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纂修,主要负责的东西也就是参与诰敕的起草、史书纂修和经筵侍讲,诏书的起草,虽然说是别人说什么,你就写什么,但是却可以让你迅速的了解朝廷的政策。
朝廷稍有风吹草动,政策方针,你全都是知道的。
至于史书编修,却也不一般,皇帝对于史书的编修还是很重视的,最主要的还是实录,皇帝是要看的,这关系到自己的生前身后名。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经筵侍讲了,所谓经筵,从字面意思上来说,这是就是为皇帝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专门给皇帝讲四书五经,谈古论今,说历史的。
说的夸张一点这是给皇帝和太子做老师,给他们讲课,让他们接受你的观点,毕竟,皇帝和太子听讲,不可能天天的讲经论史,就算是华夏的历史博大精深,总是会有讲完的一天,所以,讨论政务,也是免不了的。
总是需要一些政论那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这小小编撰是很有可能改变朝廷的施政方阵。
这就是属于重点照顾的对象。
而且混了半年编撰再调任其他官职的话,往往都是连跳数级,起步就是一个知府,在地方上干几年,在调回中央,直接进入权力的中枢。
当然,这要是运气好,你是根本就不会离开中央,直接踏足权力的中枢。
那些个苦逼的观政士,学习几年,随便打发你去某县做县令甚至是县丞、主簿。
魏公公却是笑了起来,缓缓的开口道:“不过,咱家跟皇上说了,该让张老弟你来当侍读学士!”
“侍读学士?”
张好古心里直呼好家伙,这可是从四品。
其职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字,备皇帝顾问。凡大政事、大典礼、集诸臣会议,则与诸司参决可否。
理论上来说,侍读学士得是先从翰林混到六部侍郎,到了这一步此案有资格成为侍读学士。
而张好古则是属于刚刚考试结束的官场新丁,是绝对没有资格成为侍读学士的。
至少换了崇祯,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换了朱元璋只怕是表示你在想屁吃。
但是,换了朱由校,他才不在乎这些,提拔自己亲近的人,信得过的人这是常态。
登基没多久,封客氏为奉圣夫人,荫封她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以及魏忠贤的哥哥魏钊为锦衣卫千户,后来还是直接让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变成了宁国公。
朱由校这个家伙,是真的有昏君的本色的。
荒唐的事情也没少干。
不过,既然要给自己侍读学士,那么自己就没有拒绝的理由。
能跟皇上搞好关系,多见面,总是比起苦哈哈的熬资历要好得多。
这起步就比别人高了不少。
当下,张好古还是称谢,道:“多谢魏老哥栽培。”
“好说,好说!”
魏忠贤微微一笑:“咱家也就是跟皇上提了一嘴,没想到皇上就答应了,张老弟,日后,你可就是咱们大明朝的中枢大臣执宰天下,咱们日后,就跟万历朝一样,咱家就是那冯宝和你就是那张居正,这说起来,你跟张居正还都姓张,不在话下!”
难得,魏公公居然知道冯宝和张居正。
就是这老狗八成不知道,这俩都没啥好下场!
张好古却是笑了笑,缓缓的开口道:“忘不了公公的栽培,今日公公提拔,日后定有回报,公公与我,休戚与共,匡扶社稷,横扫建奴,封侯拜相,不在话下,这冯宝和张居正如何比得上我们?“
”嘿嘿,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冯宝和张居正,如何比得上我们?“
魏公公笑的像是一个盛开的菊花。
特码的,东林党瞧不上咱家,难道,咱家就不会培植自己的实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