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的一帮老臣,为了扶持政权不被公卿大夫荀子夺取,于是在乌烟瘴气的朝廷之中诛杀荀子,最终荀子一死,曾国的**彻底停止了。
但随着曾武公死后,曾武公在死前并没有交代遗嘱,由哪位子嗣来继承曾国国君宝座的事宜。
当时这一年,即公元前八百二十年,曾武公因为听信小人谗言,肆意残害忠良,对曾国的百姓十分苛刻,为了一己自私,他对外横征暴敛,迫使百姓怨声载道。
怨民四起,臣下进谏,却遭到武公的肆意杀戮。
由于武公的做法,致使曾国内部矛盾重重。
武公晚年,即公元前八百二十年,武公八年,他日益独断行,不纳忠谏,一意孤行。
对自己的儿子,猜疑心比较重。
认为自己的儿子,唯恐自己在晚年,篡夺自己的君位。于是他听信小人的谗言,对自己的儿子展开杀戮之心。
最终,由于武公的这种丧尽天良的做法,导致了他的儿子们,为了躲避他的残害,辗转在外流亡。
武公为了彻底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自己的儿子们在外流亡,还不惜派刺客追杀。
曾文公是他的第七个儿子,从小机警睿智,但不幸也成为了这场闹剧的逮捕对象。
曾文公为了躲避父亲派来的刺客追杀,他先后辗转多个国家,最后在江国[即今天的河南省一带]自己母亲的父亲江国国君庇护下,这才苟延残喘的活了下来。
武公死后,曾国的叛乱主导者荀子被老臣们诛杀。
由于武公在生前没有立下遗嘱,故此曾国没有继承君位者。
为了找到一个贤明的君主继承国君之位,曾国的一帮老臣贵族,把目光放到了曾武公第七子文公的身上。
当时文公和他的母亲为了躲避父亲的追杀,逃到了江国的国土上避难。
而江国的国君江公是母亲的父亲,文公凭借外甥的这个身份,得到了江国国君的庇护。
他和母亲在江国才得已母凭子贵。
在江国国君的阻拦之下,才没有被父亲派来的刺客暗杀。
武公曾国的一帮老臣和贵族,都知道文公年轻有为,又是武公的嫡七子,是继承君位的不二人选。
本来按照周朝的宗法礼制,国君死后,君位只能由国君的嫡长子来继承。
嫡七子是没有这个权利继承的。
但是由于武公晚年昏庸无道,残暴不仁,听信小人的谗言,猜忌自己的儿子们会在他晚年篡夺君位。
不惜骨肉之情,派兵对自己的儿子们展开杀戮。
为此,他的儿子们为了躲避他的杀戮,辗转在外流亡。
武公并不死心,又派刺客诛杀逃亡的儿子们。
武公的嫡长子,前嫡六子们全部受到武公的残害,最后嫡七子幸免于难。
而嫡七子文公是武公所有儿子中,才能最高的一位。
因此,武公死后,曾国因为内乱一直没有继承君位者。
曾国的一帮老臣为了曾国社稷,不得已将流亡在外的嫡七子文公从江国迎来。
就这样,文公在众多曾国的大臣和贵族一致拥戴之下,登上了曾国国君的宝座,成为了曾国的第二代君主,史称曾文公。
曾文公在位时长二十八年,由于他在少年时,经历过战争的动乱,和流亡时积累了一定的执政经验。
在他登上曾国国君的宝座以后,决心要以自己父亲在位时的下场为戒。
即位后,他虚心谨慎,勤理国政!
对内修明政治,富国强兵,对外又遵从王室,这使得曾国在内乱后的短短几年。
国力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当时北方一带首屈一指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