领在军中是做什么的”
“卑职当时是卫将军的亲卫。”
“亲卫”宣和自然还记得自己的目的,听到这两个字又打起精神问他“将军的亲卫,要做什么”
“都说将军调兵遣将,但实际上做部署的时候大将军只遣将,众将领各自领兵作战,而亲卫永远直接由大将军调遣,将军若是出战我们便战,将军若是镇守后方我等就拱卫中营。”
“大战结束之后少有大规模的交锋,卑职又受了点伤便没有再随将军出战过,不过,”常旋话锋一转又说起了谢淳,“燕王殿下的亲卫倒是去的多,有一回斥候发现千余人的散兵集结,他便做先锋带着三百亲卫去了。”
宣和忽然发问“他的亲卫,也只有三百么”
“自然,”常旋解释道,“这都是燕王殿下的心腹,随便出来一个都愿意为他出生入死,这样的人,贵精不贵多。”
“那我府上的亲卫,比之燕王府如何”
常旋有些为难,宣和便直说“我要那样的。”
说完宣和又补充“未必要为我出生入死,但要我可以交付性命。”
常旋有些猜测,又不敢确定,试探地问“王爷的意思是”
“请常统领帮我。”
常旋看着他许久有点反应不过来,如今天下太平,他还有一条腿残疾,肯定是不能回到战场的。
郡王心善愿意养他一个吃白饭的,他便已经感激不尽,没想到还能有用武之地。
最恐美人迟暮、英雄末路。
常旋虽自认不是卫将军那样的大英雄,却也有满腔的热血,报国报君也想报恩。
“我原先不用你,是因为你是卫将军身边出来的。”他可以找卫将军帮忙却不会用同他有瓜葛的人。
找人帮忙还能拉近关系,找一个你曾经的得力下属,转了几道弯不说,还隔着一层信任问题。
“但如今我不想找他帮忙了。”
常旋就明白宣和的意思了,这是要他表态,若是两方起了冲突,他会如何。
常旋拱手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卫将军自然也理解。
宣和嘴角轻轻翘起,露出一颗小虎牙来“放心,不会轻易叫常统领为难的。”
谈话进行到这里,宣和今天的目的已经基本达成了,他站起身在,最后说“钱毅信得过你,我便来找你,将来我的身家性命可全托于二位之手了。”
常旋对郡王府的事了解不多,对宣和的事也没有刻意打听过,只以为他是遇上些什么不顺心的是未雨绸缪起来,便说“我家小子年纪虽不大,武艺倒是学得不错。不若叫他跟着王爷,做个小厮差遣也使得。”
宣哥想起来他有一个养子,倒是没见过。
“行啊,他叫什么”
“百里汇。”
“什么”
宣和以为自己听错了,百里汇,这不是后来谢淳身边的大将吗
常旋只以为他是没听清,又说了一遍“复姓百里,单名一个汇字。”
“他多大了”
“十七,能知事了,王爷放心差遣便是。”
宣和不记得百里汇的年纪,但他知道他跟小白大人正好差了十岁,白修远,今年似乎是二十六七。
不离十了,复姓,重名的概率是在不高,年纪也能对上,还有家学渊源。
这样说来常旋是半点没有夸大,百里汇,就是武艺高超,他有几分心动,这样一个人跟在身边,别的不说,安全感是足足的。
宣和另有顾虑,小白大人也就算了,毕竟是个文官,即便到了他的身边,宣和也有办法叫他一展宏图。一个武将,若是不得君王信任,什么都做不了。
他怕耽误人。
可这样好的机会,他若放手了,可就未必有下次了,他要是到了谢淳麾下
宣和面无表情地想,万一将来对付自己怎么办
他对常旋说“叫他明日来见我。”
钱毅被宣和派到大理寺配合调查去了。
之前老五的事,其实就是审理,调查的部分基本是宣和完成的,这一次有些不同,连个活着的可以上堂受审的被告都没有,相当于有人报官说有人抢劫,抢劫犯被我杀了。
如今这劫犯还连尸首都已经下葬多时了。如今唯一的证物就是宣和送到大理寺的据说是劫匪当时穿的衣服。
被告没有,原告到是在的,钱毅作为案发现场的见证人,同时也是郡王府的代表,一直在大理寺跟踪案情。
这事比他想的麻烦得多,或者说显然是有人不想让这事被深入调查。刑部失火后不久,大理寺也失火了。
这伎俩虽老却好使,一旦得逞了便能将所有罪证都消灭得一干二净。
然而这次大理寺早有防范,前头才刚烧了刑部,这要是大理寺又被烧了,他们的颜面往哪里放。
许是这一把火惹恼了诸位大人,进度加快了不少,钱毅瞧着他们是真的准备查了,才明说为何郡王府要送一件衣裳过来做物证。
大理寺卿如今称病在家,苏少卿自然也不会亲自查案,查案的事几位寺正,他们倒是没有想到郡王爷又把这事查明白了。
瞧着架势,送衣裳过来就是走个过场。
但他们做事毕竟要讲究证据,钱毅说能靠着衣裳辨认出产地,他们去额没有看出什么区别,就算知道他应该是真的有依据也不能单凭这个派人去出京去查案。
两方掰扯不断,最后干脆招了郑掌柜上堂当场证明。
郑掌柜到堂上时,苏少卿也在场,正坐在主位之上,堂下放着些衣物,郑掌柜一瞧便知这是什么意思。
他却故作不知,等着他们请自己辨认。
苏少卿对奇人异士容忍度非常高,若是真掌柜果真有这样一双慧眼自然是可以这样傲气的,说不得将来可以帮着破案
他客客气气地说了请人的缘由,郑掌柜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仔细看起那一堆衣物来。
他暗道,这些衣物多是京中产物,瞧着多半是他们临时找来的。
郑掌柜指着其中一件外衣道“这衣裳是厨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