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青春像肩章一样红(我的红肩章)_第2章 参军入伍(1 / 1)_我们的青春像肩章一样红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章 参军入伍(1 / 1)

2011年,这一年我刚毕业,踏入社会开始了销售工作,那时满大街都播放着《永远的兄弟》。这一年《我是特种兵》这部剧才开始首播,一群怀着热血的2b青年因为这部剧参军入伍,也正因如此我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而在我们眼里可能觉得部队也是电视剧里那样的,热血澎湃。事实上我们看剧的时候,经常的会作为第三人称不断的骂电视里的那群二逼青年,恨铁不成钢,电视剧教官用的训练方法很变态,我们会笑着说这是在激励他们。直到后来我们亲身体会了,才知道真实部队的训练往往残酷的多。可现实就是这样,当你没有亲身体会,你根本就感受不到那种条件下所思所想。

随着入伍的层层选拔,我的各项指标合格,被批准入伍,在这庞大的参军队伍中,有那么10个人根本还不知道他们会在一起经历一段难忘的回忆。记得半个月前我跟大学同学的电话通话是这样的:

“喂,进哥,听说你要去当兵了。”

“是啊,都已经报名,准备体检了”

“你sb了吧,读完大学还去当兵,你还真以为像《我是特种兵》里面一样,大学生士兵,哈哈”

“还好吧,反正家里安排的,听说退役后还会安排工作”

“好吧,那祝你军旅生涯愉快,百炼成钢”

通话结束后的半个月,啪啪打脸了,我应征入伍了……

我叫李树凡,大学毕业才三个月,已经换了3份工作了,毕业前宏图大志都没有实现,生活窘迫,被现实生活啪啪打脸。在十分钟后我接到一个电话,这个电话让我彻夜难眠。

“喂,树凡”

“爸,有事吗?”

“去当兵,你愿意去吗?上面说可以为大学生士兵分配工作,考虑下,如果去10月23就回家体检”

“哦!”

这一刻我犹豫了,因为现在的生活让我很纠结!这一天是2011年10月17日。

现在我的内心十分纠结,心里乱糟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刚刚还在嘲笑大学同学去部队,转眼这事落在自己身上,真不知所措了。

转眼时间来到23号这一天,这一天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而是躺着在想该不该去部队,思考的并不是自己到底能不能吃苦,而是我总觉得可能会浪费两年青春,于是我开始不断的发短信给同学,看看大家的建议,其中有拍手叫好的,当然也有不少说脑子有坑的,就这样思来想去,最终我还是没有赶上那辆回家的车,于是我跟爸打电话,说“爸,我没有赶上车,不能去部队了,还是算了吧!”可我爸说“没事,你明天回来也可以”,就这样我又思考了一晚上,最后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回家。

回到家中我开始准备一切,网上报名,入伍体检,最后政审。所有的流程都没有问题。感觉好像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十分顺利踏上从军的列车,而在远方同样有群跟我一样的“热血青年”也正盲目的准备这一切!

2011年12月11日,这个时候湖南的天气已经变的很冷了,但就是这一天我们开始与这个灯红酒绿的社会说再见,正式踏入军营。此时武装部门口已集合了400多名新兵,不,这时候还算不上新兵,只能称呼其为一群社会闲散人员。接兵干部清点好人数,发完生活必需品,我们背上背包开始踏上入伍的班车。

湖南的兵输送浙江,我们必须先坐两个小时大巴车去到火车站,然后再坐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大巴开出之前都有一个欢送仪式,此时各位的父母都在大巴车外候着,我们陆陆续续上了大巴车,我特地选了个离我爸妈近的窗口,本以为等下还有机会跟父母说声再见,保重身体。可现实确是大巴开动那刻我才发现大巴车里面可以看到外面,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而且隔音效果太tm好了,大巴开出的那一刻,我拼命的喊着爸妈,其他人开始喊爸妈再见,可无论怎么喊,车外的父母没有任何反应,我看着车外各位父母的眼里都泛着泪光,也拼命的找自己的孩子。就在这一刻我忍不住了,泪水止不住的流,但我没有哭出声音,只是泪水不停的打转,而此时整个大巴都沉寂了。没有笑声,没有哭声,我想大家都强忍着,依然互相打趣着,“你看他哭了”,“该哭了吧”,“早知道就不去了”,大家都明白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回,几年,几十年,是该跟亲人,跟朋友告个别了。

大巴飞驰在高速路,部分家长开车跟在后面送行,大巴车准时到达衡阳火车站,而去浙江的火车是晚上六点。部分家长又开始跟自己的小孩攀谈起来,此时大家在候车室开始幻想军营,有人说“部队不会tmd跟电视里一样吧,变态的班长,到处整人,想方设法整人,当初就是不是不该报名”,也有的说“大家都是脑袋夹坏了,没脑子”“我想逃,如果有人代替我,或者有个双胞胎兄弟,我得换他去”,各种胡思乱想。

可部队是怎么样的大家其实都不知道,这才是它神秘的地方,我很喜欢这种神秘。

时间很快,六点火车准时到站,似乎象征着什么。挥泪告别亲友,这次是真的走了,真的要踏上远方,对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来讲这可是第一次出远门,他们的家人都送到了火车站。这次再也不能送,整辆火车都是兵,陆军,空军,武警,各种兵种齐聚同辆火车。进入车厢,我们看到前几站上火车的同志已经开始适应了离别家乡的伤痛,各种打闹嬉戏,有玩牌的,聊天的,吃东西的,玩手机的,抽烟的,他们笑着,吵着,不愧为社会闲散人员。

此时的我特别安静,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坐着,可能我还不能接受去部队的事实,就这样一直沉默着,等待一场未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