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八荒志(丹龙白丁)_大明混一 之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 2)_大明八荒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大明混一 之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 2)

大明八荒志 丹龙白丁 1746 字 2022-07-13

“好啊,王爷,要不妾身就和你打个赌,我看这陈大人一定会来向王爷求情的。要是被我说中了,王爷可得答应我一件事。”

“爱妃的事情,孤王我自然是会答应的,还有什么赌不赌的。”王爷对这王妃向来是宠爱有加。

“那可不一样,其他事情,那是王爷你的恩典。这次可是我自己赢来的。这丫头机灵乖巧,有情有义,我看着很是喜欢。我想收这丫头做了义女!”

王妃这样一说,这燕王还是颇感意外。虽然看的出来这王妃很是喜欢这丫头,但没有想到居然动了收义女的念头。不过这燕王转念一想,陈大人这边还不一定要来相救。这事情成不成那还两说。所以也就不再说什么。

可这后面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燕王的预料。陈大人为了救这个丫鬟,和张信一起差点要兵谏。为了这个丫鬟几乎要和燕王翻脸。

这倒是让燕王大感意外,忙让内事监调来陈士举的履历查看。是以那天陈士举上殿来见燕王的时候,王爷正在研究他的履历呐。

这王爷一看,果然被王妃料中,陈士举来求情救人,还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愿赌服输嘛,也就当众收了秋兰做自己的义女。王爷的义女那可就是郡主,都有名号的。王爷一想,这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这南边朝廷的事情,收这义女也是因为这事情机缘巧合而来,就赐号这秋兰为平南郡主。想不日就要对南边用兵,也可以讨个好的口彩。

王妃徐氏收了秋兰这个义女也很是满意。一来确实是喜欢这个丫头,二来也证明了自己眼光不差。

秋兰现在以平南郡主的身份就在王府中居住了下来,每天都要去陪着王妃。要说这秋兰还真的和这王妃徐氏有缘,两人相处的甚是融洽,真如亲生母女一般。

秋兰现在是贵为平南郡主,王妃又对她宠爱有加。只是深居这王府中,见不到陈士举,时常想念,偶尔面露愁容。王妃徐氏见了,她怎么不明白这女儿家的心事,笑着道:“你那小女孩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心事,我做娘的怎能不知。是不是想念陈公子啦,这也容易。改天呐,找个机会求求王爷,招那陈公子作了驸马,也就遂了你的心愿。想这可是王爷的恩典,你那陈公子还不巴巴的赶着来接你啊!”秋兰听见王妃如此说,又是高兴,又是害羞,一张秀脸,涨的通红。

建文元年,

六月,南京城的皇宫内。

建文帝朱允炆端坐在大殿上。殿下站着只两人。

今天的早朝散的特别早。众大臣都退下去之后,皇帝留下他的心腹大臣继续商议。因为是涉及燕王之事,考虑到燕王在朝中耳目甚多,是以只留下皇帝的心腹大臣。

“陛下,邓庸已经招供了,燕王府招兵买马,私自打造兵器,勾结北平地方官员和北平卫的住军,图谋不轨。现下证据确凿,还请陛下圣断,立刻下旨,剥夺燕王护卫,禁锢燕王,不可再拖延,使燕王势力坐大。”上奏之人正是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是太祖留给建文帝的顾命大臣之一,深受建文帝信任,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参知国事。

“现在时局紧急,燕王势力太大,又准备多时,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臣建议陛下立时下旨削燕王爵位,恐怕迟则生变,只可惜燕王三子眼下也不在京中。不能以此为挟。”兵部尚书齐泰继续上奏道。

其实齐尚书这话不仅是说给建文帝说的,也是说给旁边的黄大人听的。这黄子澄在洪武年间即伴读东宫,累官至太常寺卿。那个时候建文帝还是皇太孙,对他及是尊敬,每次见黄子澄,必尊称他为黄先生。

建文帝即位后,任命黄子澄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同参国政,共谋削藩之事。

古人云:“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齐泰与黄子澄两人都是科甲出身。齐泰是洪武十七年应天乡试解元,洪武十八年中的进士。黄子澄在洪武十八年中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三,就是探花。这两人一个是解元,一个是会元加探花,在科甲考场上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入得官场中,一个是太祖钦定的顾命大臣,另一个是东宫伴读。现在又都身居要职,共同参知国政,两人相处起来,关系自然就比较微妙了。

两人虽是共谋削藩之事,不过主张各不相同,齐泰主张先从最强的燕王下手。而这黄子澄却建议先消除其他几个势力弱一些的藩王,对这燕王,用黄大人的话来说就是要“徐图之”。建文帝最后还是采纳了黄大人的意见。齐尚书心中自然就有了想法。所以这会再说这燕王的事情,话说出来可就不怎么好听了。

黄子澄科甲出身的读书人,怎么会听不出这齐尚书话里的意思,说道:“我辅佐当今圣上,应当堂堂正正行王道,不可做拿诸王子嗣以为要挟的无德之事,也有伤陛下的圣君之名。礼记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齐大人,我们都熟读圣贤的道德文章,行事亦要按其所行啊。至于这燕王,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被王师所平。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也。”

看来这齐大人和黄大人两位是在建文帝面前较上劲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