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周瑜见诸葛亮竟利用江水弥雾骗取敌箭十万余枝,不免由羡生妒,由妒生恨。但虑及联合抗曹乃既定抗击强敌方略,大敌当前,当以大局为重,即引诸葛亮入帐,设宴庆贺,共商破敌大计。
二人各自在手心写一“火”字,同时伸出,互相观看,对视大笑。
鲁肃在旁看了,惊讶不已:“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周瑜说:“既然我二人所见相同,更无疑虑,幸无泄露。”
诸葛亮说:“两家公事,岂有泄露之理。吾料曹操虽两番中我此计,今见是水上作战,必不为备。”
正说间,人报:“有人求见鲁肃。”
鲁肃出迎,二人急忙擦去手心“火”字。
须臾,鲁肃引人入见。
诸葛亮一看却是庞统,故作不识。
鲁肃介绍说:“此乃襄阳庞统,字士元,号凤雏。刘琮降曹后,由荆州避乱至此。吾引见给吴侯,辟为功曹,今奉吴侯之命,前来助力。”
庞统施礼毕:“避乱至此,多蒙子敬荐举,敢不效命?”
周瑜说:“素闻士元才名,既蒙子敬推荐,定有妙计破敌。”
庞统说:“都督已得破敌之计,何必问我?”
周瑜惊问:“何以知之?”
庞统看了看诸葛亮说:“能于都督侧旁同坐者,必是高人。高人必有高见,否则岂不虚坐于此?”
周瑜急忙叫人置座身旁,礼让庞统入座,介绍说:“这位便是刘备军师诸葛孔明先生。”
庞统坐下后说:“原来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囊倒江弄火之智的卧龙高人,怪不得能玩火于股掌之中,两番烧得曹军焦头烂额,被都督待为上宾。”
诸葛亮说:“士元莫要取笑。孙刘两家联合抗曹,士元既已入仕江东,当以鼎力破曹为要,愿闻妙策。”
庞统说:“有卧龙在此,吾能有何计?只恐都督被孔明火攻之策所烦累。”
周瑜大惊:“何言烦累?”
庞统说:“孔明陆地玩火,借木生火,如吃便饭,信手掂来,易如反掌,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而都督水上玩火,水能灭火,大江水面,火炬难存,即使引火上船,一船着火,余者四散,难伤大体。”
庞统进而分析认为,水上火攻并无不可,曹操定然不会料知,如能教他把战船链接一起,钉作一处,然后引火烧船。关键是,怎能使曹操相信,怎能接近战船将火引到船上,还有风向等问题,弄不好就会玩火自焚。
庞统分析后说:“水上火攻,确为良策。只是战事瞬息万变,既有必然,也有偶然。况且曹操雄才大略,虽然不拘小节,不太重视细稍末节,但手下谋士众多,难免不被人识破。要想火攻成功,必然要步步设计,使得计计相连,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计划实施者,既要忠勇,又要机警敏锐;若有一招不慎,一计纰漏,一人失误,就会前功尽弃,全盘皆输。这样一来,作为统一指挥的都督,既要指挥本部将士有方,又要调度敌军陷入所设圈套有度,必然要煞费苦心,劳心费神,日夜操劳,寝食难安,无片时安宁,岂不烦累?”
周瑜听罢,甚服其论:“孙刘联合破曹,吾当尽力尽责,死且不惧,岂敢偷闲?只是有烦士元前往曹营实施连环之计,方得成功。”
庞统欣然接受。
鲁肃说:“曹操奸猾,如何去得,又如何肯信?”
诸葛亮说:“都督自有妙计,尽行可也。”
周瑜教人安排庞统于西山背后小庵旁草屋暂住,并教如此如此,待机而行。
诸葛亮辞别周瑜,与庞统同至草屋。
庞统说:“周郎确是帅才,只是心胸狭窄。常言‘一山难容二虎’,孔明兄在此当心便是。”
诸葛亮说:“破曹之时,吾自有脱身之计。士元此番前往,能识破者,徐元直也。”
庞统说:“曹操迫死元直母亲,虽能识破,必不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