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还有五座菇房与一座面积更大的菌类加工作坊在建设中,华新村菇类生产基地已初具模型。
“小里正。”负责管理其中两座菇房的陈明正带着四五人在明显比外头凉快的菇房中忙碌,见葛歌来了,连忙停下手里的活计,咧着嘴笑呵呵地迎了上来“这批花菇出得极好,指不定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呢”
在菇房工作时间久了,陈明等人也摸索出了何时浇水何时施肥的规律,原就是极好的品种,如今在农人们的精心伺弄下,长势越发喜人。
葛歌接过陈明递过来的两朵菇肉饱满的,伞背裂纹均匀好看的花菇,赞许地点点头“确实比三月里出的好,我听陈伯说才接了个大单子,你们先忙。”
“哎小里正您慢走”陈明笑呵呵地送走葛歌才往菇房里回,拍了拍一直在旁边忙碌的赵河,低声骂道“你这人咋跟闷葫芦似的,那小里正不是你家亲戚啊人来了都不晓得问一句”
赵河乃是赵大春长子,到华新村来做事已有小半年,因性子老实干活卖力,与陈明等年岁差不多的年轻人都处得不错。
被陈明骂了他也不生气,只咧着嘴嘿嘿笑两声,道“表妹瞧着忙得很,我这没事儿吵她作甚”
“你还真是死脑筋得很。”陈明没好气地说了句,不过也没再说啥,他自己的事儿自己不上心,那旁人再操心也没用。
赵河还只是憨憨地笑了笑便继续干活,他哪里不晓得陈明是为他好,如今新菇房的管事还没定下,可他自问才来了半年不到,按资历按能力咋也轮不到自己头上,与其跟表妹攀关系惹得她不高兴,他还不如安心做好自己如今的活计。
再说葛歌与王小茹,已撑着油纸伞沿着平坦的砖路一路走到农田边上,顺着阡陌纵横的良田,逆小溪而上,走到已修缮完成的河道边。
“因着白玉栏杆太贵,陈伯便叫砖厂那边烧了一批青砖栏杆,如今才安装了不到一半。”跟在葛歌身后的孙林见主子目光落在河堤边上那排还在施工的青砖栏杆上,解释过后又引着主子去看新造好的石桥“按您的吩咐,双孔桥,可过小舟,如今已完工。”
葛歌点头,沿孙林所指的方向,过了石桥便是河对岸,沿着还未硬底化的平坦泥路便可走到小荷已露尖尖角的荷塘边上,问到“鱼苗可都下了水”
“回主子话,有两张荷塘下的是草鱼,两张下的是鲤鱼,剩余下的是螃蟹。”负责打理荷塘的三家人如今正在给荷塘补肥,见主子来了,荷塘的管事郑大连忙从荷塘里上来,连脚都没洗干净就快快来回话了“这片都是种的莲藕,隔远些种的菱角。”
十几亩的滩涂地早已改成壁垒分明的池塘,种上从南方寻来的莲藕与菱角,当初的一片荒芜如今已变得井然有序,绿意盎然。
日头下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被朵朵绿叶隔断,带了一丝闷热的夏风抚过荷塘再吹过来,竟多了几分凉意。
“我瞧着方才一路过来的庄稼地里也有不少水,曾听闻南方有种鱼俗称稻花鱼,不知咱们这儿能不能养出来呢”
郑大一家本也是南方过来的,听主子这般一提,郑大立时两眼也“蹭”一下就亮了“主子说得是哩,我们老家就曾有人这般干,那鱼虽比不上咱在荷塘里养足一年的大,可那个头也能有个一二斤的,秋收前先把鱼收了,挣得不比卖谷子少哩”
只是他原先想着这法子大多数人都不晓得,只怕说出来主子以为他在胡编乱造,便一直没说。如今听主子这般一说,郑大说起稻花鱼那就跟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晓得的全说了。
葛歌没想到这还是个有经验的,连连点头说“孙林你记一下,一会儿你们商量看看一亩要多少鱼苗,先拿咱家靠近水源的十亩地来试验,赶明儿就把鱼苗买回来放下去。”
“是。”孙、郑二人齐声应道。
视察完荷塘后,葛歌又道砖窑厂转了一圈,等她把村中所有产业都转完一遍后,天儿也差不多晚了,便带着王小茹一起往村里回。
“见过县主。”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文三拦住了二人回村的路。
葛歌以为他是来寻自己的,问到“文先生此时过来,可是书院有什么事儿”
“不是。”文三目光落在一旁低着头瑟缩着脑袋看路边野花的王小茹身上,声音有些沉“我来找小茹。”
葛歌好奇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来回打转,这俩人是何时凑到一起的咋都感觉奇奇怪怪的
“不知县主是否方便”
“方便,方便。”对方话已至此,葛歌也不好再多留,左右也是在村子的范围,也不担心二人会出什么事儿,葛歌这般想着,便独自一人往家里回。
留下想跟她一起走疯狂打眼色的王小茹与瞧不出心里作何感想的文三在路边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