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七零当首富(大河东流)_104、一百零四章(1 / 2)_穿到七零当首富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104、一百零四章(1 / 2)

林川柏从首都回来了,俞向安“这次是什么事”

林川柏,“我老师想让我去他的一个项目,我拒绝了,在那边帮忙打了两天下手,打架的事怎么样”

俞向安“已经完全解决了,你儿子跟被打的章途飞章同学还成为了朋友,不打不相识。”

林川柏了然“男孩子的友谊。”

俞向安笑了笑“我带着他们去卖包子了,还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林川柏“卖包子是让他们吃点苦吗,什么好消息。”

俞向安“我去长瑶药厂那里打听了一下,经营不善,现在还能撑,但是如果上面的人还不改变,撑不了多久了。”

林川柏也有好消息“我新研制出的口服液,对小儿发烧效果不错,差不多可以进入临床了。”

国企大肆裁员不是这个时候,但一些工厂经营不善是八十年代就有了,不过因为政府扶持,还有银行贷款,一直苟延残喘。

林川柏想要做一家平民药店,他没有研发什么大病重病的药,他自己私底下研制的全都是一些日常的药品,比如感冒药,退烧药,碘酒,凉茶等等,只在学校研究所有参加一些大病重病的项目。

日常药这也算是他的一个执念了,在穿越之前抚养林川柏的老道士有一次生病了,去医院花了不少钱,没治好,最后有人介绍了一款很便宜,没什么名气的中成药,治好了。

他对这件事情印象很深,他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药进入家家户户。

对他的这个想法,俞向安表示支持想做就做。

不说能赚多少钱,能收支平衡就好。

没多久,羊城这边就多了一个名叫王永乐的大姐,以前家里是开武馆的,因为家里出了些变故,就出来外面找活干了,俞向安让她来这里陪着两个孩子,林亦宁是女孩,有些事情,女的比较容易有话题。

这个年纪,别人轻易也不会说闲话。

李全福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庄稼汉,他种了一辈子的地,在建国之前,他跟着父母给地主家种地,后来新国成立了,没有地主了,他跟着其他村民种集体的地,听上面的分配干活,又后来改革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分田到户,他给自己家里种地。

种地是他唯一会的、也是赖以谋生的职业。

给集体干活和给自己家干活是不一样的。

同样的地,之前的收成是一百斤的话,分给个人以后,可以收到一百二十斤。

李全福现在很满意,但是他的孩子大都不愿意种地,越来越多的人跑出去外面讨生活,每个月拿工资,他的孩子也出去了,留下孙子孙女,到了农忙的时候才会回来帮忙。

那也没关系,他们能照看的过来,他以为日子就这么过去了,但他没有想到,他都到了这把年纪了,还能拿工资。

有个大老板承包了一大片地,有田地、有山地,也有沼泽地。

这山说起来,刚经历了火烧山,不知道是谁勾起了火星,烧了好几座山头,现在这几座山头就被承包了下来,租了挺长时间的,然后聘请他们帮忙收拾。

收拾出来之后,挑选有经验的人种地,李全福看着待遇,试探性的去报名了,别的不敢说,种地,他还是有自信的。

结果出来,他被选中了。

被选中以后,他每个月也是能拿工资的人了

而且就在家门口。

家里的地还有老婆子,还有孙子孙女,这日子太方便了。

跟他一样的人不少,这山头不是一个村的,三个村都有份,也有其他村的人被聘用,还有外地人过来,他们有的会养鱼,有的会养甲鱼,有的会养羊,有的会养兔子

每个人擅长的地方都不一样。

做了几个月,李全福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回来,在外地打工做什么

不如在自己家门口打工。

能拿工资,还能顾着家里。

俞向安是逐步投入的,一口气全部铺完,资金压力太大。

山头一点点清理,先清理出来的部分按规划。

这山头有的种果树,有的种的是经济木材。

李全福气认识一些,用来做家具很受欢迎。

这些是急不来的,比如果树和经济木材,种下去不可能今年明年就能收获,俞向安打算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放心后厨,后生那么多不知道加了什么添加剂的食材,哪里有自己种的放心。

“招商引资”,这是一个热门话题。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寻求外来资金注入,盘活经济。

只要愿意去那边建立厂房,带动收入,大小不等的优惠。

有的愿意减免税收,有的愿意免费或低价土地。

只要厂房建起来了,那么就会有工人,当地的就会增加收入,有了收入,才能做其他的事。

白石县想要引入外资,但是这地方不是什么交通要道,只有一个火车站点,也没有什么自然资源,想要招商引资,难。

村里,俞顺稳却正在想着招商引资的事。

他们村有一个造纸厂,还有一个砖厂。

造纸厂是镇里的,砖厂却是属于他们村自己的。

靠着这两个厂子,他们村在附近谁说起来都要竖起大拇指,最直观的,就是他们村里娶城里的姑娘,容易了。

但是俞顺稳觉得还不够。

俞满昌也觉得还不够。

去了一趟特区回来,他们两个都有些热血沸腾。

他们想要招商引资,首先找的就是俞满生,俞满生做建筑,他们村多少小伙子都跟着他出去外面闯荡,大家都知道他在外面赚大钱了。

对这点,俞满生过来问俞向安意见,俞向安摊手“你想投就投,但是如果你是想着做善事的话,那要跟做生意区分开来,做生意是想着要赚钱的,做法不一样。”

林川柏大哥林广白现在管着开发区,也有问过俞向安要不要去那边投资,政策优惠绝对有,但是俞向安盘算了一下自己的资本,距离太远了,没有去,暂时搁置了下来。

投资回报率达不到她想要的。

如果要问她想不想投资老家的话,俞向安是觉得投也行,不投也行,要投,花销也不大,可以试一试水果这一条路,他们那一片种的桃子味道不错,要是做出名头了也可以,还可以建一个罐头加工厂,生产水果罐头。

不投就是站在赚钱的角度,现在投资老家并不是什么好选择,如果是要做善事的话,那可以把学校修一修,路修一修。

俞满生听了这话,点点头“我回去好好想想。”

他回去先看看自己手头有多少钱。

他的资金可没有俞向安那么好。

俞向安也不是没想过去别的地方,招商引资有优惠,挺好,但是这边的摊子还没铺好。

不急。

等再过两年。

林川柏和俞向安收到了一个包裹,这是吴铮托人送来的,是一支六十多年的人参,之前林川柏在吴铮去首都的时候给了她一支百年人参,她后来用掉了,想要找回一只差不多的给回林川柏,但是没找到,现在手上这一只七十多年的是她好不容易才找到的。

收到这个,林川柏有些无奈,当初那支人参是说送给她的,她不肯要,他真的不缺。

要是给他送人参,还不如给他送一些别的贵重药材,比如藏红花。

他现在都可以说得上是人参批发专业户了。

俞向安忍不住笑“你要是把药园里面的人参拿出来,市面上人参的价格都要大波动了。”

林川柏“不好吗这可是一大笔资产。”

以后上了年份的人参会越来越难找,有价无市。

有钱的人要是能存着一只压箱底,大都不会犹豫。

路安然做了一个局,她有个朋友想要来这边做日化,生产沐浴露沐浴乳之类的产品,手上的钱有些不够,就约了美容院,大家都是女人,一起按摩,做个护肤,边按摩边说话,聊聊天,这交情就出来了,谈生意谈合作也更顺理成章。

在去美容院的路上,路安然给俞向安介绍“她叫梁媛,是我的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她就去美国上大学了,在那边结婚生子,回香港没几年,她的先生也是华人,还在美国管着那边的生意,她本身也是个女强人,个性好强,不过不死板,我觉得就算不合作,也能当个朋友走动。”

去到的时候,梁媛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一身偏向休闲的女士西装,黄色大波浪长发,眉峰高高挑起,跟她的鲜艳红唇一样,吸人眼球。

她看到俞向安,眼里的惊讶一闪而过。

相比较起来,她的服装更内敛,这不出奇,但是她真的跟自己差不多大

梁媛嘴角翘起,伸出细长的手“久仰大名。”

俞向安也伸出手,交握在一起“同样久仰。”

路安然“好了,你们别客套,我们进去说话。”

两只手一触即分。

俞向安她的手真细滑

猛的这么感叹有点怪怪的,要是她是男人,搞不好就是猥琐了,但是她只是诚实的说出自己的感受。

梁媛的手,保养得极好。

梁媛嘴角的弧度更大了一些“我学过几年的钢琴,对手很在意。”

路安然“她可是师从名师,有机会你听了她的演奏就知道她的水平有多高了。”

俞向安“那我可就期待着了。”

她们进去里面,路安然“你们想不想敷个面膜”

俞向安“我就算了,帮我按摩一下吧。”

梁媛“我想做个手部护理。”

路安然,“那我也按摩一下,活络一下筋骨,你们喜不喜欢翡翠我知道有家店,进了很多精品,想不想去看看。”

这时候翡翠的价格还没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