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时候没有幼儿园,不过听说在西北哨小学有个育红班,反正我们村没有人去上,在我的印象中,那时候感觉西北哨小学距离我们村太远了。峪口、刘家围子两个村的孩子都去峪口小学,西北哨村的孩子去西北哨小学。
我上小学那一年是1995年,我7周岁了。那时候上学也不用提前报名,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家长送去登个记就行。不过那时候入学之前有个数数的测验,看谁数数数的多,能从1数到100的,算非常优秀的。为了让孩子数的多,那时候很多家长都用高粱杆,截成3cm左右的一段一段的,然后用针线穿起来,让孩子一个一个的数。我妈那时候没给我弄,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爸随便教的我,还是我当时太笨,反正入学测试的时候我就数到29,再也不知道下一个数是什么了,现在想起来都感觉很好笑。
不管数数多少,学校都要,就是老师心里可能有个大概排名吧。入学就得发新书,那时候感觉新书可好了,浓浓的油墨味,很香,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香。书包是我妈给我用旧衣服改成的,就是布口袋,然后有两根袋子挂到肩膀上,那时候哪有钱买背包,我一直到大学也没用过背包,后来工作以后,由于工作需要背电脑,才买了人生第一个背包,那是后话。
我们村其实距离峪口小学也不近,得有2里多路,那时候我们都是走着上学,早晨起来吃点饭就得朝学校赶,各家各户的孩子从不同的的地方出来,最后汇聚到主干道上,三五成群的朝学校去,那时候家长也不送孩子。上午4节课,中午放学以后回家吃饭,那时候的上下课的铃声都是老师用铁棍敲击一个大钢圈发出来的,很响很清脆,上课的时候敲的很急促,“当当当,当当当”就是上课了,得赶紧回教室自己的座位。下课的时候,老师敲的很慢,听到“当……当……当”,就可以出去活动了。
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姐上四年级,我们整好都在峪口小学,这也是唯一一年我和我姐在一个学校上学,我们那边没有五年级,所有上五年级的学生都得去泗彦完小去上,距离我家得有4里多路。再后来我姐去水莲中学上了三年初中,等我2003年上初一的时候,我姐就初中毕业了。所以,一年级以后,我和我姐就再也没有一起去上过学。
那时候的学校的操场都是土的,没有做硬化,基本就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校园的西南角是男女厕所,那种条件很差的蹲厕,特别到夏天的时候,很脏。校园东南角有一个水泥板拼成的乒乓球台,那时候也就老师们会偶尔打打,学生基本把台子当做猫捉老鼠的场地了,扮演猫的学生在台子上面,扮演老鼠的学生在台子下面的空间里,看看谁能出来不被猫抓住。
校园的北面一排瓦房,我记得自西向东依次是体育器材室,一年级教室,二年级教室,办公室,三年级教室和四年级教室。最西边两件红瓦的器材室应该是后来加盖的,作为体育器材和音乐器材室,里面有铅球、几个篮球和一台脚踏风琴。我二叔是峪口小学的老师,那时候教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数学兼任班主任,我姐就是他教的,后来我也是。我只见过我二叔弹奏过那台风琴,也见过他和丁老师打乒乓球。
校园的西墙根,有一个用两根黑乎乎的老木头支撑起来的篮球架,黑乎乎的篮板上盯着一个黑乎乎的球框,很破旧,也没见谁用来打过篮球。估计也就能玩个偷懒,打球很难,因为地面根本不平整,没法把球打好。
校园的最南边是正门,两扇大铁门,用绿色的油漆刷的很亮,大门的上面有很多像矛一样的刺,看起来很吓人。校园的围墙是用青石垒起来的,在东面墙上留了一扇小门,门板是木头的,一般家在学校东边就近的学生走这个门,东边的墙上,很多石头已经掉落,在外边看显得墙很矮,我那时候也翻过东墙进校园,具体因为什么已经忘记了。
学校外边东侧有个藕塘,应该是东边虎子家的,种了很多藕,但是在藕塘的西北角,由于我们经常倒垃圾,已经给堆出了一个小岛,人可以下去,但是一般没人下,因为藕塘的水不是很干净。
在学校南侧有一条不到2米多宽的土路,算是峪口村的主干道,路的南边有一条自然形成的大河,河床都是大青石,夏天雨季的时候,河里的水很大,附近的村民都去青石上洗衣服,后来我和我的小伙伴也去洗过澡,抓过鱼和泥鳅,水很清澈,一直朝下最终流入我们村下面的西北哨水库。
先说这一部分吧,真是满满的回忆,可是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