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侯晚年,沉迷酒色,朝政开始荒废,晋国的国力逐步衰退。
公元前八百一十二年,晋献侯在一场大病中病死,晋国在这个时期,国力开始败落。
晋献侯死后的第二年晋穆侯即位,然而这个新上任的晋侯,由于太过于年轻,少年时,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动乱,因此性格十分胆小怕事,软弱无能。
晋国在他统治的前期,国力一直停滞不前。
曾国却在曾文公即位的短短几年,国力蒸蒸日上,国力和军事实力的强大,直接威胁到晋国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八百一十一年,由于曾国的快速崛起,晋国很快失去了在北方的霸主地位,而新兴起来的曾国成功的将晋国在北方的霸权独揽。
这时,曾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北方一带诸国中的头等强国。
公元前八百一十年,文公十年,周朝的第十一代周王,即周宣王为了振兴周朝,他下令中兴,使得一度处于风雨飘摇的周朝有了一定的回光返照的迹象。
为了开疆拓土,周宣王把战争的矛头指向了北方一带的戎狄部落。
通过兼并土地的战争,让周朝获得更多的土地。
但是西周晚年,由于国力的衰弱,周王室再也无法组织起一支强大的军队。
没有军队,周朝便无法对外扩张,于是宣王姬静让北方的两个诸国霸主,即曾国,晋国一起出兵讨伐北方猖獗的戎狄部落。
曾国原本就是周朝姬姓封国,而曾文公的父亲曾武公还是宣王姬静的弟弟。
曾国立国虽然较晚,但也是宣王姬静一手册封在北方抵御戎狄部落骚扰的姬姓封国。
宣王姬静之所以会在北方戎狄一带册封曾国,是想让曾国防御北方的戎狄派兵南下,对中原一带的土地趁火打劫。
当时的西周王朝在晚期,发生过一场国人暴动,造成西周王朝国力走向败落。
随着流亡在外十四年的周厉王死去,周朝经过暴动短短几十年,国力日益衰微。
就在西周王朝国力日益衰微之际,活跃于北方一带的戎狄开始频频派兵南下,入侵中原。
宣王姬静即位之初,戎狄的兵马已经打到了西周王朝的边境地带,战火逐步向西周王朝管辖的领土蔓延。
为了打击戎狄入侵南下的野心,宣王姬静于是派遣自己的弟弟曾武公去北方戎狄边境一带成立一个诸侯国,并且给了曾武公一块封地,让他带兵抵御戎狄南下入侵的野心。
武公虽然即位只有短短八年的时间,但凭借铁血手腕成功的带兵阻挡了戎狄南下。
武公死后,轮到他的儿子文公继承曾国的国君之位。
曾文公比起他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戎狄猖獗,频频带兵南下趁着王室衰微趁火打劫,为了教训戎狄,曾文公即位之初,经常带兵北上,消灭了北方一带戎狄好几个部落。
戎狄畏惧曾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狡猾的戎狄于是选择避战。
文公不敢带兵深入戎狄腹地,唯恐受到戎狄的钳形包夹,但也成功的阻挡了戎狄带兵南下入侵中原地带的野心。
在宣王姬静的求助之下,讨伐戎狄,曾文公毫不犹豫的答应出兵,并十分乐意的陪同王室的军队,一起去征伐活跃于北方一带的戎狄部落。
他早就看北方一带的戎狄部落不爽,现在王室要他一起出兵讨伐戎狄,他当然求之不得。
然而,曾国答应出兵,而晋国方面却没有同意,理由是当时的晋献侯刚死,晋国的国力开始衰退,新继承晋国国君之位的晋穆侯还很年轻,性格胆小软弱,缺乏执政经验,和战争的指挥才能。
畏惧戎狄的彪悍之风,唯恐出师不利,所以晋穆侯没有答应宣王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