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熊猫族族长的舍,他一手扶持了一个弱小的部落,不过这个部落不再以部落的形式立于世间,改成了教派的形式,这个部落所有的人全都被强迫信奉一个名叫“神皇”的神。在部落战争之前,这个弱小的部落并没有什么存在感,人们也都忽略他的存在,即便是在战争时期,都懒得去搭理他。
当部落战争进行到最高潮的时候,王氏部落和赵氏部落双方杀得不可开交。这个弱小的部落,不,现在应该称之为教派了。这个弱小的教派突然横空出世,一举扫荡了周边所有的部落,成为了能够和王氏部落与赵氏部落相抗衡的教派。
这个弱小的教派,不,现在已经是一个强大的教派了。这个强大的教派起名叫青莲教,他在王氏部落和赵氏部落打得两败俱伤时候突然插手,向两个部落宣战。轻而易举的打败了双方,成为了当时最为强大的组织。王氏部落和赵氏部落也被他所吸收,成为了青莲教的一个分堂。
至于教派文明,存在的时间不过百年有余。后来青莲教解散,各个堂口一哄而散,王氏部落又恢复了他原来的部落,这个时候的王氏部落由王钰作为首领带领。至于赵氏部落,不知道这个部落首领是怎么想的,在被青莲教吸收后,为了这个教派奉献出了全部的热血和青春,最后和青莲教一起落得个灭亡的下场。
经历过这么多的战争,王钰也是打得心力交瘁,上一任首领王玄就死于教派战争。于是他带领着部落的人们选择了隐居避世,如此王氏部落隐居了千载之久。后来轩辕帝一统北方,隐居的王氏部落出山,加入了轩辕帝的麾下。时任王氏部落首领的王凯,带领着部落众人,之后在和炎帝之间的斗争中,王氏部落一直是尽心尽力,成为了炎帝阵营最强的对手。
在常羊山一战中,王凯壮烈牺牲,后来华夏王朝立国以后,黄帝为了悼念这位得力的大将,也是为了照顾王凯的家族,特许他们进入长老院,成为四大家族之一。
那时候的王家在黄帝的支持下,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在发展国内经济和贸易上做出了不菲的贡献,他们建立了华夏王朝的金融体系,王氏钱庄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钱庄。同时,他们的贸易体系华夏王朝一直沿用至今。王家在国内也是如鱼得水,那时候的王家,就是华夏王朝国内经济的风向标。
当时的王氏家族权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利并没有现在这么大,只是一个官方的经商家族罢了,所得的利润八成都要上交给华夏王朝。不过,在后来四大家族发动了一场政变,彻底掌控了华夏王朝的经济命脉,并且得以渗透了华夏王朝政治机构,这是后话。
历史是一个轮回,后来王家的人觉得他们前人做出了这么多的贡献,他们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了。于是,王家的人开始逐渐沦为纨绔子弟,起初人们看在他们先人的面子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后来渐渐的愈加放肆,竟最后然发生了当街强抢民女的恶性,事件。
无奈,华夏王朝官方不得不出手,对王家施以惩戒,一时间呼风唤雨的王家,转眼间便开始衰败。官方强硬收回了王氏钱庄,先是交由官方管理,后来又交给了李家来做。没有了钱庄这一利润,王家一年的收入亏损4成以上。
王家逐渐的破落下去,当时作为王家族长的王业,对此并不甘心。后来某天的晚上,他和另外三个家族秘密会谈了一夜,发动了华夏王朝建国以来第一次的政变。
黄帝,复姓轩辕,后改姓为姬。故,姬姓,国姓也。而炎帝之后人亦为姜姓。
炎黄二帝建国之后,黄帝的族人和炎帝的族人也一同进入了长老院,共同成为了四大家族之二。
炎黄二帝建国初期,国内势力一团乱麻。各个民族之间互相谁也看不起谁,大战不停摩擦不断,整个华夏王朝如同一锅乱炖的杂粥,人们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并不是很强,时常会爆发各种民族冲突,流血事件层出不穷。
为此,炎黄二帝几乎愁白了头。炎帝不得已化身神农氏,一边尝百草编撰医书,一边游走于各个民族之间,尽力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说破天还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纠缠最多的无非就是利益罢了。大家都觉得自己应该多得点好处,而对方自然要少得点。
作为当时长老院四大长老之一,姬封和姜若安两人共同琢磨出了《华夏王朝民族管理法》,按照每个民族的特性,都给与他们特殊的照顾,以安抚他们不再闹事。不过还是有少数不安分的民族,想获得更多的好处,丝毫不把法律放在眼里,仍旧四处挑事。
对此,长老院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影剑部队”来对付这些闹事的民族。“影剑部队”获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得了炎黄二帝的授权,成为了华夏王朝官方军队之外,一支具有独立作战系统的部队。这支部队由炎黄二帝直接管辖,若遇突发情况,他们可以在没有官方作战指令的情况下,有权利调动华夏王朝任何一支部队进行作战。
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算是暂时被强行压了下去,毕竟炎黄二帝的实力摆在这里,那些闹事的,除了极个别头铁后来被打回原形的,其余的见捞不到什么油水,都很知趣的退了下去,华夏王朝进入了修养期。
在这段休养期里,华夏王朝的法律也开始逐渐趋于完善,一个真正意上的国家开始运作起来。而姬氏家族和姜氏家族,也借着炎黄二帝授权,成为了长老院内最具有影响力的两个家族。他们制定了华夏王朝的法律,完善了华夏王朝军队的编制体系。无论何时,军队都要无条件遵守华夏王朝官方的指挥,军队的将领对上级的作战指令要无条件执行,一旦违背的话,将会承担很大的军事法律责任。
华夏王朝开始变得强大起来,周边的一些小国见状,虽然眼馋华夏王朝的经济和国土,但却丝毫不敢染指。
炎黄历153年,在位统治了华夏王朝一百五十三年的炎黄二帝,交出了手中的权利,将国君的位置禅让给了昌意,之后后人再也不知炎黄二帝的去向。此时的华夏王朝国强民富,各个民族之间也安稳下来,人们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开始增强,华夏王朝内部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昌意接管华夏王朝之后,按照炎黄二帝的嘱托,接着实行炎黄二帝未实行完的治国策略。首先就是对周边小国的制裁,小国之间战争不断,偶尔也会不慎打到华夏王朝的领土,给华夏王朝边境的百姓造成伤害。因此,华夏王朝每年在边境上的维稳就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为了华夏王朝边境的安稳,长老院的姬氏家族和姜氏家族再次出手,而他们的做法很简单,谁打仗我打谁。在灭了几个不听话的小国之后,华夏王朝周边所有国家的国君都坐了下来,大家心平气和的谈了半年有余,从此华夏王朝边境再无战事。
此时的姬氏家族和姜氏家族以及王氏家族,这三个家族一个掌握国内的经济,另外两个掌握国内的军事,虽然表面上看他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华夏王朝官方仍然还是稳稳压他们一头。毕竟,军事和经济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