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八荒志(丹龙白丁)_大明混一 之第十七章 燕王有疾(2 / 2)_大明八荒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大明混一 之第十七章 燕王有疾(2 / 2)

大明八荒志 丹龙白丁 1748 字 2022-07-13

请注意上面那段,“放了许多佐料”现在的涮羊肉调料精细繁复,芝麻酱(二八酱),酱油为主,韭菜花、酱豆腐为辅,虾油、料酒少许,辣椒油自取。勾兑时,先放料酒、虾油、酱油、韭菜花,搅拌均匀后,放酱豆腐、芝麻酱,用勺顺时针搅拌,最后,再根据各人口味,放辣椒油。有了这些调味料,才会使涮羊肉美味鲜香。

可明朝哪有这些花样繁多的调味料?单说辣椒一味,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辣椒原产墨西哥,是明末才传入中国的,而且最早还是作为观赏植物,作为食料那还是清朝初年了。

陈大人南方人,无辣不欢,这顿羊肉火锅吃的是愁眉苦脸,眼见桌子上的酒。心想,这肉不好吃,喝两口酒也是好的,可哪里想到,为了配合这元世祖忽必烈发明涮羊肉,伙计给上的是“蒙古八珍”之一的马奶酒,那酒是蒸馏加工过后的蒸馏酒,两碗下肚,陈士举却有些喝醉了。

待饭后出来,陈大人只觉得有些头晕。还好他还有些酒量,就由丫鬟秋兰扶着在街上走走。刚转过一个街口,就见前面街边上打着一个台子,台子旁边还围着一群人在那看热闹。

陈士举本也无事,也就带着秋兰一起上前去看。但见那台子也不甚高,就三步台阶。台子旁边竖着一根旗杆,挑着一面旗子,上书四个大字:“王府纳贤”。

其实这燕王素有大志,一直在招纳各种人才。朝廷不准王爷们招兵买马,可是招门客却没有限制吧。

旁边贴着一张黄榜,上面写的内容陈大人看了看,意料之中的是看不懂。就让秋兰过来看看说给他听。丫鬟秋兰是读过两年书,那上面的内容倒是懂个八九分。

原来这王府近来在翻修大殿,要招纳谙熟营建之才。这北平兵将,武士多的是,可是却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乏能工巧匠。秋兰边看这黄榜边给陈士举解释道,只要将那边桌案上的木条组装成要求的样式,就有重金酬谢。

那台子的桌案上方着一堆木条,那些木条虽然长短粗细一般,却各有缺口,且每根缺口的位置和形状都不一样。

陈大人一见这些木条,心下一乐,这可真是瞌睡找着了枕头,这钱我可是拿定了。

原来这桌案之上摆的这些木条有个名目,叫做鲁班锁,起源于古代中国建筑的榫卯结构。

这木条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传说最早由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所发明。

陈大人干装修的出身,泥水砌墙,水工电工,木匠这些装修的活可是没有少干。这鲁班锁在现在就是学木匠的入门科目,现在很多工厂里的学徒也是要求先学这鲁班锁的。这个对陈大人来说简直太熟悉了。

两步上的台去,来到桌边,出手如电,抓起木条来,啪啪几下,就按照要求完成了“六合榫”。觉得不过瘾,又拆开来又再组合了一个“七星结”和一个“八达扣”。

陈士举这一露手,旁边的人可就都惊到了。

那也难怪,那个年代教育水平普遍都不高,像陈士举这样受过现代高中教育,而且还有专业技术的人,放在那个时候就不得了那。

这时台子旁边上来一人道:“这位公子贵姓,年纪轻轻就有这般手段。老夫佩服的很。”

见那人已年过半百,身行短小。一身儒士装扮,生的天庭饱满,一张大方脸,却是细眉,小眼,颌下一绺花白的山羊胡。

陈士举见这个小老头上来问话,就回道:“我姓陈,现下你出的题目我解开了,酬金何在?”看来陈士举还是惦记这钱的事情。

“哈哈,那是自然,陈公子请稍等。”那小老头打了个哈哈,就吩咐左右。立时就有下人捧来一封银子。陈士举伸手接了过来,手中掂了掂,约莫有半斤重。他对那个时候的钱没有概念,也不知道是多是少,顺手就递给了旁边的丫鬟秋兰。

丫鬟秋兰接过来拿在手里:“少爷真有本事,这一时三刻就赚了这许多银子,这得有十辆银子啊!”

“这很多吗?我倒不清楚。”陈士举确实不知道,这明朝初年,地广人稀,银两很值钱,二两银子就够普通的小门小户吃一年了。

“那可不,刚刚我们吃的涮羊肉,有酒有肉,加上两个伙计,我们四个人一共才花了七钱银子。”秋兰喜滋滋的把银子收好。陈士举道:“那好说,要是你喜欢,我天天带你出来吃。不过那马奶酒倒也罢了,喝的我现在都还有些头疼。”

钱也到手了,陈士举对着那小老头一拱手:“多谢了,告辞。”就要带着秋兰离开。

哪知却被那人拦下来,“陈公子请留步,老夫姓袁,现在燕王府中领着一份闲差。今天有幸得见公子。不知公子是否有空,到后边茶楼一叙?”

陈士举见这袁老先生说得诚恳,加之这酒劲还没有过去,正好想着喝点茶解酒,也就欣然同意,跟着那袁先生上了旁边的茶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