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袁盎大人被杀了,有风声说是梁王殿下动的手。现在朝中上下为了这事现在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并且太子殿下还主动请缨想去调查这件事,明天就出发了。”在长安王府里司马相如对王允说到。
公元前153年,夏天,四月二十三日。刘启封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也封刘彻为胶东王。但无奈摊上一个十分想做皇后,却又十分无脑的母亲的母亲栗姬最终被废。
公元前150年,冬季,十一月,太子刘荣被废。贬为临江王,不就后栗姬郁郁而终。
正因为太子被废梁王刘武觉得自己机会来了,找着各种借口回长安,希望刘启能执行当年对他的戏言,让他做储君。
刘武带兴而去,败兴而归,这其中自然就是因为袁盎了。一手祖制如此,便死死的将刘武拦在了储君位前就是上不去,那怕窦太后撒泼也被以他带头的官员最终说服。
虽然刘武回去了,但是也让刘启看见了自己这个弟弟心中的野望。
同年四月十七日(汉朝十月为年尾。),王美人被封皇后。四月二十七日,刘彻也登上了太子之位。
这其中王美人也有用过些许不光彩的手段,甚至刘荣也被他们给弄死了,不过王允却没有因此去厌恶她。因为在王允看来,这样的结果符合历史,同时对自己也有利。他没必要慈悲为怀的去为一位不相干的刘荣申冤、出力。
刘武要回梁国了,不过在他回去的时候他的智囊团发疯了。
刘武手下两个智囊团又出动了,一开始他们鼓动刘武争取储君之位。因为袁盎阻挠,没有成功。
两人一商议下来,“怎么办?”
“这家伙让我们不爽快,我们肯定也不能让他爽快了。剁了他!”
然后两人向刘武报告,刘武一听这两个家伙的主意。“对啊,这家伙让我不爽我也让他不好过。”
七月,刘武回梁国了。不过他的两个智囊团头子羊胜和公孙诡却留了下来,苦苦寻觅三个月他们总算有机会对袁盎出手了,不过所派去的刺客却不是很尽责。一方面他崇拜袁盎,一方面他又有使命在身。折中一下,他给袁盎交了低,给袁盎一个留下申冤的机会。
一夜之间整个汉朝十数位大臣接连丧命,整个朝廷都沸腾了。
正因如此有了太子刘彻请缨调查梁王一事。刘启对王允还是很照顾的,让周亚夫和卫绾(wan,三声)同他前去睢阳捉弄羊胜等人。同时被带去的还有王允。。。
现在王允很头疼,本来他在家里呆的好好的。甚至听说这件事后连皇宫都没去了,不过就在司马相如告诉他这件事不久后刘启的诏书就来了。
说是诏书倒不如说是口谕,就是叫他陪同刘彻两人同去睢阳,顺便让他张张见识。
王允心中是拒绝的,别人不知道窦太后多疼梁王他还不清楚吗?几年前窦太后眼睛好了就是将当初梁王送她的那些东西翻来覆去反反复复的观看摩擦,历史上还记载因为处理梁王的事这老人家绝食几天。
王允是真的不想趟这趟浑水,不过刘启却是丝毫机会都不给他。
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关东平原最冷的日子,风每天从南山头刮起,掠过平原,把滔滔东去的渭水冻成坚冰。只有猎猎的旌旗告诉东去的队伍,战争就在眼前。昨天,他们还在长安城外举行了短暂的开拔仪式,今天就已经奔驰在两山夹道的函谷关外了。
王允的车驾走在卫队的中间,刘彻这位身披狐裘、捧着木炭手炉的太子现在正依偎在卫绾身边。
本来应该是刘彻的车架在卫队中间的,不过因为刘彻非要与王允共乘一座最终让王允的车架走在卫队中间去了。
周亚夫等人一开始是反对的,不过体验到王允车架的舒适与温暖最终同意了。不过出于对太子的不放心,最终卫绾也跟着进来了。
刘彻还没脱离稚气的眼睛很不安分,时不时想掀开窗帘。每到这时候,卫绾总是很谦恭地以臣子的身份,又带着长者的温厚劝他:“外面太冷,殿下身体要紧,此去还有很长路程,千万不能染上风寒。”
相较于刘彻王允就令人十分放心了,车架平稳,保暖也到位。摆了一个适合的姿势呼噜噜的就打起了吨,丝毫不用卫绾操心,当然卫绾也不会操心他。
看着呼呼大睡的王允刘彻有些许不明白,自己这位表哥怎么瞌睡那么多呢?从早上上车就一直在睡,都走了半天了感觉就像永远也睡不够一般。而且对外面的冰天雪地的世界居然一点都不好奇了?
王允其实是装睡,出发前他就打定主意了。这一路能睡就睡躺好就行,绝对不多出力,绝对不多哔哔。到时候窦老人家生气应该也不会生到我头上来。
王允是不知道刘彻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耐心的告诉他。“不好意思你个弟弟,你觉得新奇的东西你哥哥我五岁起每年都在看了。”
刘彻正想着突然前军司马来报,说已经到函谷关了,函谷关守将李息正在外迎候。
刘彻早被憋坏了,听说守关将领在外迎候,他立即放下手炉,跳下车来。他抬眼望去,这函谷关果然地势险要,两边峰峦叠嶂,直插云天,山上林深路隘,关城就筑在两山之间,恰似一只猛虎,雄踞在千里驰道上。刘彻向卫绾问道:“当年秦皇就是从这里去山东巡视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