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小妾(半片叶子)_第十五章 接近死亡(1 / 2)_双面小妾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十五章 接近死亡(1 / 2)

双面小妾 半片叶子 1689 字 2020-04-23

敌军突然撤了回去,这让方槿袆很震惊,同时也觉得很奇怪。毕竟他们已经扎营了将近一个月,耗费了人力物力,为什么突然就撤退了

经过查探,方槿袆已经确定列军将领就是娄星,所以这次的撤退,并没有让方槿袆放松下来,相反的,他感觉有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不仅边关如此,边塞也同样出现敌军撤湍迹象,方岩豫和方槿袆一直在通信,他们都觉得两方敌人一同撤退不会是巧合,那么就是,他能有可能联手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南国就岌岌可危了,而且,敌人还不只是这两处,还有企图谋反的苏沐秋,他的实力也不容觑。

岩聿墨得知此事后,和方岩豫商议了整整三四个时辰,他们都清楚现在的境况,对南国来很危险。

别的不,先苏沐秋,暮雨山庄的实力遍布下,不只是南国,还有其他的国家。若是苏沐秋号召起来,想必整个江湖都会动荡,而且苏沐秋还有一些以前苏圩的旧部作为帮手,而单凭这些旧部的实力,也能在南国掀起一阵不的风浪。

可是,苏沐秋竟然也和敌军一样,突然就平静下来了。现在苏沐秋整日都待在暮雨山庄里,他结识的高官贵族,乡绅富豪也都突然没了动静。

到了现在,岩聿墨才清楚的知道,南国此刻正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而导致出现这种问题的人,便是上一代的君王,也就是他的父皇,岩哲。

岩聿墨一直以为他的父皇是一代明君,不过也确实如此,南国在他的治理下,越来越繁荣昌盛。可是岩聿墨根本没想到,他父皇的皇位竟然是用卑劣的手段,踩着上千饶尸体得来的。

而且,岩聿墨让人深入调查才知道,原来方槿衣的亲生母亲狄兰,也是因为岩哲而死,至于原因,除帘事人,没有人知道。

这让岩聿墨大受打击,怪不得方槿衣一直拒他千里之外,怪不得岩哲和方岩豫知道他喜欢方槿衣,却一直不阻止他,原来他们都知道,他和方槿衣这辈子都不可能在一起。

又过了半月,边关突然起了战事,而且来势凶猛,虽然方槿袆带领将士牢牢守住了边关,可是多数士兵都受了伤。

不仅如此,在边关打战的时候,边塞也派了兵,虽然没有边关打得激烈,但是也让南国的百姓们都吸了口气。

幸好方岩豫一直都在都城,他为岩聿墨出谋划策,抵挡住了边塞的进攻,让他们吃了不的苦头,半年之内是不会再兴风作浪了。

可正当岩聿墨松了口气的时候,却收到了消息,边关将领方槿袆身中剧毒。

知道这个消息后,岩聿墨和岩哲商量了一番,决定让方岩豫先接替方槿袆的位置,等方槿袆痊愈之后,再继续坐镇边关。

方槿袆虽然身中剧毒,但是一时却死不可,只是毒性发作时身上钻心的疼,就像全身的骨头被打断了一样,偶而伴有吐血的症状,时间越长,这种症状越明显。谁也不知道这样的状况要维持多久,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死

发现方槿袆中毒的第二日,方子怀就想起了苏梓旭,他知道苏梓旭一定有办法,可是方槿袆不允许他找苏梓旭。

方槿袆知道现在苏沐秋和南国的关系正处于剑拔弩张的时候,若是这个时候苏梓旭出现替他诊治,那他们就不清了。南国的朝廷里,多的是嫉妒他们方家的大臣,若是被有心人利用,那他们百口莫辩。

方岩豫带着圣旨赶到边关的时候,已是方槿袆中毒半月后,当他看到躺在床上面色苍白的方槿袆时,心里感到很愧疚。

若是让方岩豫他这辈子最愧疚的是什么,那么就是方槿袆。方槿袆儿时,他在外打仗,常年不回家。等方槿袆十几岁时,他的生母去世了,方槿袆虽是家中长子,但是却处处受人排挤,可这个时候他依然在外打仗。等到方槿袆二十出头,便随他一起出征打仗,吃苦受累不,脑袋随时挂在裤腰带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丢掉性命。

看望了方槿袆后,方岩豫叫来了方子怀,询问他方槿袆为何会中毒。

方子怀把事情从头到尾了一遍,原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方槿袆每日的吃的饭菜里都被下了毒,只是毒性很,不易察觉。日积月累,毒性越来越大,等到毒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知道是何人所为吗”

方子怀摇头,看着神情严肃的方岩豫,犹豫了片刻,跪在地上道“爹,大哥中的毒太深了,当今世上,恐怕只有一人可以救他。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大哥可能就”

方岩豫看着他皱眉,问道“你的人是谁”

方子怀咬了咬牙,回答道“苏梓旭,他一定有办法救大哥。”

方岩豫沉默了片刻,起身道“请他来吧。”

“可是大哥”

“无妨,有什么事,爹担着。”方岩豫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道“去吧。”

得到了方岩豫同意,方子怀立马准备出发,本来他是想写信给苏梓旭的,但是又怕途中出什么差错,所以就准备亲自去找苏梓旭。

临行前,方子怀去看方槿袆,他并没有跟他要去苏梓旭的事,他知道如果他大哥知道的话,是绝对不会让他去找苏梓旭的。

方子怀跟方槿袆闲聊了几句,然后就出发了,他不知道方槿袆病得到底有多重,他必须尽快把苏梓旭找来。

方子怀骑着马刚出了城门,在郊外遇到了几个骑着马过来的人,不过他没有心思去管,正要错身而过时,却听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

“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