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大团团)_第九十章(1 / 2)_[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九十章(1 / 2)

帝王给胤礽介绍:“此乃喀喇沁部蒙古各王公、台吉。”

在帝王的示意下,诸位王公、台吉向太子行臣礼。

胤礽的背脊不自然地挺直起来,被蒙古诸狼围绕的感觉让他头皮发麻,而汗阿玛的态度则表明了:朕要将朕的继承人带给蒙古王公们认识,朕就是来炫耀朕继承人的!

小太子虽然年幼,只有小小的个子,穿着那尊贵的太子行服,带着彰显身份的帽子,一身气度就与寻常孩童不一样。

喀喇沁部蒙古与满人关系密切,属于内札萨克蒙古卓索图盟的其中一支,除此以外还有科尔沁所在的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等等。

这些内札萨克蒙古各部是与满人关系最亲近的几支,他们与满人联姻,世代在北边游牧。

为了让汗阿玛的面子,胤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应对,好在要摆出储君模样的下意识动作他已经运用地如火纯青。

北巡一路,帝王前来对蒙古进行赏赐,帝王给出去了多少财富与粮食,全都没有避着胤礽。

蒙古各部接连来进贡时,帝王也将胤礽带在身边。

这些天来,胤礽见到最多的就是牛羊,还有数不尽的骏马。

寒风肃穆,骏马嘶鸣,初春的草原景象有些萧条,唯有那马蹄与美酒,赋予了草原男儿别样的风情。

胤礽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蒙古包、牧羊人,在这里,就连家养的獒犬都充满了野性。

康熙问胤礽:“保成随朕北巡一趟,可有新的体会?”

胤礽想了想,斟酌着答道:“汗阿玛北巡一趟,是为了与蒙古诸部联络感情,然后给他们发钱,与他们交换物资,这样蒙古就会与您保成好关系,以后不会造反。”

物资这个词,还是小美说的呢!胤礽掰开手指细数:“有粮食有布料,还有钱,药材……”

“汗阿玛则收获了骏马、牛羊,还有珍贵的药材。”

胤礽对比了一下汗阿玛送给他们用来治疗小病的药方,再想想蒙古王公们进贡的上好人参与灵芝等稀罕物,顿时就觉得汗阿玛!玛这一手“套白狼”的本事太厉害了!

帝王无情的栗子敲在胤礽的脑袋上,笑骂一声:“别以为你不说朕就不知你那小脑袋里在想写什么。”

胤礽放弃挣扎,撇撇嘴:“反正您在儿臣肚子里放了蛔虫,儿臣想得您都知道呗,那还问儿臣做什么了?”

帝王瞥了他一眼,多年来父子斗智斗勇,令这天家父子之间产生了奇妙的“默契”,不回一嘴就难受,不逗儿子,埋汰他两句帝王还会心痒痒。

看一向人小鬼大的小家伙装作乖巧,沉稳的表象下是掩饰不住的狡黠灵动,康熙是越教越喜欢,就算在私底下父子二人相处间被反驳几句,他也不见生气。

“那朕倒要考考你了,朕这样做有何好处?”

帝王要做的是维护大清的统治与维护自己手中的权柄,胤礽有了这个意识以后,就开始思索起来:“蒙古在草原上如果生存困难,就会生乱,汗阿玛与他们进行交换,您给他们救助,与他们联姻,为的是让蒙古王公安下心来为大清做事。他们依靠我们的帮助而活,他们就不会做叛乱的事。而且有了他们,大清就有了好的战马,有大批牛羊的进入关内。”

“保成,咱们满人的先祖就与蒙古诸部比邻而居,如今我们进入关内,我们的‘亲戚们’还有许多在这儿放牧呢!”康熙引导胤礽往别的方向考虑。

“先人建长城抵御来自关外入侵,而今我们走出了长城以外,”康熙深沉道:“大清自先祖以来与蒙古诸部交好,虽仍有矛盾,却已达成同盟关系。朕有蒙古诸部称臣纳贡,拉拢住蒙古诸部,他们就是朕在北面最坚实的‘长城’。”

【而且牧民们是移动的,他们是“移动长城”!哇,小朋友的爸爸好有智慧,但是蒙古会一直安安分分吗?蒙古有那么多的部落,不是每一个部落都听从大清的指挥。】

胤礽在小美与康熙的双重指引下进行考虑,似乎有些摸索到康熙的意思了。

【小朋友,蒙古各部不是齐心协力,他们各自为政,并且有的已经向皇帝投诚,有的还没有,皇帝想要靠他们为您在北面做防线,也是在!靠他们进行自我管理。】

胤礽咬咬自己手指,嘟嘟哝哝道:“自古以来那么多朝代以来,没有哪一个朝代彻底将蒙古给消灭,他们在北面游牧,代表着抓不到他们影子,然后就又会发展出来大的规模。所以汗阿玛说满人的‘亲戚’也住在这儿,其实是打着亲戚的旗号在拉拢蒙古啦!”

胤礽条理清晰的话令康熙刮目相看,帝王大笑出声:“保成能想到这里,已是超出朕的预计。”

“保成,固国、安、邦才是朕为大清做的事,”康熙教授道:“帝王之道,不在于会使阴谋诡计,在于王道光正,王道之胜,不在于大清八旗有多厉害,亦不在于开战时有多少财力支撑,而是在于笼络人心,加恩喀尔喀,有他们在此,再北面的敌人就不能轻易来犯。”

“大清地大物博,却也不可骄傲自满,臣子能吹嘘大清强大,吹嘘朕的雄韬伟略,唯独帝王必须要保持清醒,再北面,是大清在北面的强敌,名曰‘沙皇俄国’,有这些蒙古王公,沙俄不敢轻易来犯,岂非比那长城更加坚固?”

胤礽道:“可是汗阿玛每年都还花大量的钱来修筑长城。”

“长城当然有用,”帝王刚要开口,突然闭上了嘴巴。他低头去瞧才刚到自己腰间的胤礽,无情道:“别总问朕,你自己不会思考吗?”

胤礽遗憾地点点头:哎,汗阿玛真敏锐啊!

敏锐的汗阿玛很少会将讲授完全讲透彻,说细致,比起拆开揉细了讲,他更喜欢反过来提问胤礽,总是与他玩“你猜猜看”的游戏,然后反过来把胤礽肚子里藏了多少墨水给摸索干净,到那时候汗阿玛就会牵着他鼻子走。

胤礽理所当然道:“长城当然重要了,蒙古不安定因素太多,而长城是死物,可以驻守我们的军队,活人会背叛,死物却不会背叛,但是汗阿玛!,您怎么就能确定联姻的蒙古诸部不会背叛您呢?就像那个叫什么桂子,他就发起了叛乱,连熊儿子都不顾了,结果就造成了那样的结果,公主一家都好惨啊!您后来罚皇叔去守皇陵啦吗?皇叔后来怎么样了,还有反叛的人联络到台湾郑氏了耶,儿臣都听见了,郑氏那儿不愿意服从,您将明相派过去支援攻打台湾的将军了。”

康熙就听见他那小嘴叭叭叭,从蒙古扯到吴三桂,又扯到了台湾。

胤礽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他的脑袋里甚至已经有了国家、军政概念,要说都是别人教的,也不尽然,除去小美的信息搜集,胤礽自己脑袋里时不时冒出来的知识帮了他最大的忙,令他在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了怎么分析那些大人物之间的纠葛。