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从传道开始(文字莫妄谈)_第三十八章 云中君(1 / 2)_强汉从传道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三十八章 云中君(1 / 2)

眨眼又过去了一个月,王允的所有建设都弄完了。不得不说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勤劳同时学习能力超强的民族,其他的几个乡王允一直都没有去指导建设。

但是时不时他也去看看他们建设的如何,总体上来说王允还比较满意,不过这个月他最大的收获还是眼前这个高达二十米的高炉。倒不是他不想建的更高,只是材料品质不是那么好,所以暂时只能如此,建的太高的话不安全。

高炉炼铁高炉从上到下细分为:煤口出气,进料口,炉壳,炉衬,进风口,出渣口,出铁口,炉底,炉基。

笼统一点就是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

其中炉腰主要进行三氧化二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的化学反应。

炉腹有两个,分别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硅生成硅酸钙还有二氧化碳和炭生成一氧化碳。

至于炉缸则是炭和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

大概要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其中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就可以变成焦炭,通常所需温度为1150~1200c之间,这点王允还是可以做到的。虽然产铁量可能远远达不到后世的效果,不过王允相信一定也是这个时代的产铁技术远远达不到的。

当然经过这几个月的建设与投资,王允也迎来了目前为止遇见的最大问题。那就是,没钱了!

几天前来福急匆匆的找到他,给他说了一下这几个月的消费。其中光槐里买山就用了整整三千多万,然后又给平阳侯弄去了四千多万,再加上每天要给几千人发工资以及槐里的建设也要投入大把钱财。

现在的王家已经快没钱了,六七个月靠买盐、纸储存的几千万钱财已经快见底了。虽然盐场和纸厂还在生产,不过已经远远供应不上现在王家的消费了。虽然水泥和砖瓦场也在生产,不过那些都是赔钱玩意,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小钱。

来福也建议王允先停一下那两个场,不过王允却知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自己的建设肯定离不开砖瓦水泥。

“好了,好了。别急,很快就有钱了。西乡的那几个盐场和盖亭的那些盐场已经建完了,很快就可以产盐了。还有就是我们的味精、桌椅也可以投放市场了。”

对于这些话来福也是听得懂的,因为这些天只要是王允所上的课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场。三个年龄段的来福、旺财以及卫长君三人都不曾缺过席。因为王允一直都是在用这些现代名词教导学生,所以来福对这些词汇也一点都不陌生。

来福虽然也知道这些东西建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过他还是担心。因为周围的郡县的市场差不多都已经被他们包下了,其他的商户完全竞争不过他们,但是那怕增添了味精和桌椅也不至于可以补得上现在的空缺吧?

对此王允也没有多和他解释,来福不知道不代表王允不知道。

现在已经四月初了,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四月中旬永寿宫的那位薄太皇太后好像就要辞世了。

同时也就在这个月景帝将会减轻全国赋税,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同时减轻刑法,比如笞(chi)刑改五百为三百,三百改为两百等。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道“驰山泽之禁”的诏书下达以后,自己的产业就可以向全国进军了,而不用在拘泥于槐里周围。

汉初为了全国安定,国家将百姓圈禁在自己的生地。一般情况下如果你要去其他地方需要得到很多相关部门的承认,而且要去的地方越远,所需要的认证就越多。

当时还有一种身份证,就是用竹简写上自己所在乡县等,上面还有官府专门的印章。

如果你到其他地方拿不出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就会被当地的官府抓起来,但是随着所谓“驰山泽之禁”的推行,私营铁业、盐业、渔业、林业突飞猛进,很多逐利之民“远去乡里。”

商人们不在被局限在自己生活的生地,更多的人为了可以更好的销售自己“产品”,越来越多的商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向远方逐利而去。

这些他也没有给来福说,只是叫来福别担心。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他们在忙碌的是一个王允觉得很扯淡的事。

随着天气的渐渐回暖人们也开始准备春耕工作了,而其中让王允觉得好笑的是明日乡里要祭祀云中君!

因为王家现在是乡里的的领头羊,所以这个祭祀的仪式就交给他负责了。

李氏是女子不符合规矩,王信在长安一时也过不来。虽然一开始大家觉得王允还小也不大合适,不过想到他的所作所为众人又感觉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