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长姐种田日常(清兰沚)_51、第 51 章(1 / 2)_汉武帝长姐种田日常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51、第 51 章(1 / 2)

这边厢,等他们父女二人到达南城之后,城隍庙附近的牲畜多的,简直就像集市一样。

金素差点儿就以为,自己走错了路……

不过,在她阿父带着她七拐八拐下,最终,他们还是拐到了自家牛车旁。

在他们到达了那棵,被他阿父用来栓牛的半大柳树后,金木匠的脸上,都不由得带出了几分自夸的神色来。

只见他对着自家女儿笑了笑,然后出声道:“素素,你快来看,阿父不是和你说过吗?这里很安全,咱们家的牛车,也还在呢,对吧?”

金素适时地出声,夸赞了一句:“阿父的考虑,自然是妥帖的,是女儿之前想岔了。”

她的这句话说出来之后,金木匠的脸上,果然又一次露出了些许得色来。

能被自家女儿夸赞,崇拜,他的心中可是美得很呐!

到了树下之后,父女二人并没有急着出城去,而是找了个荫凉处,拿出了提前备好的几个馒头,开始啃了起来。

金素之前准备的薄荷水,自然也有了大用处——

啃馒头啃得噎得慌的时候,一两口水下去,那感觉简直好极了!

等他们两个吃饱喝足后,这才赶着牛车,晃晃悠悠地从南城门出了城。

回青山村的路上,金木匠还时不时地开口,安慰女儿几句。

生怕自家的乖女儿,因为今日进城后探访店铺的不顺,而心情低落。

金素看着自家阿父,一直努力而又笨拙地劝说自己的样子,不由得失笑出声。

阿父您放心!女儿还会想出更多的点子来的,并不会轻易地,就被这件事情所打倒!

出槐里城,走了八里地之后,再往前走,恰好是一个十字路口,一条小路蜿蜒着通向远方。

而路的另一旁,则是去往青山村的方向。

金素之前并没有去注意,路的另一端究竟通往哪里,她的心思全扑在了进城这件事儿上,暂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操心其它。

不过,这时闲着无趣的她,便开口询问起来:“阿父,这条路通往哪里呀?”

金木匠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后,便笑着回答她道:“素素,这条小路通往啊,西山驰道和直道的路口。

驰道,直道,那些又是什么?听罢自家阿父的话后,金素只觉得这两个名词很有些熟悉感。

但是,这一时半会儿的,她却有些想不起来,自己究竟在哪里听到过?

于是,她便开口询问了出来。

“素素,这个西山驰道和直道,都是之前秦时,始皇帝赵政,征发民力建设出来的官路。”

赵政?秦朝的始皇帝?那不就是嬴政么?

金木匠开口解释了之后,金素才终于闹明白,原来自己曾经在初中历史书上,学过这两个名词……

只是,因为那段记忆实在太过久远,又不甚要紧,她直接将其忘记了……

说起来,后世的很多人都只记得,秦始皇建设的长城,将其作为他最大的功绩之一。

实际上,当时始皇他征发民夫建设的“国道系统”,也很是不凡。

它也算是奠定了,王朝内部的公路交通,后世的官道多有依据“秦驰道标准”修建的。

“阿父,那这西山驰道和直道分别通往哪里呢?”

金素忽然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直接开口询问起来。

金木匠想了想,方才对女儿回答道:“这直道通向并州九原郡和云中郡的方向,而西山驰道则通往凉州。”

并州?那似乎是未来的山西省啊,至于自家父所说的九原郡,应该是山西省北部吧?

至于凉州么?那应该是现代的甘肃,宁夏一带,若是自己没有记错的话。

这样两条驰道,在槐里城附近相交,这不正是大大的交通优势吗?

忽然之间,金素心中又有了另外一个想法……

她看着自家阿父,开口询问道:“阿父,那直道和西山驰道的相交路口,离我们现在所处之地可远?”

金木匠听了后,却直接摇了摇头道:“并不远,大概也就七八里地左右的样子。”

“阿父的意思是说,从青山村到那处,和我们到槐里城,差不多近吗?”

金木匠点头道:“正式哩!那路口离青山村,大概就只有半舍之距。”

自家阿父口中的这半舍,又是多长呢?

金木匠的那句话,还是让金素不由得愣了片刻。

不过,她忽然又想到,自己中学时就学过,这时候的人以三十里为一舍,所谓的“退避

三舍”,也就是连退九十里路。

半舍之长?自然也就只有十五里地的样子,那确实不算远。

“阿父,那你说我们若是去那路口,摆个小摊儿呢?”

金素双目灼灼地望着自家阿父,神色间很有几分激动。

金木匠则满脸讶异,看着金素:“素素,你的意思是说,摆摊儿在那些官道附近吗?你要知道,官府是不允许我们这些百姓上官道的。”

“那在官路附近摆摊呢?官府也要管我们不成?”

金木匠摆了摆手道:“大汉律令也只是规定了,普通人不允许在官道上随意行走,在官道附近活动,倒是无碍的。”

“阿父,那两条官道的交叉口,可有旁的官家驿路之类的么?”

“驿站么?这些么倒确实是没有的。”

“那我们过去摆个小摊儿,不正好吗,阿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