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大团团)_第158章 第一百五八章(2 / 2)_[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58章 第一百五八章(2 / 2)

“那汗阿玛,这事儿您打算怎么处理?”

“译文一事,需要整改,”康熙道:“莫要以我国之言润色,还是直译为好。”

沙澄鞠躬:“微臣遵旨。”

康熙还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法,若是一开始笔帖式无法控制用词,则请三族笔帖式,分别翻译成满、蒙、汉三种译文递交上来,可供互相对照语境。

至于与荷兰之间的通商贸易,康熙冷笑一声:“他们在文书之中有怨怼之语,朕看后颇为不悦,先冷着吧!”

胤礽:“怨怼之语?”

康熙指着其中字句:“这不是在怪朕让比利时商船靠岸,而没有给他们机会?”

“不过一个小小附庸,还想左右了主国不成,朕要谁靠岸,还需要与他们商议?”

胤礽虽然警惕荷兰,可他对荷兰的鸟枪有一点点兴趣。

警惕,慎重地与他们交往是一回事,拒绝交往又是不行的。

他感到可惜:“那,那不与他们通商了吗?”

康熙瞥了他一眼:“海禁一开,多的是万国来朝,想要与大清通商的国家多着呢!暂且冷一冷他们,也好给个教训。”

又是那一句万国来朝,胤礽听到康熙语气中的自豪,又会想到胤禛对荷兰的不以为然,心里感觉就不太妙。

人家没有将大清当做主国,他们就是想和咱做生意而已,这算是万国来朝吗?

还有那种朝贺贸易的模式,胤礽想想都肉疼。

胤礽可以骂胤禛“糊涂蛋”,他总不能指着自己汗阿玛骂“糊涂蛋”吧?他要是说出口,今儿这屁股蛋就得开花!

康熙以为,自己将这事儿完美解决了。

他眉头轻轻放松,对沙澄道:“太子在礼部历练几个月成熟了许多,诸多隐患,你与朕都未曾注意,倒是让他给发现了。”

沙澄道:“殿下才思敏捷,博学多才,一切都是皇上教的好。”

他也感到很意外,没想到太子殿下连荷兰文字都懂得。

尽管工作量因为胤礽的关系变多了,沙澄对胤礽的学识及办事能力高度赞扬。

这还是胤礽第一次当面听沙澄的夸奖,他微微睁大眼睛,受宠若惊!

沙澄眼中笑意一闪而逝。

太子自己不知道他答应沙澄愿意等待由他来上奏帝王,这意味着什么,对于沙澄而言,却是帮了不小的忙。

这事若是由其他人上报帝王,则礼部必将有不少官员因为亵职而遭受责罚,尤其是几位笔帖式,也许会遭受无妄之灾。

由沙澄亲自来上报,阐明原委与为难之处,这事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又是通过请奏帝王,亲自来见,未经内阁,则又多了人情通融之处。

无论太子是知道还是不知道,这一回的人情,沙澄记下了。

沙澄心情颇好地想:等下一回太子殿下弄出了什么事儿,能帮就帮吧!

康熙与沙澄都对此次结果非常满意,唯独胤礽,离开御书房后就闷闷不乐。

胤礽若不高兴,他绝不会憋着忍着,他必定要找到那造成他不高兴的根源,去解决问题。

如果他忍了一时,那么这个问题会时时刻刻地困扰着他,成为他成长道路的绊脚石,成为一种想了就会下意识去逃避的事。

逃避是软弱之人才会有的念头,胤礽偏不,他就是头皮发硬,如同钢筋铁皮,不去撞一撞南墙,他不回头。

瘦下来许多的曹珍屁颠颠地跟在胤礽身后,还在滔滔不绝地问他:“殿下您为什么不高兴?您不说出来与我分享,也许我能帮您一点点呢?”

每一次任劳任怨在胤礽身后干活的曹珍,锻炼出来了丰富的动手能力,与顽强坚韧的小心脏。

他要是跟不上殿下的步伐,就会被殿下抛弃在祠祀清吏司,哭唧唧地敲章,拴在办公的地方哪里都不能去。

【大朋友,《荷兰上贡》诗中云“周官职贡惟中土,王会披图列百蛮”,即可见时人对国外人的轻视。民间的文人,他们称呼荷兰人为“红毛子,”称呼洋人为“外夷”。不管去找谁问,他们都会回答您“我们大清地大物博”。这是许多代人遗留下来的认知,根源来自于大清的小农经济,也不全是朝臣与您爸爸的错处。小农经济是什么?就是自给自足,关起门来能自己产出自己消耗,日子也一样过得美滋滋……】

胤礽猛地停下了脚步,坚定道:“孤要去找三姥爷。”

曹珍呆了呆:“啊?索相……索相已经许久未进宫了,听说他已经忙碌好几个月了。”

不仅忙碌,还总是出差,这次好不容易会京,没能喘口气,一听胤礽派人找,索额图忙赶了过来。

胤礽一瞧索额图,差点没认出三姥爷来:“您黑了好多啊!还瘦了好多。三姥爷都已经混成内阁大学士了,还时常外出,您太辛苦了。”

索额图摇了摇头:“微臣并不辛苦。”

沙俄那边但凡是有使者或是来信,这些全是由索额图负责,在边境事宜上,索额图与纳兰明珠皆站在大清的立场上,代表的是康熙,纳兰明珠一日不从盛京回来,他就别想回归朝堂好好歇息,除非大清北面边境问题完全解决。

胤礽就朝贡贸易一事,询问索额图:“孤该如何做,才能令汗阿玛改变主意,改变‘朝贡’形式?”

索额图解释道:“殿下来问微臣这些,想来是知道了皇上即将恢复开海的政令吧?‘朝贡’代表着大清的财富和国力,令邻国不敢小瞧,如此他们心生敬畏、仰慕,才会依附大清。在此之上给他们一些甜头,是大清对称臣国的庇佑。这是自前朝沿袭至今的传统,大清的财政,并不需要靠与外邦人贸易来赚钱。除去朝廷与外邦人之间的贸易,大清也有商人与外邦人之间做生意,那生意的盈利所谓关税纳入户部,若是其中亏钱,就不会在开海时有那么多商人冒死远洋了。”

“由朝廷代表的贸易,形式就是‘朝贡’,朝廷不屑于靠与外夷通商来赚钱。商人才会追逐利益,而大清朝廷国库充裕,追求的还是在各国之间的尊贵地位。”

胤礽:“可是,他们却将大清视若肥羊。”

索额图语重心长道:“不会的,大清有实力强大的军队,他们不敢来犯,至于给他们的好处,那是大清给他们的施舍。这样做,大清只需要付出极少的代价,就可以令邻国之间和睦相处,不生乱子。”

胤礽看三姥爷的目光,就像是在看一个“冤大头”。

小美说一句公道话。

【其实三姥爷已经可以代表与他同类人的观念啦!大清需要东亚国际关系和平、稳定,这也是沿袭自前朝遗留下来的“传统”。】

胤礽:让外面国家这么眼巴巴冲着大清来,甚至不惜捧着大清的是利益。

他们得了利益,亏得可不是咱们了。

胤礽仍然不信邪,他跑去找了最重视国库,每天都与银两数字打交道的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伊桑阿与梁清標,他们二人还曾因为胤礽的建设动作太多,上奏请示帝王重视国库中的余财。

胤礽:“孤觉得,两位尚书那么重视国库,一定会有一些不同的见解。”

谁曾想,两位尚书皆理所当然地告诉胤礽:“大清何必与外夷争一些蝇头小利?大清上国之大气风范可不能因为小利而失,那会堕了大国威名。”

现实就像是一盆凉水,浇得胤礽透心凉。

“损失自己的利益,去给别人好处,傻不傻啊?”

别人说几句好话就能得到好处,就为了一时的面子,实际上屁用没有。荷兰、西班牙、葡萄牙都曾借着“朝贡”、“称臣”的名义,没脸没皮地来与他们通商而赚取暴利。那都是装的!

伊桑阿皱眉道:“太子此言差矣,朝贡重要之处在于以礼服人、以力臣人、以利悦人。”

“荷兰在先帝年间进行朝贡时,派遣使者按照大清的规矩,携带文书与贡物,其表现出了称臣之心,大清宽容仁慈,自然答应了接受他们的上贡。”

可他们只是为了与大清贸易往来,装作朝贡,顺从大清的规矩,实际背后受重利驱使!

汗阿玛没觉得这种贸易方式有什么不对,朝臣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对外人鄙夷的同时,又很孤芳自赏我国的地大物博……

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劲!

胤礽越想越气,越想越气,气着了还只能无能地发发怒,于是蹭蹭就跑去上书房,拉上了一看见胤礽,那火气也蹭蹭往上涨的胤禛。

胤祉高高兴兴地与胤礽打招呼:“太子二哥来了。”

胤礽脸上气愤的神色一收敛,勉强扬起笑容摸了摸胤祉小可爱的脑袋:“二哥找四弟有事,过两天再来找三弟弟一起学习和玩好不好?”

胤祉:“好~”

他一边甜甜地应下,一边以微妙的眼刀,嗖嗖地投向胤禛。

胤祉: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半句话打不出个闷屁来的四弟没想到竟这样会争宠!

胤禛怒火中烧:“你放开我,做什么!”上次骂他糊涂蛋的事儿没完!

“四弟弟乖,二哥需要帮手,帮着一起查一些有关朝贡厚往薄来亏空的记录。”

胤礽仗着胤禛瘦瘦小小,就像揪小鸡一样揪住了他。

“这次要查阅的量有些大,要从前朝时候就查起,光孤与阿珍两人不够,四弟弟有经验,定能派上用处!”

胤礽拖走了一看到他就来气的胤禛,边走边气呼呼地说道:“孤要你承认自己是个糊涂蛋,这样汗阿玛也会承认自己是个糊涂蛋!”

胤禛气得张口就咬人:爷跟你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