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大团团)_第232章 第二百三二章(2 / 2)_[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32章 第二百三二章(2 / 2)

回去路上,帝王率先接到了边境战事大捷,得知长子在边境一切安好,心下一松。

有了顺利的开始,再进一步攻打也不是难事,勒德洪年纪虽大,却有丰富的带兵经验,有他坐镇总揽大局不成问题。

这边长子没了问题,在京城的太子却“出了事”。

守旧派不满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肯请皇上遏制外学发展,莫要提供更多的官职给予非八股取士上来的文人,恳请皇上收回给予太子的监国权力,彻查太子身边人。

贪污受贿,赚不义之财,滥用职权,为谋己私……

更有奏折提到“国内满汉之矛盾由来已久,太子所为是加剧满汉之矛盾,枉顾传统学风,轻视儒学,动摇治国之本”。

康熙揉了揉眉心,愁得不行。

“果然是朕不在不行。”

没人护着保成,他所做之事还不知碍了多少守旧势力的眼。

宗族、宗室,八旗旧贵族皆被摸到逆鳞,也亏得太子有赫舍里一族帮着,索额图本也是八旗旧贵族之一,如今选了跟着太子一条道路走到黑,算是“改邪归正”了。

有索额图在,康熙还能放心一些,这才在北巡时未将索额图带出来,连带着纳兰明珠也没带。他还指望在索额图闷头帮着太子做事时,能有纳兰明珠拦上一拦。

康熙喃喃道:“只希望朕不在,保成能消停点,别真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从吉林乘坐战船自松花江南下,待上岸后,康熙又收到了来自御史的上奏。

帝王瞧见御史郭琇的署名就觉得头大,几乎可以预见这位御史又会在上奏之中弹劾谁。

朝中需要如郭琇这样刚正不阿的言官,但有些时候御史的弹劾时机不对。

康熙打开奏折,万万没想到,这里面竟满篇都在夸奖太子!

帝王一时惊奇,细细看来,差点被一口气噎死自己。

九百万两银,连带着之后会赚取更多银两的玉器之利,全都白送国库,白送国库!

三个月九百万两盈余,一年就是三千六百两,比税收收入都高,就这么白送给国库,成了公家之物。

大清最富可敌国的商贾为成为皇商都没做过那么傻乎乎白送的事儿,现在这送礼的二傻子,是太子。

“国库收入本就有商税田税关税在,哪里需要他去大方!”康熙气的唷,连晚膳都吃不下了。

“皇上息怒,就算是进了国库,天下都是您的,何况国库呢?”梁九功忙劝解帝王,手忙脚乱地接住康熙气呼呼丢出来的奏折。寒冷的天气里,额头上愣是冒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珠。

康熙更气了:“朕非昏君,难不成还分不清公财私财,挪用国库?他自己不要,就不能送去内务府?”

梁九功只能无奈道:“殿下无贪欲,心怀天下,是有德之人。皇上若是希望送去内务府,下回和殿下说就是了,您不说,殿下又单纯,他也猜不透您的心思。”

康熙冷冷道:“太子猜不透朕的心思,你就猜透了?”

梁九功忙低下头看地板,低声道:“殿下能爱重亲近您,也是因为您的宠爱啊,感情是相互的……”

所以殿下不揣测帝心,行事不顾及,还不是您惯出来的。

康熙安静了片刻,突然道:“传令速行,朕要尽快回京。”

回京途中,又闻文官启奏内阁成立外交部,外学恩科等,帝王想起太子写的小计划,还有胤礽拿着小计划问他时的情景,那小脸红扑扑的,满满都是对大清未来的期待。

他说,全球化是必然趋势,汗阿玛开启了大清融入世界舞台的进程,您的目光远大,未来定会成为以后载入史册的千古一帝!

他说,满汉臣子之间的矛盾非儒学为本,而是做官及待遇不同所制,遏制不过是暂时压迫,未来反弹更是破坏惊人。若是细水长流,以温水煮之,加大宣传舆论之危,多奖赏如丁思孔般贤能之臣,传播官员爱民如子之风,皇上心系黎民百姓之事,长此以往,待未来子孙后代长大,全国风气都将不同。

他说,儿臣倒是不在乎自己手中的权利啦!但是儿臣想看到大清立于世界之巅,所以就得将权力握在手中,儿臣又怕自己急于求成失了分寸,所以要抱紧汗阿玛的双腿。

还抱紧双腿,扯都扯不下来,太子哪里都好,就是不肯断奶!

帝王冷哼一声,黑着脸将成堆而来的弹劾压下:“等回京,该让他好好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对他不满!”

接着又去翻弹劾之人的姓名,一一记下,嘴上骂道:“内阁都通过的政令,还需要他们来多嘴?”

“不愿新开恩科,还不是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势,害怕多来人分一杯羹!”

“朕再不回去,太子非得将所有人都得罪了!”

梁九功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悄悄松了口气。

看皇上的意思,倒是没有责怪太子擅作主张,反而对弹劾太子之人多有不满。

揣测帝心并不难,帝心就向着太子,甭管是喜是怒,帮着太子总没错。

康熙正憋着一股气,一路赶回京城,沿途也没了心情去游山玩水,更别提与后妃风月。待到达京城郊外,见到生机勃勃的太子,再被太子黏黏糊糊地一个抱抱蹭蹭,脑袋枕在肩上,撒娇般抱怨:“汗阿玛您终于回来了,儿臣听见您回京的消息,还以为您又出现在了梦里。”

就是再大的火,也消去了。

没错,太子说他做梦都在想念汗阿玛回来,朝臣都听见了!

康熙:“谁家儿子能有你这般粘人?你的礼仪呢?成何体统!还不快松开。”

嘴上嫌弃,身体却一点没动的意思。

太子柔声道:“儿臣年纪小,礼仪之事等长大了再说。您不在家多月就不想念儿臣吗?思念令儿臣茶不思饭不想,还瘦了一大圈。”

纳兰性德:“”

这语句,这调调,似曾相识。

同样来迎接帝王的胤祉、胤禛,只觉得这黏糊一幕油油的,简直没眼看!

还茶不思饭不想,昨天是谁在夸烤猪蹄好吃?

天天练武,又在窜个子,能不显得瘦吗?

胤禛眼皮子跳了跳,深吸一口气:众目睽睽之下,不分场合就撒娇,太子什么时候养成的坏习惯?就算有汗阿玛宠爱,储君无储君之风,汗阿玛那般好面子,总还是会生气的。

纳兰明珠可不认为聪颖如太子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他深思起来:莫非,这是太子给反对之人的下马威?

胤祉:咦,好像学到了什么,下回就用“反正我还小”为理由找二哥撒娇要抱抱。

朝臣:皇上回来了,可终于有人能收拾太子了!

“让朕看看,嗯果真是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