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大团团)_第290章 第二百九十章(修)(2 / 2)_[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90章 第二百九十章(修)(2 / 2)

胤礽又问:“若是将国家画作一个阶梯,则处于三角形最底层的百姓是人数最多的,越往上走,人越少,所获得的财富、地位及资源就更多。取底层之百姓众多钱财,富上层少数之人行骄奢淫逸,这样的国家,可能长久?”

胤禟摇了摇头:“以古鉴今可知,此不能长久。”

“当人们手中财富有富裕,解决了温饱生存问题后,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这是情有可原的:“这个时候,朝廷不会下手去阻止百姓们追寻更加幸福的生活,到了那时候,人们会愿意掏出钱来购买一些并非是生存需要的东西。百姓们之间进行买卖,则国之财富在无形之中就流动了起来。底层之人穷困潦倒,而将资金集中入高层,则财富凝聚于一处,国之财富不流通,以至于恶性循环,使得民间更为凋敝,那便是亡国之兆。”

“可若是百姓们之间有富余之财,盛行奢靡之风呢?比如江南地区就比漠北、漠南要富裕。”

“那就需要思想教育,由朝廷进行调控了,在总体舆论之上的影响,引导百姓们更大概率地倾向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富裕。”

胤礽又教他,什么是社会、环境,什么是经济?

什么叫做经济与环境联合为一体?

人们生产东西,取之于自然,那么当它从生产到使用完,其剩余之糟粕可还能回归自然,以此循环利用?

自然之物是否无穷无尽,若取用过多,不能循环,废弃之物堆积积累之下,可会影响子孙后代?

这些知识,胤禟从未接触过,他只当喜爱赚钱,那便一门心思搂钱就行了,谁又能知道这里面有那么多的道理!

胤禟惊叹道:“二哥竟懂得这么多!”

“孤当初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如你一样,充满惊叹、不可思议,”胤礽温声道:“不是孤懂得多,是教导孤之仙人懂得多。”

他的目光瞥向了别处,温柔而专注。

胤禟扭头,不能看见昂首挺胸一脸骄傲的小美,直觉心里有些发毛:这间屋子里什么人都没有啊?

他不安地扭了扭,好奇问胤礽:“太子二哥身边真有仙人啊?”

胤礽笑而不语:“来,我们继续上课,接下去要讲到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了。”

一为,人类之利重于一切;二为,生存之利高于一切;三为满足今人之用,不伤后人之利。(2)

胤礽教得认真,胤禟学得认真,不知不觉,身边已经多了好几位小阿哥。

隔壁的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下课后也悄悄凑了过来,与胤誐一起坐在边上。

胤祥余光瞥见一道明黄色的身影,惊得站了起来,那人对他比划嘘声,他忙点了点头,拽了拽身旁的其他两位阿哥。

胤礽背对着门,边教边在纸张图画,桌上已经堆满了纸,到处都是胤礽画出来的涂鸦,若非是全程听下来的人,根本看不懂他是在画什么。

在教导胤禟的同时,也是他在温习的一个过程,加之小美协助查漏补缺,一堂课下来,倒是将原先晦涩难懂的地方,自己也感悟明白了过来。

他稍稍抬头,发现汗阿玛竟来了。

康熙示意他:继续上课,不必顾忌朕,朕只是来旁听看看。

帝王也好奇是怎么样的知识,需要由仙兽通过胤礽之口教导给胤禟。

竟是有关国之财富的学问!

康熙恍然大悟。

难怪太子需要找到另外一位有潜力的弟弟来培养,以太子之悟性,想要参悟这些其实是可以做到的,但难免会做到分心,毕竟各式各样的政务都需要储君,他需要的是任用贤能,而非自己亲自顶上。

专人做专事,康熙也希望胤礽能够在众多学问之间做出取舍来。

有关经济的钻研,是无止境的,即使是将课本里的知识学到了,那也只是纸上谈兵,还需要投入到实践之中,这也就是保成此前所提到的“实践出真知”。

照这一堂课停下来,胤禟确实对这些知识要更为敏感一些。

数术基础好,敢于思考、尝试是他的天分,对太子所教之知识举一反三,与古今结合,则是他的悟性绝佳。晦涩难懂的知识,他能津津有味地投入其中,精神专注。

这样看来,胤禟果真如胤礽所说的那样,根骨奇清。

有关经济知识,康熙此前曾听胤礽提到过,知识比起商业之事,他更关心政务、军事,倒是将经济之说排在了最后,并不足够重视。

也是那时候国库里紧巴巴,这才没有考虑其他,如今的国库有盈余,于是便有了钱多出来该如何花的烦恼。

胤礽抬头伸展了一下胳膊,太投入去学习,现在觉得胳膊也酸,脖子也酸,再看胤禟,正盯着桌上的图画正思考着什么。

“今日之课,就先上到这里,理论知识较为晦涩,即使今日不能明白,也要将孤讲给你的重点熟记、背诵,待来日设身处地去投入实践时,回想起今日所学,你会有明悟之感,也会收获良多。”

胤礽暗道:孤自己还需要复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在下一回上课时教给小九。

胤禟回过神来,想了想,红着脸问道:“二哥,这些画能给我吗?”

他有些不好意思,一来是此前对太子曾经有过闹脾气般的敌意,二来,也是之前不屑,如今却跃跃欲试,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好在,太子宽厚,看上去不是个会计较的人。胤禟心里松了口气,心里算是明白了为何上面的哥哥们那么喜欢太子了。

康熙的声音在胤禟之后响起:“这些画,朕也想要。”

胤禟:?

下课后,发现家长就站在自己身后是怎样的体验?

胤禟刷地一下站起来转身,冷汗哗哗冒:“汗阿玛!”

他开始回忆自己此前上课的表现如何,回忆之前有没有与太子呛声,又有没有表现得很无知笨拙。

边上其他阿哥们都安安静静地等在边上,显然是之前就知道汗阿玛过来了。

康熙鼓励道:“经济之说,比朕想象中的要复杂,事关国家大事,已经超脱了商人赚钱之境界,它是一门值得你钻研进去的学问。胤禟不如将这些画抄录一份带回去慢慢琢磨。”

至于原稿,汗阿玛不客气地收下了。

胤禟:……

明明那是二哥给他上的课,汗阿玛却霸占走了!

委屈。

帝王在场,阿哥们放不开,想得是如何在汗阿玛面前表现得好,热乎乎的氛围也因康熙一来,就显得严肃起来。

好在康熙并未停留多久,本就政务缠身的他很快便在梁九功的通报下回了乾清宫。

抽出时间来旁听太子的课堂,显然是他难得的放松时间了。

若是要废除八旗之制,日后不以上三旗论地位,而是以爵位、官职来论地位,造成的后果是,汉臣之地位上升,满汉之间还有不能通婚的规矩,这回制度一废,等同是将满汉之见摊开在了帝王与朝臣面前。

面前的遮羞布掀开,谁都不好过,汉臣们期盼着能够有公正待遇的那一天,满臣则期待皇上能够顾念族群之利益。

所有人都在等着康熙做决定,因为他把权力都握在了手中,朝堂上收拾了干净,现在是一位说一无二的实权帝王啦!

满臣们猜不透康熙的想法,他们相信皇上会顾念祖先,顾念族群,即使废除八旗军制那么定会以别的方式来补偿满洲大姓。

汉臣们不敢在这种事上冒头,唯恐冒了头反而惹来皇上猜忌不臣,也在观望。他们聚集在了太子身后,沉默而又坚定地支持着太子。

一切只等着康熙一声令下,给他们一个信号,群臣就会行动起来了。

做了实权皇帝的康熙,一个人站在了岔路口,没有一个人能够给他建议,太皇太后去了,皇太后是蒙古出身,太子又向着汉臣,在仙兽教育之下更似圣人,心怀天下大同、人人为公的想法。大阿哥锐意进取,只等着前人挪位置,他才不在乎满洲大姓未来如何,于大阿哥而言,他只关注自己的事业。又怎么会将眼神放给各大姓家族后人身上。

促使康熙做下决定的,却不是胤礽的推动,而是几封自军中递交而来,弹劾胤禔打骂军中兵卒的奏折。

八旗军中,厌恶大阿哥带兵之人众多,尤其以八旗贵胄为最。

谁若是被大阿哥选中,免不了吃苦,训练苦累,还不能有娱乐,大阿哥不通人情,就不能怪他们反抗了。

八旗贵胄为胤禔罗列之罪证有四,其一:肆意打骂兵卒,对待兵卒不仁善。其二:制定太过严苛之军规,刻薄寡恩。其三:克扣军饷军粮,有贪腐之嫌。其四,也是最大的罪:拉拢人心,收揽军权,有意图谋反之心。

这份奏折是直接送达康熙御前,甚至都未经胤礽之手。

从胤禔出手率先废除下五旗,太子放出风声要废除上三旗开始,这一场暴风雨迟早会来临。

另一边,经过胤礽手的,却是纳兰明珠请求退休的折子。

胤礽想了想,询问康熙:“明相又来请求退休了,汗阿玛。”

康熙见了那些折子,心里头堵得不行,语气不善道:“驳回!”

于是,胤礽在其奏折上写了两个字“驳回”。

他感到有些可惜:掌上明珠也怪可怜的。

汗阿玛不疼他,大哥不爱他,只有孤喜欢他,他还拒孤于千里之外。

胤礽:还是三姥爷运气好,虽然没有汗阿玛疼,却有孤宠。

康熙将八旗贵胄联名上奏递于胤礽看。

胤礽很惊讶,这就狗急跳墙了?

一看就是无组织无纪律,没有聪明人在幕后指点。

“汗阿玛,儿臣觉得到收网的时候了。”胤礽淡定地指出:“大哥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康熙不悦道:“你们串通好,可有问过朕?”

“儿臣没有与大哥私通款曲,儿臣与大哥是正大光明的在您眼皮子底下合作。”所以汗阿玛不阻止,就当他默认了好啦!

“您还对八旗贵胄抱有希望,期待他们后人能像祖先一样骁勇善战,为大清出生入死,却不知他们在南方安逸的环境下养成了奢靡之风。由奢入俭难啊,大哥不过是训练严肃认真,就要被人这样污蔑,不让汗阿玛亲眼见到八旗贵胄犹如烂泥扶不上墙,汗阿玛又怎么会对他们彻底失望呢?”

对比两位儿子在废除八旗之制上的积极,康熙在此事上表现出了有别于此前处世风格的寡断。不过没事,胤礽很体贴,能够理解汗阿玛的内心纠葛。这种时候,就让汗阿玛自我醒悟就好,别搭理他,一搭理他就来劲。

胤礽的立场一直很坚定:为了国家的未来,八旗是非废不可!

次日,纳兰明珠上奏请辞祈休之事,已经在朝野之中传开了。

紧接着纳兰明珠之后,索额图也凑热闹似的上书请辞,两大学士竟争相退休,像是一场约定好的做戏闹剧!

太子与大阿哥党羽之首索额图与纳兰明珠辞官,难道是皇上欲维护八旗之利,斥责太子与大阿哥所致?八旗贵胄激动之下,一拥而上,企图来一场“墙倒众人推”,若是皇上将大阿哥手中的军权给削了更好。

胤禔面对八旗贵胄指责,淡淡地说道:“儿臣所训之兵战力如何,比划比划,自然见分晓,究竟是军纪严苛好,还是自由散漫好,众位大人也能亲眼看一看。咱们凭实力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